如果您觉得自己苦,看看这些照片会倍感鼓舞。
在豫北有个小山城叫林县、1993年撤县建市,改成林州市,因“红旗渠”而闻名全国。这里属于南太行,严重干旱缺水,60年代有个叫杨贵的县委书记带领林县20万民工,开山修渠,经过10年,引漳入林,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水利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农民进城,年轻人出外打工,家里剩下的都是些年老体弱的留守老人,为了节约钱,给晚辈攒首付,家里的老人常年累月、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用最原始的工具收割庄稼,肩挑背扛。
农庄。
山与山之间很窄。其实,也就是个石缝。
上山的石径路。
一字石头突兀山中。
山坡上的化石。不知道是不是恐龙蛋。
绵延在山头之间的古老长城遗迹。
古长城。
手拉小孙子的留守老人。
从地里回家。
双手搓着红萝卜种子。将种子从茎秆上搓下来晒干,来年下种。
在墙根站着的留守妇女。
从地里收摘回家的扁豆角和茄子。
俩只肩膀扛树干回家。
坐在石圈旁边的留守农民。满目咪蒙。
老太太端水做饭。
老奶奶在盼望什么?
老太太孤寂一身,双眼迷离,满含希望,守着自己的老屋,使用的器具都是成年老物件。上身穿的是对襟棉袄,这样可以抵御风寒,冷空气不会浸入里面。
留守儿童放学回家。
老太太在享受劳作的喜悦。
九十岁的老太太在用手撕玉米穗。
留守儿童,眼里对镜头的懵懂。
太行山区的独轮车。
老农将收割的芝麻杆用马车驼回家,收获不多,自己坐在车上节约体力。
老太太在谷地将成熟的谷穗掐断,装入袋,收割谷穗的时候往往是中午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因为此时的谷杆是一天当中最脆弱的时候。早晚山区有潮气谷杆就不会掐折。
老头和自己的土狗,坐在石屋旁边的石条上休息纳凉。
农村遗弃的农院,门扇上写着俩个“忠”字,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标语。
石圈,上边通行,下面也可以通行。
在自家的晒棚上用磙子将收回来的大豆碾压脱粒,将豆子和豆干分离。老头身后的就是石头磙子。
老头和驴一起去地干活。
收完粮食,将地里的用驴驼回家。
老妪用驴将收获的粮食往家里驼。
母子俩个一个用担子挑粪、一个用背筐背东西。
山区的驴就是最好的帮手。
在这里,都是山坡,种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用驴来运输肥料和粮食的。 驴身上放的是驴鞍子,作用是怕物品直接和皮肤接触,磨损驴皮,造成伤害。
碾子,农村加工粮食的工具,在碾子套干上穿上一根棍子,用双手推着碾杆,沿着碾子360度正循环,利用石磙和碾盘之间的摩擦将玉米、柿子、谷子、等等等等农作物半成品加工成成品,直接就可以煮饭吃了。 碾磙上的红色的方块,是红纸,在豫北农村,碾子是龙的象征,结婚的时候,要用红纸快压在碾子上,寓意深刻。
老人用自制的木槌将收回家 的谷穗摊薄晒干夯出谷子,我们吃的小米就是谷子去壳后加工成的。 谷子在早晚容易受潮,受潮后就不容易脱粒,因此必须在中午时分锤砸,也是农民最辛苦的时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劳作,为了避免太阳直射,往往多戴上草帽,穿上衣服,不能将皮肤暴露出来。
八十岁的老奶奶将收好的黄豆倒入书包中,这是碾完后,从剩余的豆皮中重新找到的收获。粒粒皆辛苦。
将人工肥料用塑料袋装上,让驴驼。
在石屋之间的石头街,邻居互相打招呼。
去地干活。
回来做石头台阶上思念在外打工的丈夫和在城里上学的孩子。你们可安好。
在农村,40多岁就已经是奶奶或者姥姥了。
用簸箕波谷子。
旱地直谷,这种谷子是从清明就开始播种,一直到九月份收割,生长期将近300天,碾出来的小米香甜爽口,城里人是吃不到这种小米的。我们吃到的都是晚谷,生长期80——90天。
地里的红豆角。
用镰刀掐谷穗。
左肩扛着锄头,左手拿着柴火,右手手拿镰刀,背着背包,背包里面是从地里摘的山果蔬。
百岁老人打招呼。
坐在碾子上歇歇。
享受天伦之乐。
用辘轳打水。
坐在驴背上的老者。
安度晚年,日落日出。
回家的孩子。
手里拿的是成熟的柿子。
奶奶喂饭。大的享受不到大人的呵护了。
皱纹爬上脸庞,白发苍苍的老人。看起来很健康。
回家。
回家。
放学回来打场。
扛着柴火回家。
老人和驴。
老人的希望。
夫妇双方劳作。
打场。
夫妻双方把家还。
老奶奶。
回家。
扛着柴火回家。
匆忙者。
小院的虽古老,却干净的一尘不染。
老奶奶实在是累了,坐在地上劳作。
去地,
收获。
挂在树枝上的篮筐里的柿子。
坐在地上掐谷子。
编玉米穗,像火鞭一样挂在墙上,等农闲的时候脱粒。
厨房,烧火用的风箱。
花椒。
民间艺术。老虎。
制作。
石板铺的屋盖。
箩筐里的柿子。
玉米。
老爷爷从地里回家。
上山找草药。
脱粒。
走亲戚。
石板房。
快乐的童年。
戴上啥帽子都可以,只要不冷就行。农村人不讲究。
安静的小山村。一户人家独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手里拿的是棒槌,可以用来捶衣服,不用洗衣粉的。
pingpu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