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衰落,胡人崛起,永嘉之乱成为西晋灭亡的直接证据

GIF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的争夺以及领土的纷争更是不胜枚数。为了最高权益,不惜弑兄杀父的更是大有人在。而历史上最有名的永嘉之乱便是由这八位皇室兄弟互相争夺权利而引起的战乱。永嘉之年,由于西晋后期的匈奴军攻破京都,天子被俘,导致西晋灭亡。西晋时期,天子为了将自己的领土尽归自己氏族之下,纷纷将各国封地授予自己的兄弟。

随着兄弟间权欲的膨胀,很快兄弟之间矛盾不断,社会开始一片战乱,导致西晋政权日益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更是日益尖锐。而远在南面的蛮族更是乘机起兵反秦。可以说,永嘉之乱既是西晋统一格局走向分裂的开端,更是西晋社会政权短暂统一的结束。其动乱事件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以及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矛盾严峻,加剧战乱

西晋时期,晋武帝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统一三国,但是却在自己小有成就的战绩中,开始沾沾自喜,并止步不前。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记载中,便可查阅到其相关的历史记载。而八王之乱更是直接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百姓生灵涂炭,盗贼四起。随着西晋时期政权的日渐削弱,官员更是政治黑暗,很多人为保其身,更是自视清高,不理朝中政事。

在《国史大纲》记载'贵三公王衍,竟劝石勒称帝。'

足见其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不齿。由于胡人的内迁徙,进而导致西晋社会混乱。随着胡人实力的增强,受当时自然灾害的影响,西晋社会问题日益暴露,政权日益削弱,面对内忧外患,西晋已经无力在抵抗胡人的威胁。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战乱一触即发。

事出有因,因果相辅

据《后汉书·传》的记载,西羌'布在郡县,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

当时受降的胡人在汉晋之际,常受当地官吏的压迫。甚至多地肆意屠杀胡人,更有甚者,随意买卖胡人作为奴隶。可以说,永嘉之乱亦是胡人自我意识反抗的一种爆发。而在战乱前夕,八王之乱依旧在如火如荼的处于尔虞我诈之中。相互之间的猜疑与残杀进一步激化了政权的矛盾,导致西晋政权不堪御敌。总而言之,其八王之乱引起的内部矛盾激化了胡人的反抗,更是加快了永嘉之乱的爆发。其导致最终战乱的爆发,更多是由于西晋内部政权的泥古不化,腐朽不堪。永嘉之乱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洛阳受难,战乱高潮

在这起叛乱之中,八王不仅没有维护西晋政权,反而借势争夺政权与领地,纷纷自立为王或是称帝。壶关之争中,内部纷争,兄弟之间多次攻打洛阳,企图在战乱中夺得属于自己的政权。换言之,永嘉之乱虽有外患,但是兄弟之间内部残杀,不抵御外敌,反而互相争夺,恰恰是这一契机,使得胡人更敢为非作歹。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管是谁是最后的嬴者,百姓皆是输者。

连年的动乱,使得百姓毫无脱离经济生产,徭役以及税赋,使百姓敢怒不敢言。各国各朝制度的不同,导致百姓之间生活遭遇前所未有的障碍。永嘉之乱之下,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包括皇室贵族或是百姓或是其他少数民族。

随着汉政权的多次进攻洛阳,均以失败告终之后,其开始改变进攻策略。很多将士以及官吏在一路征讨的过程中,闻知征南将军落败,更是不战自溃。由于常年战乱,导致兵力不足,为了弥补兵力的欠缺,部分王不惜搬空朝中上下守卫,导致社会百姓日益穷困。足见其变乱为当时民众所带来的灾难之深。在宁平城以及洛阳之战中,晋都已经是岌岌可危,但是朝中上下部分为了贪图原有的荣华富贵,不愿逃离。

与此同时,整个洛阳城下,在各位皇室兄弟的争夺下。亦是饥荒加重,百官四处逃离。从这点上看,足见其天子与大臣的无能,以及西晋政权的腐朽。洛阳之战,可以说是永嘉之乱的爆发高潮,导致当时社会洛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南北对立,文化融合

随着晋室的日渐衰落,北方便成为胡族活动的重要基地。多年的混战,使其当地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可以说,战争不仅使晋室的生产受到阻碍,让开发近千年的中原也沦为白骨蔽野之地。殊不知,匈奴胡人夺取中原的野心从未停止过。与此同时,南迁的晋室,在迁徙的过程中,带动了南方整个格局的各种发展,无论是经济、文化或是政治。

胡人入驻中原,一定意义上,是通过野蛮的武力征服的北方中原,但在文化方面,胡人还是吸收了晋汉人的文化。换言之,民族融合的基础便是从当时开始的,文化的融合不仅仅促进了匈奴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南北方汉室与匈奴之间的短暂和平,为百姓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喘息的机会。两族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为后世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评

对于永嘉之乱,某种程度上是皇室兄弟直接互相争夺政权导致的间接结果,而与此同时起义的汉族百姓抵抗和反击西晋暗黑统治斗争的活动,某种意义上是先进和正义的。其实亦是晋室政治矛盾的最终产物,其变乱是在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相结合之下完成的。总之,对于永嘉之乱,无论是晋室皇室贵族之间政权的争夺,还是百姓的起义或是胡人的猛烈反击,皆是西晋政权之下腐朽的映照。

《晋书》记载:'不才之子,则天称大,权非帝出,政迩宵人。'

其最终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单从战争意义上而言,其既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发展,也加快了后期隋唐文化的快速建立。然而永嘉之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其历史发展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 《国史大纲》

(0)

相关推荐

  • 魏晋南北朝风云十六国之匈奴刘氏王朝-汉赵(前赵)

    上回讲了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建立西晋,消灭东吴孙氏政权后,结束了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的状态,中国又恢复了短暂的统一,出现了"太康盛世"的发展阶段,百姓生活重新回归正轨,例如人口数量从三国 ...

  • 露白 | 永嘉五年的宁平

    总第140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宁平是郸城的一个镇,周边是虎岗.汲水.丁村.双楼,在人烟阜胜的豫东,很普通:永嘉是一个年号,有着与太和.咸宁.大亨.长安一样的寓意,在岁月缅邈的历史上,也很 ...

  • 书评A122:多少泪珠多少恨,倚阑干——读《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文/望月听雪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五代十国,乱世造就枭雄,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要么名垂千古,要么遗臭万年.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君臣有间,父子 ...

  • 永嘉之乱,西晋灭亡——五胡乱华时代开启

    304年,时值成都王司马颖与东海王司马越争锋之际. 司马颖本来最初击败了司马越,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后败在一个小人手中-- 王浚,此人正是当年出卖曹魏高贵乡公曹髦的王沈的儿子.王浚据守东北幽州地区, ...

  • 安史之乱有多乱?汉人攻打朝廷,胡人拼命抵抗,皇帝大后方拖后腿

    安史之乱,听起来就是一场叛乱,每个朝代都会发生那么几场叛乱.以后来人的眼光看,这都是朝代发展兴衰迭代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这是客观的看法,但每个人都有喜好.有人喜欢秦朝的霸气,有人喜欢唐朝的繁华,有人喜 ...

  • 曹操的胡人内迁还是八王之乱才是西晋灭亡的主因?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晋朝再一次发生大祸乱.八王之中的最后一个王,东海王司马越执掌朝政滥杀大臣,专横不法.在前线作战的大将苟晞愤恨不满,又收到晋怀帝的密诏,于是回师反戈,声讨司马越.司马越忧 ...

  • 福报将要耗光的人三特征:乱说胡作贪婪

    <了凡四训>里讲: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个人的福报,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自己修来的. 种善因,才能得善果.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福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不注意,自己的福报就会一点点消 ...

  • 东胡人与东胡国

    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以东而得名.它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代,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从有史记载以来,东胡 ...

  • 为给3000汉人女奴报仇,他杀尽3000胡人皇族,梁启超:真民族英雄

    刘裕,又称刘寄奴,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开国君主,是为宋武帝.他出身低微,从一个小兵做起,一生战无不胜,最终成就了从小兵到帝王的惊世伟业.刘裕活跃的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罕见的分裂期.淝水之战后,前秦灭亡, ...

  • 汉朝男子被俘到匈奴后,为何大多会被迫娶胡人为妻,生胡人孩子?

    自汉高祖刘邦被困白登以来,汉朝和匈奴便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但是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汉朝人和匈奴人之间,却往往存在着一种半强迫性的婚姻关系,而匈奴自然就是强迫的一方. 一方面,匈奴以军事施压为手段,迫使汉 ...

  • 西晋河东猗氏人王接,汉京兆尹王尊十世孙。

    ​王接,字祖游,河东猗氏人,汉京兆尹尊十世孙也.父蔚,世修儒史之学.魏 中领军曹羲作<至公论>,蔚善之,而著<至机论>,辞义甚美.官至夏阳侯相. 接幼丧父,哀毁过礼,乡亲皆叹曰 ...

  • 《世界古代民族》东胡人

    东胡人曾是活动在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它包括了许多族属相同而名东胡族号不一的大小部落,和匈奴一样,同属北方游牧民族.东胡,并非东胡族人自命之名,因匈奴人自称胡人,所以中原人便把活动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