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艺术的区别究竟是什么?答案也许会颠覆你的认知

This Thing Is Not Going to Break You Christa Wells - Feed Your Soul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关于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风格的讨论,始终是艺术史绕不开的话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被西方艺术的杰作而深深震撼,甚至一度动摇中国传统绘画的地位。
世界艺术史中,中国传统绘画被视为地域性的偏枝,被不断边缘化。甚至连很多本土艺术家,也全面接受西方体系的绘画理论,视中国传统绘画为过时或者守旧的。
但西方艺术真的比中国传统绘画高明吗?你又真的确信无疑,那些细腻逼真到如同照片的油画,都是全凭肉眼观察,徒手完成的吗?
看了这篇文章,也许你会对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方绘画作品,有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和认识。同时也会对中国传统绘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古今中外,艺术的价值和生命
在于深刻的思想和崇高的意境

一切要从二十年前说起。
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在世艺术家大卫 · 霍克尼,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参观法国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作品展时,被画作的精细和写实深深震撼。
干净利落的线条,精确和谐的比例。那些铅笔素描竟然没有任何污点、涂抹甚至修改的痕迹。仿佛每一笔都是那般天衣无缝、完美无缺。

安格尔的素描线稿

霍克尼将安格尔素描集带回,悉心钻研、观察体味。突然有了重大发现:
安格尔的线条竟与安迪 · 沃霍尔如出一辙,而后者作画常借助幻灯机,已是公开秘密。那么安格尔是否也借助仪器,才达到如此逼真的效果呢?
实物静物画(左)与幻灯投影(右)
带着无限疑问和好奇心,霍克尼查阅了西方从13到18世纪的数千幅绘画,开始了富有颠覆性的研究工作。
历时数年,霍克尼终于在著作《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中,详细叙述了西方绘画史中「隐秘的知识」,揭开了一个至今仍困扰艺术界的惊天秘密。

《隐秘的知识: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

14世纪的欧洲,艺术家已经掌握了初浅的透视原理,但西方绘画依然非常拙稚。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不仅衣饰图案简单,透视效果也极其失真。
例如13-14世纪乔托的绘画,基本是以一种简单图形式完成的。

乔托《犹大之吻》,1305

而比乔托晚100年的皮萨内罗,为了守护画面中「形」的准确,甚至不惜牺牲衣饰褶皱的真实感。

但到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中期,写实绘画技术瞬间突飞猛进,不到百年时间,服饰图案居然画得惟妙惟肖,逼真准确,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乔尔乔内《牧羊人的朝拜》1505

16世纪文艺复兴后期,莫罗内的肖像画,服饰表面张扬复杂的纹样,褶皱微妙的高光和细致的阴影,居然如此逼真准确、细腻完美、无懈可击。

莫罗内《三博士来朝》

如此精确的还原度,完全依靠双眼观察,以及理论上的透视法则、素描构图甚至打格造型,都不可能实现。

但仿佛一夜间,西方艺术家集体跨入全新境界,超越摸索阶段,直接跃升为令后世高山仰止的艺术大师。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513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为探寻这一历史谜团,霍克尼拿出福尔摩斯般的探究力,经过视觉观察、图像分析和深刻洞察,终于使这个隐藏数千年之久的秘密暴露于世。

卡拉瓦乔 《在以馬杵斯吃晚餐》,1600

霍克尼大胆猜测,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典绘画大师,其实是借助光学器材,在画面上临摹光学工具投射的线条和光影,才能如此逼真而精妙。

15世纪透镜的发明,产生了具有清晰投影功能的「暗箱」。就是从此时,画家们开始普遍借助显像描绘器、暗箱和凹面镜等光学仪器作画。

纪录「光学仪器」辅助绘画的插图

根据猜测,第一幅使用「透镜」创作的绘画,大约出现在1420年左右。「从这一时期开始,西方绘画突然变得极其精密细致,具有完美的构图、精准的透视和近乎神奇的光影。」

马萨乔《纳税银》,1427

文艺复兴拉斐尔的画作《利奥十世像》中,教皇手握放大镜,表明在16世纪,拉斐尔已经借助「透镜」这一光学器材进行绘画造型。

拉斐尔《利奥十世像》

而丢勒显示他如何采用光学手段解决「古琵琶」,这一曲面物体造型问题的木刻画,以及无数描绘暗箱绘画的插图,无疑是有力的旁证。

那些文艺复兴的绘画大师如拉斐尔、达芬奇、委拉斯凯茨等,可能都使用了这种先进的光学仪器辅助绘画。

因此,许多西方绘画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处在极黑暗的背景下,但面部光线强烈。这种「非自然」的光影效果,也暗示某种光学仪器的存在。

委拉斯凯茨《宫娥》,1656

而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使用暗箱绘画,已然是艺术史常识了。据说显微镜发明者、镜片磨制专家列文 · 虎克,就是维米尔的挚友。

维米尔笔下的列文虎克

维米尔在绘画前,先用小镜子调整好角度面对对象,让镜子折射的图像与画布正好重合,再用笔细致描绘出重叠的影像,就能精准无比的在画布上,复制光学器材折射出来的图像。

维米尔《绘画的艺术》,1666

除了霍克尼,美国的光学专家蒂姆也关注到这个秘密。出于对维米尔画作的痴迷,他甚至等比例完全复制了维米尔名作《钢琴课》中的房间。

维米尔《钢琴课》(左)与复制房间

通过使用小镜子,这位完全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光学专家,对着维米尔画中复制的房间景色和光源等,居然也绘制出极其逼真的光影变化。从物体轮廓、细节描绘到视觉效果,简直与原画如出一辙的细腻逼真。

霍克尼和汤姆,最后都得出结论:维米尔一定使用了小镜子辅助作画。有些物像在镜子上聚焦精准,有些则失焦模糊,都在画面上清晰呈现出来。

物理学家法尔克,进一步为霍克尼的假说,提供了科学的证明。

他用凸透镜和放大镜做了一套投影器,可以将物像投到画布上,以此为描摹范本,轻而易举地完成逼真的素描,后期加工呈现完美的光影效果。

法尔克认为,从西方绘画焦点透视的角度而言,这种方法达到的逼真效果,可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在科学尚且朦胧的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神奇的光影写实如若神迹。

在投影仪的辅助下,绘画出现了以镜头看世界的「写实画派」。肖像画如同相机快照,定格了很多肉眼难以捕捉的,闪瞬即逝的微妙表情。

伦勃朗《夜巡》,1642

静物画则纤毫毕露,因为相机只有一个焦距,而画家借助透镜可以不断调整焦距,精心描绘每处细枝末节。

科坦的超级写实静物画,极可能就是这样画出来的。而且利用类似幻灯机般的投影设备,可以把画面的某一部分,精确地复印到另一幅画上。

如下图两幅静物,有没有看出端倪?

科坦《写实静物》两幅

然而透镜也有弊端,因为清晰对焦的范围有限,因此在创作较复杂的大型绘画时,必须将各部分分别对焦描绘,再拼接完成。如此一来,「单点透视」往往被「多重透视」取代。

这幅《圣母子》明显存在多个透视焦点

比如凡 · 艾克的《阿尔诺菲尼订婚式》中的吊灯,明显借助了凹面镜。且画中所有物象都是正面,没有统一焦点,就是多面绘制后的拼贴效果。

扬 · 凡 · 艾克《阿尔诺菲尼订婚式》,1434

这种「多重透视」也间接带来了透视错误的痕迹。一般肉眼观察很难出现这种「对焦不准」,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使用了光学仪器辅助。

比如洛托《夫妇》,画面中的东方桌毯纹样明显跑焦。经过法尔克的观察测算,这幅画至少存在两个灭点。

法尔考推断,洛托可能架设了一组透镜投射纹样,但无法将整块毯子同时纳入清晰的焦距中,于是绘制后半部分不得不重新对焦,结果导致跑焦。

而霍尔拜因名作《外交官们》中的局部,也因为绘画过程中必须移动透镜重新对焦,所以导致两本书的观察视角完全不在同一高度。这是大师在徒手作画时,绝不会出现的低级错误。

小荷尔拜因《外交官们》,1533

透镜组合的多点聚焦,很容易导致物象比例失真。如法国画家夏尔丹《从市场归来》中长到诡异的胳膊;以及凡 · 戴克描绘的12头身的女士等。

这些失真的比例,都间接表明画中存在多个视点。局部造型准确、整体偏差扭曲。很可能就是被分别描绘,然后用蒙太奇的方法拼贴而成的。
而卡拉瓦乔无疑是使用透镜作画的代表。没有记载说明他如何作画,只知道他动作神速,曾在天花板上开洞引起房东抱怨;财产清单上有11件玻璃片;曾借助镜子绘制小幅肖像。

更关键的是,卡拉瓦乔没有留下任何素描稿。没有素描,如何能画出复杂的构图,而没有丝毫错误和修改呢?

此外,卡拉瓦乔的画都缺乏景深和空间感,物象仿佛处于同一平面。疑似所有人物都分别投影再拼贴而成。

霍克尼甚至重新演绎卡拉瓦乔绘制《纸牌骗局》的过程。结果发现,画中的三人是分三次画上去的,画布在画架上移来移去,让每个人物投影都落在恰当的位置。但人物间由于缺乏空间景深感,视觉效果如同拼贴。

卡拉瓦乔《纸牌骗局》

16世纪透镜尺寸变大,取代凹面镜,具有更广阔的视域。但折射的图像左右反转。而卡拉瓦乔名作《酒神巴克斯》,可能就因为透镜投影的图像左右反转,所以巴克斯左手执杯。

《酒神巴克斯》(左)和翻转后的图像

有意思的是,自卡拉瓦乔开始延续近半个世纪,西方绘画中出现大量左撇子。这绝非巧合,而可能正是透镜反转的结果。直到高品质平面镜出现,可以再度反射将图像反转为止。

画作本身也是最好的证据。通过计算机还原叠加,一幅肖像画竟能和素描稿完全重合。如果没有借助人像还原的投影器,完成两幅连发丝纹理都完全一致的素描,几乎是不可能的。

据此推测凡 · 艾克在绘制《红衣主教阿尔伯加蒂肖像》时,也借助了「实物幻灯机」。因为细节完全重合,而传统的打格放大也不可能精确至此。

《红衣主教阿尔伯加蒂肖像》线稿和油画

在相机发明之前,西方绘画的追求都是逼真的形似。而肉眼的生理构成,注定无法观察到如此细微的光影变化,因此历代画家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以假乱真的方式描绘出来。

那么,西方画家运用光学仪器辅助画画的秘密,为何如此讳莫如深呢?

因为这就如同魔术师的机密,一旦外泄,无异于承认自己的高超画艺,不过是临摹镜像而已,自毁名声。

如果研究属实,可以继此推论: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的生成、乃至画家的主体意识,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制于物理器械和光学技术。

透镜的视像,将人眼降格为时空中的一点。而所谓的「逼真」是只为博得观者的幻觉真实。这种对眼睛的欺骗,已经悖离了真实的艺术本身。

柯罗《孟特枫丹的回忆》,1864

进入19世纪,当相机瓦解绘画对「逼真」的追求。艺术家们才逐渐开始,有意识的摆脱光学仪器对绘画的影响,刻意抗拒这套制像方式。

因此从印象派绘画开始,西方艺术追求的不再是带欺骗色彩的「视觉真实」,而是「心灵真实」。将内心感受呈现画面,才是现代艺术的精髓。

比如誉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就有意运用人眼双目视像(两个视点)的特点,注重视觉体验本身,而非透镜那种暴君式的单点呈像。

塞尚《圣维克多山》,1886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对梵高、毕加索那种明显背离真实物象,却能够带来心灵震撼的艺术,如此欲罢不能。

梵高《星月夜》,1889

分析完欧洲古典艺术,更值得重新体味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区别。

欧洲古代风景画,是站在窗户后看到的风景,窗户如同镜框,属于「焦点透视」,是用单眼盯着焦点绘制的。

加纳莱托《在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1740

而中国古代绘画,如《康熙南巡图》,是画师跟随康熙记录沿途所见,透视角度随移动而变化。我们看到的景致,如同摄影机跟拍时产生的透视变化,这就是「散点透视」。

王翚  「康熙南巡图」(局部)

如果说西方绘画是「凝视」

那么中国绘画就是「浏览」

传统绘画中,这种移步换景的散点透视精髓在于:不仅表现出视觉的移动轨迹,而且呈现出动态的景致,是真正意义上的「我手写我心」。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绘画的首先问题,是「形」与「神」的关系。中国传统绘画受哲学思想影响,对抽象情有独钟,不会全部写实,更不会对事物作简单模仿。
中国绘画的意境,在于宋代画家米芾所言的「画为心印」(Images of the mind)意思是:绘画作品,是传递作者心灵印记的媒介。
中国画是为表达自我而创作,所以不强调写实,而注重体会和感受,追求格调和意境。描绘的不是眼睛所见,而是理解、感悟后形成的综合印象。

清 · 王翚等,《康熙南巡图卷》第三卷(局部)

至今很多人依然认为:西方古代绘画比中国先进,因为他们有光影和体量,呈现出对事物的直观感受。但事实上,这种真实是虚假的,只有光学器材,才能捕捉这种光影效果。

路易 · 达维特《贺拉斯兄弟之誓》,1785

但眼睛看东西并不仅依据光影,而是轮廓在脑中集成线条,形象自然显露。而仪器只有借助光影才能显形。这是人眼与机械观察的最大区别。

因此「照相机」的发明,对注重「写实风格」的西方艺术而言,绝对堪称晴天霹雳,但对以抽象性为主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则微乎其微。

宋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国绘画本来就不关注图像本身,而是认为「形」的像只是基础,始终是第二位的,而艺术真正重要的,是画中传达的思想和理念。

因此画的「太像」是媚俗,画的「不像」是欺世,而画的意境就在于「似与不似」之间,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状态。是客观世界,经过艺术家理解和感悟后,呈现的全新境界。

董其昌《秋兴八景图》

正如苏轼所言:「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意思是:能工巧匠可以完美模仿自然形态,但真正的艺术家,要能够借助「形式」来表达「理念」。

宋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局部)

这种方式来自中国的独特文化传统:诗书画一体。古人说「诗言志」,诗歌是内在情绪的表达,而书法和绘画同诗歌一样,也是内心情感的表达。

对艺术家而言,把握和描绘世界的方法多种多样。虽然关于西方艺术史「隐秘的知识」的推论,在艺术界仍存在争议,但东西方绘画体系表达方式的天壤之别,却显而易见。

两种方式孰优孰劣

相信观者自有明断

References

1. 大卫 ·霍克尼 |《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文以诚、杜朴 |《中国艺术和文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 方闻 |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 上海书画出版社

4. 蒋勋 |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生活 ·读书 · 新知 三联书店

5. 高居翰 | 《画家生涯》| 生活 ·读书 · 新知 三联书店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

| 诗篇 119:37| 

求你叫我转眼不看虚假,

又叫我在你的道中生活。

© Copyrigh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