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教学手记——暑假里,你应该这样读书
语文,就是阅读写作,阅读就是写作。
语文,考的是素养,不是技巧;没有雄厚的阅读基础,就谈不上素养。
暑假是学生可以阅读整本书的最佳时机。
阅读的量与质未必成正比关系,会阅读者才能得其实。
阅读的收获有多种,语文学科的阅读收获需带有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比如,建构认知体系、丰富表达图式、提升审美能力等,与普通的阅读有较大的差别。如果读不出语文学科的专业内容,可能读了很多书,语文素养并没能得到有效提升。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能是读书的最高境界,神通妙悟,何必言明。当我们与文本形成一种心灵上的契合的时候,文本已经融入我们的心灵世界了,这可能是最好的文、人的融合。钱心悦同学的阅读小论文《我喜欢那些有些哲理让我读起来似懂非懂的语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么一种状态。我认为心悦是真爱史铁生的文字,是真读懂了史铁生。
阅读可以使人睿智,对于语文学习者来说,就是阅读可能让学习者具有更多新的见解,这些见解未必是书本上说出的,而是阅读者通过阅读生发的。好的书之所以能留传千古,不在于它的内容本身,而在于它总能给历朝历代的人们以生发无限内容的价值。朱越同学读《史记》,见别人所未见,并不是去死记一些死知识,《史记》打开了他思考人生哲学的窗口,这种阅读对于他来说,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我喜欢那些有些哲理让我读起来似懂非懂的语句
高二(2)班 钱心悦
序言:先前读过《务虚笔记》和《我与地坛》,觉得史铁生先生的文字非常曼妙,很有魅力。就像《务虚笔记》中描写夜色“月色溶溶,星光朗朗”,精而不工,毫不犹豫就选择了他的的散文集,我喜欢那些有些哲理让我读起来似懂非懂的语句。
一、记忆迷宫
《记忆迷宫》中讲述了两大点:心灵和记忆。
我赞成作者说的心灵方面,心灵并不像一个容器,内容没了容器还可以存在,心灵则是一个结构,是信息的组织,是与信息共生共灭的。所以心灵的构成正是“天人合一”。让一个正常的人与外界失去所有联系,哪怕给他充满诱惑力得奖励,他也不会愿意的,因为他心里没有牵挂了,生活会变得索然无味。没有了心灵,设计师设计不出别出心裁的产品,摄影师拍不出震撼人心的照片,作家写不出热气腾腾充满人情味的文字。
记忆可以使丢失的生命重新展现。我们站在今天设想远古又幻想未来,远古和未来在今天随意交叉,因而远古和未来都刮着现在的风。也许某些事物一直都没离去,一直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二、夏天的墙
文中让我动容的,便是少年为了见到心仪少女,天天长跑。我好像看到他绕过石板桥,绕过一栋栋居民楼,穿过一条条小巷子,经过一户户的门店,终于来到了那座美丽的房子,他放慢了脚步,加重了喘息,好让人注意到他,要是第一圈没有见到,他也不恼,绕过院墙又一圈便是了,总归会碰到那少女。那是他神秘而又美妙的期待。
少女有时会坐在台阶上看着书,安安静静,这时候少年也许会轻轻跑过,可能少女会注意到他,也可能她沉浸在书中;少女有时候会拉起裙摆,旋转,跳跃,活泼明媚,这时候少年可能就挪不开步子,这一看,便是三年。多么纯洁真挚的感情啊,也许这不是爱情,我不愿意称之为爱情,这约莫是少年对美好的向往,不含一丝杂质。河水载着晴朗天光舒畅奔流,树叶耀眼的灿烂,少年少女的笑声悦耳动听。
三、爱情问题
相当喜欢开头的引子“有人说,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贝多芬的乐曲在奏响在回荡,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话,他们会把这声音认作地球的标志(就像土星有一道美丽的环),据此来辨认我们居于其上的这颗星星。”觉得这是一个浪漫至极的想象,尽管作者认为“爱情”作为标志更加浪漫一些,我还是更喜欢前者。
这篇主要讲述了性和爱。是在九几年结束写作的,我很佩服很赞同作者,他的思想观念(当时与现在都)相当前卫,哪怕是放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相信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性解放”。他认为真正的性解放是将性看淡,将性与爱情完全分开。但这效果不会好,“滥用的结果不是自由还是葬送自由”,爱情会失去一种最恰当的语言。因此,在短时间内性解放是无法做到的,违背了大多数所知的伦理道德。若是实现了,将是人类一次伟大转折。
四、消逝的钟声
我想,这个钟声就如同撒哈拉沙漠对于三毛一般对史铁生就是前世的乡愁。其中包含了他对童年的回忆与向往。故乡是一种辽阔的,无法言说的心情。
五、二姥姥
佩服史铁生的文笔,描写连一个连姓名都不知道,只见过十面之内的女人三面多的纸。但我好像能看出二姥姥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也许有点夜上海女郎的味道,但没有那么风尘,约莫是介于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一样的女人。我对于姨太太,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好印象。但我仍然觉得她是个温婉大方的人,因为文中有提到“怕连累咱们”“也许她不愿我们再去看她”。我不太能理解“颤抖”意味着什么,是回忆起幼年的不甘,还是看到曾经富贵的感触。
这是我在精选散文中最欣赏的五篇文章。当然,史铁生给读者带来的的一贯风格是深厚而宁静。在他朴实的文字里情绪永远在慢慢地流动,沉静而深远。他的文字是充满爱与悲悯,同时也具备着理性的哲思,一环扣一环地将读者代入一个虚幻又真实的世界里。
或许就是因为残疾,才让史铁生能毫无遮掩地写下一本又一本描写残缺的人内心纠葛的文字。可是何为残缺?我们每个人都有残缺,史铁生残缺的是身体,而我们残缺的可能是长相、可能是身高、可能是家庭、可能是心灵。没有人能十全十美。所以为什么史铁生的文章如此打动人心?或许是他的文章总让我们想起自己,想起他人。我们都在时光的罅隙里苟延残喘,可是我们都还有一个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史铁生的散文毫无呻吟造作之感,如他的真实人生一般,扶轮问路,每一句都像熟了果实,沉甸甸的落在你的心坎,当你觉得沉重难喘,他又能以敏锐而有力的思辩提醒你柳暗花明,他一面忍受着撕裂的剧痛,一面揭露着生命的真相,最后在轮椅上的孤独里涅槃着,愈合着。展现了一个有缺陷的生命真实鲜活的生命力,展现出一个孤独的灵魂自我实现的美丽过程。
扶轮问路,向死而生,感谢史铁生留下的文字,它们永远涓滴在我的心河,提醒我善待自己,珍爱生命,孤独但要清醒着,忍痛但要微笑着,活着,爱着,纵情豁达。
后记:在《史铁生散文精选集》中看到很多“老面孔”,曾出现过在《务虚笔记》中,由于很热爱《务虚笔记》,也更看得进去。最最最喜欢千古之问,初恋的季节,永远是夏天,河水静静地蒸腾,树叶在灼烈的阳光中微缓地翻动,风速很慢有时候完全停止,天气很热。永恒的夏天,狂热的初恋季节。
司马迁的死亡之书
——《史记》阅读札记
高二(2)班朱越
为何称《史记》是一本死亡之书,是因为这本书是处于一位临近死亡边缘的作者撰写的一个个君王诸侯将相的生平以及死亡的集合体。在我看来,这整本书是偏悲剧化的。但也正是因为悲剧化,加强了死亡的意义。正是因为悲剧化,再加上王侯将相所秉持的信念,使这整本书里的死亡升华,以博读者的眼球。
在这本书中,屈原披发徜徉最终抱石沉江;豫让为报知己之恩屡刺赵襄子终而伏剑自杀;项羽乌江自刎;周亚夫绝世而亡;李广不愿受辱于刀笔吏而横刀自刎……这些都是些非同凡响的英雄人物。他们一生都为了自己的抱负而努力追求,眼看既要得天下,但是最后的死亡最终都让这些理想破碎。或许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有过叹息,但是仔细一想,也正是这些死亡造就了《史记》。他们死的伟大,死的壮烈,他们完美的诠释了何为死而重于泰山。司马迁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死亡一定充斥在他的脑中。他绝对是十分想死的,但是又不想死的那么轻。他必须完成这项巨著。我想,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许也将自己当成了这些英雄,也拥有着他们那坚强不屈的信念。他必须死而重于泰山,他这样的告诫自己。以英雄自比,以英雄的死亡自戒,完成了这一部死亡之书。
向死而生,这一死亡哲学,是这本书中英雄的通性。
所谓向死而生,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我们可以具体举一个例子,即项羽。项羽深知自己陷入危机的时候,他没有消极怠惰,而是迎着死亡前进。他抛弃了所有生的希望,只想用鲜血和战斗去在精神层面上增长自己与死亡的距离。确实,这一次他败了,但是,在某种方面来说,他是胜利的。而这本书的司马迁,同样的,也是完美的秉持的这种向死而生的观念的。对于他来说,一眼就可以望见死亡。他不是不想死,而是不能死。他忍受屈辱,拼命的完成自己撰写这本书的使命。他向死而生,在精神上,这本书就像是兴奋剂,同样的也是麻痹剂,这让他真实的感受到了每一分每一秒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使他生的质量提高,从而拉长精神上与死亡的距离。
《史记》固然是民族的史书,更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落脚点,在“成一家之言”。其独特之处,与其说是强烈的生命意志和主体性,不如说是深刻的死亡体验和超越性——前者或许一直存在,但因为有了后者,才得以彻底觉醒。如此,《史记》也是一本“死亡”之书。它凝聚着书写的历史与历史书写者的死亡的重量,如泰山一般,终究没有被时间侵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