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钗花钿锁云鬓—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头饰赏析

金银器从其开始出现,便主要是社会上层,特别是朝廷和皇族享用的高档物品,是其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同时,又作为一种特殊工艺,金银器的雕饰与加工,既与上流时尚审美意趣密切相关,也是皇家和贵族需求的反映。

明代文化发展的总势趋于保守。其金银器制作一改唐宋以来或丰满富丽、生机勃勃,或清秀典雅,意趣恬淡风格,而越来越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而且工艺高超,造型奇巧,采用锤打、焊接、镂雕、堑刻、掐丝、累丝、镶嵌等多种技法。特别是累丝工艺、镶嵌工艺在明代发展到了极致。这些特点在明代江西藩王出土的金银首饰中都得以表现。

1368 年,朱元璋结束了元末以来的战乱,建立了大明王朝。明王朝为巩固皇帝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之一 — 列爵封藩,此制度终明一世相沿无改。其中,明代封于江西的藩王主要有三大系:永乐元年(1403),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宁献王)改封南昌府治南昌,五世五王,是为宁藩王系;正统元年(1436),明仁宗朱高炽第七子朱瞻墺 (淮靖王)改封饶州府治鄱阳,传八世九王,是为淮藩王系;弘治八年(1495),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祐 槟(益端王)就藩建昌府治南城,七世八王,是为益藩王系。建国以来,通过抢救性发掘,明代江西藩王墓文物大量出土,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以其金银首饰绚丽多姿而领风骚。

首饰中发饰的品种最为丰富。明代男女将长发总束头顶,以笄、簪、钗等将盘起的发髻固定在头上。明代妇人还沿袭前代喜作假髻的传统,䯼 髻的出现,使得各种发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品种逐渐增多。首饰的插戴之满成为明代女子的装束特点。精美的发饰装饰在女子挽起的高髻上,珠光宝气、风姿绰约,充分展示了东方女性婀娜多姿的风韵。下面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历史长廊中,欣赏明代江西藩王的金银头饰。

衔珠金凤簪

衔珠金凤簪

通高 27、凤长 10、凤高 7 厘米 1 对 2 支

1980 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墓继妃孙氏棺出土

凤以金片锤打而成,凤口各衔一串珍珠穿成的珠结,脚踏朵云。焊接在云朵下的金丝弯曲成“S”形,下部捶打成略有内凹的扁平形,内凹处簪脚上錾刻“大明万历庚辰伍月吉日益国内宝所成造珠冠上金凤每只计重两 钱捌分正”铭文。说明王府内有自己的金银制作机构 — 内宝所。

《明会典》记载明代皇妃、亲王妃、公主的礼服为大衫霞帔,戴九翟冠,冠顶插金凤一对,口衔珠结。凤凰是百鸟之王,据说它能给人带来幸福、美好、光明。汉代东方朔《灵棋经》曰:“凤凰衔珠,来集庭隅。福为我致,祸为我除。”凤凰衔珠的形象,寓意凤鸟筑巢,准备育雏,象征多子多孙。

累丝金凤簪

累丝金凤簪

通高 22.5、凤长 8.5、高 8、厚 1.4 厘米 1 对 2 支

1972 年江西省南城县明嘉靖十九年(1540)益端王夫妇墓彭妃棺内出土

金簪作凤形,凤簪除凤头用金片成型外,全身都采用累丝法制成,玲珑剔透。金凤展翅挺胸,足踏祥云,颈、胸、腹、腿等部分的外表用细如发丝的金线制成长长的羽毛,排列整齐。硕大美丽的五根尾羽从体后回旋向上而前翻卷,及于头部,成为金凤的主要部分之一,使凤鸟隽雅秀美的凤尾具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脚趾有力地抓于用金丝累织而成的云形体上。云体下为簪足,簪脚上分别錾刻“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拾月内成造玖成色金贰两外焊贰分”24 字铭文。

明代是金银器空前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因为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只允许宫廷皇室、亲王贵族大量使用金银器,并专门设立银作局监管。集中全国各地能工巧匠,“更番赴京输作”,使手工艺特别是金银制作出现繁荣发达的局面。许多制金工艺高手,融合南北技艺,制造出精美绝伦、华彩耀眼的金银艺术佳品。而各地亲王和异姓王公贵族所用金银器,也多出自“输作”制度下宫廷制作。像这件由南城益端王朱祐槟夫妇墓出土,錾刻有“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拾月内成造玖成色金贰两外焊贰分”铭文的金凤簪就是由内廷打造之后赐予王妃的。制作纤细秀丽、巧夺天工,几乎全部以累丝制成,极为精致,堪称永乐年间皇家金银器工艺成就的代表之作。

云头凤纹镶宝石金掩鬓

云头凤纹镶宝石金掩鬓

通长 15.5、首宽 7.8、簪径 0.6 厘米 2 支

1980 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益宣王夫妇墓继妃孙氏棺内出土

云朵形掩鬓分上下两层:下层中间以累丝梅花纹相连,四周有 11 宝石座环绕;上层中间固定一只锤 成形的飞凤,凤为长方形头、细颈,五根尾羽长而飘逸。鬓脚扁细,一面平,一正面正中起脊。2 支掩鬓现存蓝宝石 8 粒、红宝石 10 粒。

镶宝石王母驾鸾金挑心

镶宝石王母驾鸾金挑心

通长 12.5、凤高 3.8、凤宽 7.5 厘米

1980 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益宣王夫妇墓继妃孙氏棺内出土

挑心打造成一只舒展双翼的鸾鸟,鸾鸟昂首挺胸,呈展翅飞翔状。翅膀和尾羽两侧分别焊接做成菊花形的石碗,里面嵌珠镶宝。薄金片做成光头,西王母凤冠云肩、广袖长裙、手持如意,盘膝座于鸾鸟之背,衣袖飘起仿佛天风鼓荡,正是驾鸾凌空而行。整个挑心造型奇特,制作精致,极富想象力。西王母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生命之神,能使人长寿。至明代西王母几乎变成祝寿祈福的祥瑞题材。

镶宝石金冠

镶宝石金冠

通高 5.5、冠长径 7.6、短径 6.7、簪长 11.2 厘米 冠 1,簪 2

1958 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1590)益庄王夫妇墓继妃万氏棺内出土

冠可分帽圈、帽盖、帽檐、帽舌四个部分。帽圈及帽盖主体部分以绳纹粗金丝构架出筋梁轮廓,在筋梁间填于卷草纹细金丝,盖顶镂空带上镶有 9 颗宝石,冠帽前后部分各镶有 8 颗宝石。冠帽前面中部位及左右两侧各有一孔,以固发插簪之用,簪头呈螺旋花形,簪脚上錾刻有“银作局嘉靖二十六年十月造金五钱”铭文。冠体前后左右有 4 个帽檐:左右为新月形,上有 4 粒宝;前后为磬形,各有 6 粒宝石。帽舌 2 片,分垂于后帽檐之下,上狭下宽,每片各嵌宝石 5 粒。

此件金冠,全用金叶剪成长 4、宽约 1 毫米的小股绕成“巳”形,然后逐个焊接成列,再按所需大小和轮廓焊接成片。每片边缘焊以较粗的金丝为边,以为冠的部件。筋以绳纹金丝焊于表面,配备好各部的应力和全器的美观。由于金丝细小,所构成的穿眼极细,光线照之,全器有透明之感。益庄王王妃万氏棺出土的这件镶宝石金冠上就镶嵌了50余颗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宝石,其数量为目前全国出土明代金器之冠。真是灿烂一片,光彩夺目。(节选编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