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一名老太太,孤身50多年只为等中国初恋,82岁时两人终成眷属

相信每个人在年轻时都曾对爱情充满着向往与热情,经历过海誓山盟的热恋,也有过痛彻心扉的沉沦,爱情能使人振作,也能让人颓废,这也许就是真正爱情的模样,曾让多少人心动而难以忘怀,这就是爱情的魅力所在。“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的一首诗,看似与思念无关,却字字渗透着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即使身边有再多的女人都懒得去看,始终保持着清心寡欲的状态,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则是因为爱妻。

有的人的记忆很短暂,失去之后能很快愈合,而有的人则会很长久,一记就是一辈子。等到天荒地老是小说中的剧情,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在现实中也有发生,法国一名老太太,单身50余年只为等中国初恋,后来82岁时两人结婚,这是怎样的爱情故事呢?一、意外的异国之恋25岁是人生中状态最佳的时候,言行上脱去了青春的稚气,浑身上下充满着活力;思想上已经趋于成熟,做事不再有年少时的懵懂与冲动,所以这个时候是大多数人最佳的婚配年龄,我们的男主人公袁迪宝就是其中的一个。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袁迪宝奉父母之命与妻子黄秀雪结婚,在那个年代与现在不同的是,25岁已经属于“大龄青年”,如果不结婚则会被人看作笑话,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思想开放,到了适婚年纪如果不结婚要顶着极大的压力。更为主要的一点是,那个年代的婚姻基本都是父母之意、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的人很少,哪怕自已不是很喜欢,但到了结婚的年纪时,就像是走“程序”一般也要成家立业,这才是一个正常男人的表现,显然袁迪宝对眼前的亲事不是很满意,但仍然选择了结婚成家。

原以为自已的日子就会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但一次偶然的学习机会改变了袁迪宝的想法,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次的学习竟然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袁迪宝在婚后不久就到浙江医学院读书学习,这是一个比较难得的再次深造的学习机会,袁迪宝感到格外的珍惜,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的成绩非常优异,尤其是俄语成绩几乎每次都能得到满分,他的俄语老师李丹妮便开始对他额外关注起来。李丹妮是个中法混血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则是法国人,她聪明好学,精通中、法、英、俄四国语言,在那个年代是难得的佼佼者,因此她被聘为浙江医学院的俄语老师,当她看到袁迪宝这个大男孩时,不由得情愫暗生。虽然说是老师,但李丹妮的岁数与袁迪宝属于同龄人,只大袁迪宝一岁,除了在课堂上用心授课之外,业余时间也给予袁迪宝多处的关心。当她看到袁迪宝在冬天时缺少暖衣时,她悄悄地送上了一件蓝色的毛衣。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看到李丹妮的大胆与热情让袁迪宝难以拒绝,很长时间俩人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往来,这场出于袁迪宝意外的异国之恋,让他既感到欣喜,又颇感愧疚。欣喜的是自已终于遇到了意中人,愧疚的是他已经是一个有家室的男人。最终,袁迪宝还是向李丹妮吐露了实情,当李丹妮听到袁迪宝已婚时,心中非常痛苦,她没想到自已喜欢上了一个已有家室的男人。大概是法国人的浪漫情怀让她可以抛弃世俗的眼光,她甚至还希望袁迪宝能够和他一起去法国生活。然而,袁迪宝还是不忍心弃妻子于不顾,只能选择了拒绝。后来袁迪宝被调离到成都,两人无法再见面,临行前李丹妮剪下一缕金发,脱下了手上的戒指,她只能留给袁迪宝这些东西作为纪念,可见她是多么的长情。袁迪宝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而李丹妮也随父母回到了法国,让袁迪宝想不到的是,本来这场异国之恋会画上了句号,却在50多年之后又再次燃起旧情。

二、半个世纪的等待两个人分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保持着书信往来,但这时候的他们似乎保持着一定的友谊关系,那层纸他们不再敢捅破,更不敢再逾越,这里面最痛苦的就是李丹妮,她无法把自已的爱再分心去给别人,她每天都在等待袁迪宝的书信和思念里生活。袁迪宝的信对她来说就像是鱼儿离不开的水一样,虽然不能在一起,但能够与他通信也是好的,这也是李丹妮唯一的念想。只是文革期间,在特殊的环境中,有人告诉她,如果袁迪宝再收到她的信会害了他,李丹妮这才忍住写信的笔,每天只能反复看袁迪宝以前的信中度过。而对于袁迪宝来说也要面临着残酷的环境,他的姐姐怕他与丹妮往来的信件成为不好的“罪证”,只能把丹妮的金发、戒指与书信都小心烧毁。袁迪宝没了念想,只能在丹妮居住过的地方驻足来排解思念。两个人之间相互再没了音信,而时光就这样慢慢在指缝中流逝,谁都不知道对方过得怎么样,一晃半个世纪已经过去,袁迪宝已经儿孙满堂,而让他想不到的是,李丹妮竟然一直在等他,一等就是半个世纪。

半个世纪的等待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像,袁迪宝以为李丹妮也早已嫁为人妇,却没想到李丹妮的心里再也放不下别人,整日与修女打交道,似乎只有“修行”才能减缓心中的痛楚与思念。三、“耄耋之年”的婚礼2010年,这时袁迪宝已经82岁,他的妻子已经离世十几年,原以为自已就这样平淡度过一生,却不料在一次闲聊中,家人们旧事重提。当袁迪宝的三儿媳知道此事后便劝他再给李丹妮写信,在儿媳的鼓励下,袁迪宝终于拿起了笔。2010年5月1日,袁迪宝拿着手中的信,抑制不住手中的颤抖,那是李丹妮给他的回信,满满的三页纸,还有一张本人的照片,看到照片人佳人不再、容颜已老的照片,袁迪宝忍不住的老泪纵横。“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袁迪宝是不敢再联系李丹妮,而李丹妮却从未忘记过袁迪宝,她终身未嫁,只因心中只有袁迪宝一人。当所有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便让李丹妮来中国,袁迪宝承诺会和她一起终老,不再让她孤家寡人。

就这样,在2010年9月,举办了一场“耄耋之年”的婚礼,婚礼举办得很隆重,袁迪宝想要把亏欠给李丹妮的一切都补偿回来,同时,袁迪宝也很幸运,幸运的是他与李丹妮之间的爱情得到所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两个人相识时25岁,结婚时82岁,五十多年的分离终于等到了有情人成为眷属,虽然已经不再有青春的容颜,但他们的爱情与真情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小结李丹妮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等到了属于她的爱情,也许她是一名普通的法国老太太,但她所做的事却是让人感到非常的不普通。一个能用尽一生去等一个未可知的将来,其中她付出了多少的痛楚与忍耐,这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付出。等待是一件痛苦而又难熬的事情,而李丹妮还是选择了等待,这样的真情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极为少见了,回想那个通信不发达的时代能够依旧保持如此的真情真的很不容易,而在通讯极为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爱情却变得越来越脆弱,不得不让人深思。参考资料:《离思五首·其四》《偶作寄朗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