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亲子游学之——体验古法造纸
【小泊湖湿地佛塔】
青海湖的美,离不开两个因素。
第一:水源。
第二:生态。
我们这次亲子游学夏令营的营地——小泊湖,正集合了这两个重要因素。小泊湖有108个泉眼,源源不断为青海湖提供新鲜干净的水源。小泊湖湿地的野生动物,有目共睹,候鸟黑颈鹤,特有物种普氏原羚和青海湖湟鱼。当然,这里的花也很有特色。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遍的花就是狼毒花了。
【小泊湖湿地的狼毒花】
狼毒花,是汉语的名字,藏语也有一个名字,而且含义更温馨——羊羔花。南加跟我们说,这种花变成干草以后可以食用,羊可以吃。故名。之所以叫狼毒花,这种花还是有一些毒性的,尤其是对一些虫子,比如蚜虫和螟虫。这种花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有发达的根系,而且很壮实,根的皮还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利用这些特性,可以造纸。因为有这么多的用处和好处,我们宁愿称之为羊羔花。
【羊羔花】
在南加住处房后,就可以挖到羊羔花,不过,挖的过程需要注意回填。挖羊羔花,用羊羔花造纸,可以看出藏族的聪明智慧,而回填的过程,则体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态意识。南加说,这里是高原,草原或者草甸一旦破坏,需要几十甚至百年的恢复,所以,回填的过程非常讲究。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铲,第一铲的土因为包含表皮的植被,所以不能破坏,第一铲挖出,也是最后一铲回填,保持土的植被不被破坏。
部分图片。
【南加给我们做示范,挖出的第一个羊羔花,也是最大的一个】
【挖完羊羔花的回填,南加老师亲自示范动作】
【赵老师带着小西里挖羊羔花】
【大家济济一堂,剥羊羔花根部的皮】
【捞纸,之前是煮皮,捣皮】
7月17日上午 向阳根深的羊羔花
今天上午的集体活动是挖狼毒花,环保先锋南加老师告诉我们,其实狼毒花藏族这叫羊羔花,这是他们都喜欢的叫法。它可用来做农药和高品质的纸,我也纳闷这么有价值的植物怎么叫狼毒花?南加老师先是领着赵老师到了挖羊羔花的地方,找好了一株羊羔花再示范给我们如何挖,南加老师盘腿坐在地上,拿着铁锹以羊羔花为圆心挖出了半径大约50公分的坑,挖的过程中讲了羊羔花的用途,根系深浅等常识问题,特别提醒第一铲有植被的单独放一边,回填的最后再把这些植被覆盖回原处;后面挖的土集中放一处方便回填,防止水土流失。从这些小细节里可以看出,环保意识是深入骨子里的。
我们开始独立挖羊羔花了,大家马上划好了势力范围,有些一人一株,有些两人一株通力合作,不一会儿,虽然天气冷,但有好些人已经开始流汗了,挖出一株完整的羊羔花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这考验了城里来的孩子们,女孩子甚至戴上了手套,对于她们来说,这可能真不容易,anyway,她们挖出了完整的羊羔花,在旁边我能感受到她们欣喜的一刻。两个男孩默契合作也挖出了最长的一株羊羔花,看得出来他们征服大地的成功感和亲密接触大自然后的欣喜。期间我们大家有说有笑,赵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累,我们甚至劳动的时候都在分析:为什么南加老师一选就能选到根部特大的,而我们却没有那么准的眼光?是不是该选矮株的?花少的?茎叶稀疏的?我们也在实践着,奈何时间已经不够用了。
拿着铁锹,头顶的白云似乎伸手可托,黑颈鹤的叫声也在为我们助兴,鸟儿在欢唱,肚皮滚圆的小肥羊群在满足地吃着鲜美的草儿,一切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和谐。
期间有十多辆豪华的亲子旅行房车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和孩子们挥着沾满泥土的双手向他们打招呼,隔着不透明的玻璃,不知他们是否也感受到了站在泥土地上我们友好的挥手🙋♂️……
活儿干完了,肩上扛上铁锹,提着战利品羊羔花,我们心满意足地回去了。路上唱起《打靶归来》,牛儿的叫声在帮我们伴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以上摘自营员凌哥日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