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品牌的话
— 文 末 附 详 尽 视 频 解 读 —
曾有位某品牌的首席茶艺师连续两天冲泡同一饼茶,汤感差异极大,连自己都深感诧异!我问其公司对该款茶品的汤感表现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她想了想说,“没有,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把茶泡好,确定茶就是这是这款茶 … … ”
某品牌的新品发布会上,一款茶你能喝出上上下下、七七八八各种味道,因为是不同的人在泡。那以谁的为准呢?此时,品牌的内心其实是尴尬的 … …
倒是真有关注到茶品汤感的品牌,—— 他们要求营销人员使用公司统一配备的茶器亲自冲泡自家茶品,—— 整个冲泡过程不许客户上手。水温多少,洗几遍茶,每水依次坐杯多久 … …,一看就是公司统一的规定。但即便如此较真儿,结果也往往差强人意。第二水看得我都着急,“快出水吧,都苦啦!”结果人姑娘怯生生地说:“时间还没到 … … ”等出得汤来一看那汤色,我说你自个儿喝喝。茶一入口,她便皱起眉来,“是啊,怎么这么苦啊?这可是公司规定的出水时间啊!”唉,茶是活的,那容得你去如此教条的生搬硬套啊 … …
至此,我直说吧 —— 品牌不具备将自有茶品汤感标准化并稳定呈现的能力。
别急着反驳,先听听我分析的理由:
品牌的底层逻辑等同于产区的底层逻辑:种茶 —— 制茶 —— 贩茶。当这三个阶段完成后,资金链便已形成闭环。所以品牌并没有将汤感呈现到极致的底层需求,—— 谁有呢?终端实体店的经营者以及消费者。
品牌也许会讲:“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我们也要追求汤感,把茶泡好!”但问题是人的精力有限,企业亦如此,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研制、调试、生产新的茶品上,哪儿还有工夫像“标准开汤”这样把一款茶品不同阶段的标准汤感及其开汤细节琢磨透的呢。更何况您的品牌可能已经上线了几百个单品。
所以,品牌注定是要以生产、销售为主导的,一旦涉及到开汤品鉴阶段,它就力不从心的。
而且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悖论:如果你标榜自己的茶品与冲泡方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若一款新品交给开汤部门却总也找不到最佳的呈现方法,被定性为是设计、生产的问题;而设计、生产部门则说这是开汤部门的技术能力不过关。你是企业领导的话,你是调整原料、工艺,还是改变冲泡方式?涉足茶行业的所有阶段,—— 这是个坑儿。
而反观非产区之于茶的相关性,能且只能关联于最终的品饮阶段。再结合内陆本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代建邦定都之所在,其所建立的系统审美理论标准,历史更悠久、普适性也更强,也更利于传播。这应该也会成为其在开汤品鉴阶段上的一种优势吧。
最终,结合“茶的三段论”,产区基于原料、加工阶段的优势与非产区立足于开汤品鉴阶段的优势,在天枰的两端终将形成一种新的平衡。
既然说到这儿,作为专注“开汤品鉴阶段”的先驱者,我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空山流“标准开汤”的三个技术优势:
· 通过试茶我们可以将茶款当下阶段最佳汤感表现确定下来;
· 汤感一旦确定,当下阶段则可以做到稳定一致的反复呈现;
· 空山门下在经指点后尝试几次,也能将汤感呈现到一致表现,这就为大型品鉴会多席同时开汤并保证汤感质量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其商业价值就很明显了,—— 至少不会让品牌出现如开篇品鉴会上的那种尴尬。再加之开汤茶师对汤感体验的专业引导,使品饮者获得更深刻、充分的体验,也将大大提升品鉴会的专业度与档次。所以我们更愿意称这样高等级的品鉴会为“领品会”,负责开汤并引导体验的茶师称为“领品师”。
不知你发现了没有,我们之所以如此执着,如此义无反顾的专注于那口茶汤,就是因为直觉告诉我们那里面蕴藏着整个茶行业的未来 … …
本来还要聊聊“标准开汤”的商用服务项目,—— 呵呵,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