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汉代玉器的真伪?
一般而言,治玉的技巧是指将玉料切锯成片,通过展示出其轮廓边缘,再将玉琢雕线纹,通过修整表面的摩擦,再加上抛光、钻孔等技术,成就了治玉的地位。这种技法在战国时期用于铁器制造工具,如农耕中的钉耙,但是在汉代就广泛用在玉的制作上。治玉技巧中惯用的“据”,将玉石拉锯轮锯得以让玉石更加符合程度不一的玉器,在加上“镂空”将玉石的孔洞扩到适合的洞孔,将零散的玉一件一件的串起来,这点最著 名的便是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这些玉在本身的手法上,锯缝就短到 1毫米左右,而且每片的玉片又很短小,即便放在现在,也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汉代思想文化的一大特征是,黄老之学与儒学并重。玉器所反映的儒道融合内涵,在“道”与器”两种观念上,多表现为道器并用思想。“道”主要指玉器内意的礼乐规范性;器”指玉器的实用性。本来在周代玉器的“道器”观念多表现为重道轻器。如孔子认为工艺制品(含玉器),基本属于小对它特轻视态度但他又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论语子张》,并没有给予全面否定。自汉代起,玉器的“道器观有所改变玉器作为“器”的意义和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
高古玉受沁变化的颜色比较丰富,有地火沁、血沁、水银沁、土沁、寿衣沁等,有的跟陪葬物也有关,其如果长期接触金银器、铜器、铁器,就会受沁变色,形成红、黄、蓝、白、青、绿、紫、褐、黑等不同的杂色外表。如果用现代化学的方法加工处理出来的沁色,易变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真品高古玉沁色自然渗入纹理内部;伪品高古玉沁色呆板,无渗透性,入色较浅,颜色刺目,不柔和,有人为作伪的痕迹,因其产生的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玉文化观念之沉浮起落从来都是受着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规定和制约。正因为如此,玉器似乎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在它那温润光洁的玉面上,可以折射出政治气候的阴晴圆缺。
汉代玉器最 大的工艺特点是借助于铁质工具的普遍使用而产生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治玉工具可能还处于铜工具和铁工具并用的时期,但研究证明,至汉代铁工具最终取代了青铜工具。
有汉一代,玉器制作工艺在东周时期先进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此期阴刻技法雕琢的线条主要有四种形式。包括“游丝毛雕”、“粗阴线”、“汉八刀”与“毛刀刻”。
汉代铁制陀具已经完全应用于玉雕的各个方面,如单阴线、双阴线、顶撞地纹等,使得这一时期阴刻、浮雕、镂雕、圆雕等纹饰加工工艺,在继承前代玉雕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圆雕类玉器有所增加,突出造型与玉质美。许多器物身上大量装饰各种夔龙纹、云纹、卷云纹、谷纹、蒲纹、涡纹、乳丁纹等,均是先定位,再以阴线、浮雕或减地浮雕等工艺手法结合雕琢。浅浮雕玉器大多以减地法制作,先做出纹饰,再去地使纹饰凸出,纹饰的整体高度一般不凸出于边框。此期玉器还有一种手工刻划的现象,尤其在战国汉代玉器上的刻字及某些玉器的纹饰处理上。如某些玉璧、玉环外侧壁以及刚卯、严卯上的刻划文字等等。这说明当时玉工运用了一种比玉硬得多的工具,可能为刚玉或金刚石之类,字迹较浅。这种现象除表现在文字上以外,并不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