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纪行:三班镇的大兴堡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我一再提及,福建的中部以戴云山山尖为中心,有一个“环戴云山文化圈”
“环戴云山文化圈”有三种主要的民居类型:一是土堡,二是木厝,三是干栏。
干栏是文化圈内最古老的民居形态,木厝则在干栏的基础上,深受中原的影响,多为讲究对称的合院式建筑。在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干栏与木厝的外墙渐渐向土、石、砖等材质演变,如漳平境内木厝与土厝的交错,如永春境内木厝与砖厝的交错。用材在变化,但民居风格还是一致的。
土堡也一样,它同样有一个核心分布区,也有一个边缘过渡地带。

正如前述,木厝的发展建立在干栏的基础上,而土堡则与木厝的堡垒化有关。环戴云山地区的合院式木厝,因防御的需要,渐渐催生以跑马道、角楼、高石墙基为主要特征的“闽中土堡”。这些“闽中土堡”的核心,很多便是这合院式木厝。也就是说,所谓的“闽中土堡”,其实只是这被称为“戴云山筑”的合院式木厝的城堡化。土堡的分布范围,主要在于闽中,但在其它环戴云山地区亦处处可见。除泉州德化之外,还分布在三明大田、永安,尤溪、福州永泰、闽清,漳州长泰、华安,龙岩漳平、莆田仙游,泉州安溪、永春、南安、厦门同安、集美等县级区域。

华安的土楼,便保留着浓浓的土堡风尚。龙岩的新罗一带,其实便是土堡与土楼的边渡地带,但已经基本可以称之为土楼。

作为与土楼相似的一种大型防御性民居,土堡是一种被群山所隐藏的盖世民居,气势一点也不亚于土楼。其与土楼的最主要区别是,土楼墙壁承重,土堡墙壁不承重。除了角楼,土堡比土楼更具有防御色彩的便是那条可以自由穿行的走马廊。土堡多用于避难之用。

我们理解建构“环戴云山文化圈”,须从“环戴云山民居”谈起,寻找这干栏、木厝、土堡的内在联系,使这环戴云山的山地地区渐渐生动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隐秘的同时又充满乡土风味的“土堡世界”!

这里,我要谈到大兴堡。大兴堡,俗称"大兴土楼",位于德化县三班镇硕杰村,为郑氏家族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元月。这个土堡有两处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一是它是个商业交易点,二是它居然有“护城池”。
大兴堡的存在,提供了“环戴云山文化圈”核心区土堡类型的一个经典范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