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纪行:三班镇的大兴堡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正如前述,木厝的发展建立在干栏的基础上,而土堡则与木厝的堡垒化有关。环戴云山地区的合院式木厝,因防御的需要,渐渐催生以跑马道、角楼、高石墙基为主要特征的“闽中土堡”。这些“闽中土堡”的核心,很多便是这合院式木厝。也就是说,所谓的“闽中土堡”,其实只是这被称为“戴云山筑”的合院式木厝的城堡化。土堡的分布范围,主要在于闽中,但在其它环戴云山地区亦处处可见。除泉州德化之外,还分布在三明大田、永安,尤溪、福州永泰、闽清,漳州长泰、华安,龙岩漳平、莆田仙游,泉州安溪、永春、南安、厦门同安、集美等县级区域。
华安的土楼,便保留着浓浓的土堡风尚。龙岩的新罗一带,其实便是土堡与土楼的边渡地带,但已经基本可以称之为土楼。
作为与土楼相似的一种大型防御性民居,土堡是一种被群山所隐藏的盖世民居,气势一点也不亚于土楼。其与土楼的最主要区别是,土楼墙壁承重,土堡墙壁不承重。除了角楼,土堡比土楼更具有防御色彩的便是那条可以自由穿行的走马廊。土堡多用于避难之用。
我们理解建构“环戴云山文化圈”,须从“环戴云山民居”谈起,寻找这干栏、木厝、土堡的内在联系,使这环戴云山的山地地区渐渐生动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隐秘的同时又充满乡土风味的“土堡世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