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一个被人忽视的蜀国大将!
廖化在正史上可不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是黄巾军余孽,而是荆州的大族出身,开始在关羽手下的主簿出身,荆州失陷后,廖化也被迫暂时栖身东吴,不过他后来诈死,骗过了所有的人,然后带着自己老母跑回了蜀汉。路上正好遇到要伐吴的刘备,刘备很高兴,封他为宜都太守。从这事看,廖化不仅忠心,而且智勇双全,加上他又是荆州人士,此后在蜀汉也是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了“右车骑将军,假节,并州刺史”,还封了一个中乡侯。

当然廖化也是有实际战绩来支持的,根据《魏书》记载,魏国名将郭淮都在他手下吃过亏:
(延熙元年)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惇。淮上书:'赟、奕等分兵夹山东西,围落贼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势恶离。'促诏淮敕奕诸别营非要处者,还令据便地。诏敕未到,奕军为惇所破;赟为流矢所中死。

廖惇就是廖化,他去攻击守善羌侯宕蕈营,郭淮命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来救援,分兵夹攻廖化,还信心满满上书说“破在旦夕”。倒是曹叡发现问题,认为兵分两路容易被对方各个击破。结果真的如曹叡所料想的那样,廖化先击败游奕,再回头攻击王赟,王赟中流矢而死,郭淮吃了一个大亏。郭淮在魏国晚期也是一员名将,特别是在雍州任上多次平定胡乱,也没少和蜀汉作战,应该说战绩还不错。能让郭淮吃亏,廖化这个表现也是非常可以了。

另外在魏国灭蜀之战时,廖化率军去支援在沓中的姜维,经过阴平时遇到雍州刺史诸葛绪的3万大军,廖化不过几千人,却成功的在阴平阻击了魏军,使得姜维免受两面夹击,可见其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综合来看,廖化还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用“廖化做先锋”来说蜀汉没人才可有点对不起廖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