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儿子的重度抑郁症报告后,我才明白那句“忍忍就好了”有多残忍

“最可悲的是,你也觉得我忍忍就好了”

一个16岁的男孩,在微信上和妈妈吵了起来。

去年,他作为高一新生入读一所寄宿学校。只因为自己的性取向,就遭遇了各种校园霸凌:

洗澡的时候,衣服被拿走;

下课后,被人掐住脖子抵在墙角;

床上被人撒钉子,衣柜里被人丢垃圾;

被同宿舍的人,捏胸、摸腿,强行看AV,强撸;

私处被撒花露水,被拍的受虐视频,公然在教室播放,在群里传播

……

看到这些,常爸真的觉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校园欺凌了,而是已经上升到性侵、猥亵、人格侮辱、故意伤害了。

但是,当他把这一切告诉妈妈时,妈妈却以“警察也不会受理”为由,劝儿子“容忍”

正是这两个字,激怒了儿子。因为他想起,同样劝他“容忍”的老师说:

“他们还是孩子,五年同学,不要鱼死网破。”

“孩子”、“同学”,每一个词用在这群像野兽一样的欺凌者身上,只剩下满满的讽刺和悲哀。

明明是自己受伤了,明明自己的世界因为他们的欺凌都快要坍塌了,妈妈和老师却劝自己忍。

大家都说,忍一忍就好了,忍一时风平浪静……

他没忍过吗?他忍过!

第一次告诉老师时,学校的处分轻微得令人气愤:

抄写4遍日常行为规范。

他忍了,但那些欺凌者不但找人代写,还更加张狂地威胁男孩:

“你多久自杀啊?”

“我建议你直接跳楼吧!”

忍,没有带来平静与和谐,换来的是变本加厉,是自己的崩溃。

男孩割腕了。

欺凌与自杀,常常相伴

但因为校园欺凌而自杀的孩子不止他一个。

2016年,15岁男孩,因为受不了同学欺凌,服药自杀。被送到医院40分钟后,医生宣布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14岁女孩,被几个“校霸”欺负得不敢踏进学校。妈妈亲自送去学校,结果女儿死活不肯。无奈,妈妈只能带孩子回家,10分钟后,女孩喝药自杀,抢救无效死亡。

2019年,14岁男孩,因在校长期被欺凌、嘲笑,喝农药自杀,因肾衰竭死亡。

……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37项儿童与青少年欺凌与自杀行为后发现:

校园欺凌受害者考虑自杀的可能性是没有遭遇过校园欺凌孩子的2到9倍。

校园欺凌,早已不是孩子间的打打闹闹,而根本就成了自杀的催化剂。

只是这次,男孩“幸运”地没死成。

他活了下来,但学校却以他有“心理疾病”为由,让其退学。

做错事的人安然无恙,被伤害的他,却要遭遇二度创伤。

这样的打击,对16岁的他来说太过沉重。还好,在死亡还是生存面前,他坚强地选择了后者。

他去做了心理鉴定,结果是:重度抑郁症,双相抑郁,重度焦虑,人际关系敏感。

他真的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

直到这个时候,妈妈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那个“忍”字差点杀了孩子

长期关注校园霸凌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Catherine Pilcher Bradshaw在研究中发现:

如果父母认为学校氛围很好,就更不可能和孩子谈话;

如果父母认为学校氛围很好,就更不可能与学校联系;

与公然被欺凌的孩子相比,被隐形欺凌(散播谣言、排挤)的孩子,其父母更不可能和学校联系。

但这个时候,家长再出手,孩子早已遍体鳞伤。就像这个男孩,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妈妈看到男孩发的帖子,读到孩子被欺负、虐待的细节,心疼坏了。她一遍遍地给儿子道歉:

“儿子,对不起,我不知道又发生了那么多事,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

“傻儿子,你知道我看那些帖子的时候,心都碎了。”

“这么多事不告诉我,为什么非要自己一个人扛,如果早一点告诉我,我早就报警了。”

“你才16,自己承受了这么多。你知道我多害怕吗,怕你承担不了,万一走上极端……”

我能想象,一个母亲在得知儿子被欺凌,而自己之前却一直“选择”忽视时的后悔与自责。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妈妈不合格。但事实并非如此。她支持孩子的性取向,在了解事情真相后,帮孩子转学,积极和校方、警方的沟通。她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孩子,保护孩子。

只是,和绝大多数家长一样,出于对学校、老师的天然信任,她把孩子口中的校园欺凌简单地跟“同学打闹”划上了等号,才说出了“忍”这个字。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父母对校园欺凌的误解和忽视,可能也是导致孩子走投无路、崩溃自杀的隐形推手。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说“我被欺负了”,或者怀疑孩子被欺负了,父母就应该高度警惕。

具体该怎么做呢?

常规的建议,想必大家都听过不少。今天,常爸给大家推荐一个美国妈妈的“1证3问”方法,简单好记易操作。

1证:验证孩子是否被霸凌

四大典型症状:肚子疼、莫名恐惧、不想上学、自残。

3问:肯定孩子的感受,一起寻找方案

Q1:“这听起来很伤人,你能告诉我更多发生的事情吗?”

肯定孩子的感受,明确告知孩子这不是ta的错,同时用开放型的提问,会让孩子更信任父母,感觉更安全。

在这里也提及一下禁忌语:“你真弱”“别烦我”“别惹事”“你也打他”,粗暴地教孩子打回去或者直接忽视,都只会让孩子闭嘴。

Q2:“你希望我怎么做?”

让孩子自己提出想法,并根据建议继续推演结果,得出一个可行性方案。这样既能增强孩子的胜任感,也能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Q3:“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件事”

和孩子一起制定解决方案后,要明确告诉孩子,父母会永远支持并保护ta,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当孩子有靠山后,他们也会更有信心面对欺凌者。

(可以直接保存或转发图片)

和孩子认真沟通、达成一致后,再和老师、学校、对方家长沟通,还可以教孩子点防御技巧、交友方法等。

具体怎么做,常爸之前发过一篇《校园霸凌成全球难题!孩子被欺负,看这些家长是如何逆风翻盘的……》介绍了各国爸妈的“奇招”,也给困惑的家长开开脑洞,提供一下新思路。

最后,不管大家采用了哪种方法解决问题,以后再听到孩子被欺负,永远都不要说“忍忍就好了”,那在孩子眼里,就是抛弃。忽视不代表没有,反而会让其潜藏在暗处,慢慢发酵和腐蚀,最终以野火烧山的态势和剧痛,让人一溃千里,最终无法挽回,相信那是你我永远都不希望看到的。

参考资料:

https://news.yale.edu/2008/07/16/bullying-suicide-link-explored-new-study-researchers-yale

https://slideplayer.com/slide/5782708/

https://www.empoweringparents.com/article/my-child-is-being-bullied-what-should-i-do/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what-not-say-when-child-bullied_l_5d5635dbe4b0eb875f217f04

https://weibo.com/u/6251683548?is_hot=1#_rnd1616059529393

https://weibo.com/hongxingxinwen?refer_flag=0000015010_&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is_search=1&key_word=16%E5%B2%81%E7%94%B7%E7%94%9F#_0

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10315A0EKE000?vivoRecommendPushType=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5AKRGVO05373JB7.html

1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