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李安的大题小做
说实话,看完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有些小小的失望。虽然大家都在热衷地谈论这部片子的120帧4k技术,但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画面清晰度虽然高了,但内容的辨识度却显得有些模糊不清。我不太喜欢这部片子的叙事方式,李安语焉不详的表述,让这部片子想呈现的主题也显得词不达意。
李安此前说,“现在有人会觉得我拍了一部反战片,这其实不是我的初衷,我想讲述的就是军人。”但说句不敬的话,我觉得李安把这群军人活生生给拍成了一群怨妇,让原本应该深刻的主题,变得肤浅,让本应感受痛苦的情节,显得失重。
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19岁的美国二等兵林恩在伊拉克的一次战斗中英勇抢救战友的过程,被摄像机拍了下来,在电视上播出后他和战友就成了英雄,被特批休假回国观看一场橄榄球赛,并与“真命天女”组合一起进行中场休息表演。而整个影片就在球场和战场,或者说就在林恩的眼前和脑海中不断穿插闪回,展现了林恩等美国军人被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以及他们在回国的过程中,因为遭遇的被轻视、误解、娱乐化所受到的二次伤害。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题材,通过经历过战争的人,面对战争的残酷,面对外部的不理解,内心情绪的微妙变化,来展现战争给人性带来的冲击和改变,以及对于战争和军人意义的思索等等,但遗憾的是,这个故事李安并没有讲好,甚至讲得有些夹生,让林恩等人的质疑,反倒显得有些敏感和神经质了。
我能够理解林恩说的这句话:“这感觉其实蛮怪的,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当自己的痛苦成了别人的庆典,这种感觉肯定是五味杂陈,我想林恩的心情和北岛的诗句应该是相通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但是,我们再反过来想一下,如果经历了这辈子最惨的一天,甚至都没有人来表扬,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明白,李安想表达的意思是,林恩和他的战友被娱乐化、消费化了,但是李安能否告诉我们,怎样才是这个社会对待林恩们的正确态度?
影片又说:“人们忘性大,在好莱坞过两周就像过了两年”,但这不惟对于这些军人如此,“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正是生活的常态啊!我们不可能总是背着对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崇拜或悲伤度过余生吧?虽然说来有些残酷,但有时候遗忘也是人类生存的本能。林恩他们因被别人误解和轻视而感到愤怒和痛苦,但是人与人之间本多如此,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可能所有人都理解你,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在意你,哪怕你是一个英雄,也不能让全世界都懂你、爱你、重视你。你的痛彻心扉,也许只是别人的一笑而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切,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立场。你如果渴望被人理解,要做的也绝不是自怨自艾,而是用正确的方式与人沟通,告知你的所思所想。当然,作为军人因为战争创伤后应激反应有这些想法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部影片传达的思想,仅仅通过病人的视角来说明这个社会有病,也许并不太有说服力。
对于球队老板只肯出价5500美元,也只愿请林恩和他的班长两个人,而不是他们全体八个战士来拍电影的行为,我觉得这也不过是一个商人的利益计算而已,并无可厚非。毕竟,人家是要拍电影,不是拍纪录片,人家是要赚钱,不是义务给你们做宣传。你觉得价值被低估,或者自己被利用,当然可以选择拒绝,但这无关于高尚与卑下,只是一场生意的告吹而已。
如果说,这部影片在技术上是小题大做,那么在主题上则有些大题小做了。虽然用了先进的技术,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只是拍出了一些小情绪而已,显得过于琐碎、轻飘、概念化,让李安可能想表达的内容,变得晦暗不明,甚至扭曲失义,把一个国家机器将个人悲剧打造成英雄神话,同时制造民众对英雄神话追捧的好故事给讲瞎了。李安极力想表现出的林恩们与社会之间的隔膜感、疏离感,但因为情节和情绪的缺少铺垫,反倒让观众对影片产生了隔膜感与疏离感。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理解的前提是了解。
在我看来,电影是技术,更是艺术,画面逼真,不如故事逼真,故事逼真,不如人性逼真。所以李安导演就别怪我,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却没有感动。当然,技术流的影迷朋友还是可以看看这部片子的,而且我要感谢李安的是,他带给了电影未来更多的可能。
120帧的“比利·林恩”都来了,新版《肉蒲团》还会远吗?对此,我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