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寓所、书斋以何命名
大凡文人雅士,总要有一方自己的清净之地研读诗书。为了体现自己对这方天地的珍惜与喜爱,文人总是喜欢为自己的居所、书斋作文写记,或者以居所之名命名自己的著作。唐刘禹锡一首《陋室铭》让他的“陋室”流芳千古,成了高洁志向的代名词;陆游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老学”,即是有“老而好学”之意。至于清代,蒲松龄虽科举不顺,但他在聊斋所写《聊斋志异》倒是让其名声大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文人书斋、宅邸的名字从何而来,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与寓意?名字之外,还有心意。
袁枚辞官为随园
袁枚望着自己新修缮完成的园子叹道:“继续做官的话,每个月仅可以来这里一次,如果直接住在园子里的话,就可以天天在此了。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之后,袁枚以病辞官,带着自己的弟弟、外甥和藏书家当搬进了眼前的园子。
这座园子就是袁枚后来的居所随园,百年之后仍能让读者垂涎三尺的《随园食单》便是这里的菜谱,袁枚专论诗文的《随园诗话》亦是在此写成。
这座园子之前并非袁氏产业。
从南京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有一小仓山,在山上自有一番清凉之意。这里曾经有河,此前曾是南唐避暑之所,其景色宜人可以想象。一般来讲,南京的名胜无外乎南面的雨花台,西南方向的莫愁湖,北方的钟山,东面的冶城,东北的孝陵、鸡鸣寺。从小仓山上望去,这些景色仿若浮在眼前,山上水汽氤氲,云烟变化,正可谓是“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年间,颇为富有的织造隋公在此兴建宅邸,他在小仓山北麓修建房间,砌墙开窗。种上了千株荻草,千畦桂花,使得此地景色更为别致,吸引城中人都来此游览,一时之间颇为繁盛。那时人们按照园子主人的姓氏称其为“隋园”。
三十年之后,袁枚知江宁(今属南京)一县,发现曾经的园子屋墙坍圮,原来的屋子成了酒馆,亭台喧嚣,连禽鸟都不愿在此栖息了。草木凋零,春风袭来亦不能冲淡其间的衰败。袁枚有感于这一佳所的昔胜今衰,便以一月之俸三百两银子购得园子,进行修葺。
袁枚在隋园旧址基础上重垒墙垣,整饬草木,修缮屋宇,高处有了望江之楼,低处便有溪水亭台应和。有水之处,架设小桥,水中置舟。因不同地势而造景观,险处有气势,缓处种草木,高低上下,就势取景。改造完成,原名改“隋”为“随”,延用其音,但改其意义。
“随”为何意?私以为,一是有随地势地貌而设置景色之意,二则与袁枚之后的选择有关。袁枚曾引苏轼“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必非不做官”之言来解释自己的选择,在他看来,如果两件事物可以交换,必然其中之一更有价值,而他竟然以一枚官印来换这座园子,可见这座园子有多么“引人入胜”。
入住随园之后,袁枚随心而动,与朋友们往来唱和频繁,兼有著书立说,好不快哉。流传于后世的《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就是在这时写成。时至今日,也许《随园诗话》已经不为人们熟知,但《随园食单》却是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古人经常以自己住所或者书斋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得意之作,例如清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杂家李渔,便以其芥子园之名命名了对后世画坛影响颇深的《芥子园画传》。
岁寒堂与诗话
古代文人以寓所或书斋之名命名作品的习惯出现得很早,而南宋诗论家张戒的岁寒堂及其著作《岁寒堂诗话》在这些书斋和作品之中仍显得颇值一提:被后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岁寒堂诗话》之名有何深意?《宋史》无传的张戒又是何许人也?
张戒是宣和六年(1124)进士,曾任县令等职。经历过“靖康之耻”,相传此后张戒便将自己的字从“定夫”改为“定复”,其抗金决心可见一斑。
绍兴五年(1135),张戒开始一路升迁,还曾因上书宋高宗万言而获得其“忧国爱君之心,诚有可嘉”的褒奖。直至绍兴八年(1138)三月,张戒任监察御史,不久又任殿中侍御史,虽然品级不高,但负责谏诤,可弹劾官员。当年九月,张戒因上书弹劾官员而为高宗疏远,从此仕途开始了“断崖式”下跌。是年十一月,张戒上书反对与金议和,称“和必无成, 岂惟无成, 终必招寇”,触怒高宗和秦桧,不久之后被贬知州,很快又被革除知州一职,只得追随岳飞前往江夏。
在官场时,重臣赵鼎曾经举荐张戒入朝为官,张戒还因此而为同僚诟病,说他之所以能被举荐是因为依附了作为同乡的赵鼎,张戒闻后直言反驳。之后赵鼎被秦桧构陷,张戒更是上书乞留赵鼎,这也是他得罪高宗、秦桧的原因之一。
绍兴十二年(1142)十一月,张戒被人以结党于赵鼎、岳飞,阻挠议和的罪名弹劾,革除职务功名。直到秦桧死后, 张戒才做了微末小吏,之后在任何史书都没有了记载。根据学者研究,没了官场羁绊的张戒,大约就是从此时开始创作他的《岁寒堂诗话》。
宋人重文,文人多饱学之士,逐渐形成了以自己读过的诗书为内容作诗、为阐发道理作诗或在诗作中刻意显示自己才学的创作风气,遂忽略了诗歌抒情的本质。宋朝南渡之后,正是这种诗风盛时,而率先提出反对声音的,正是张戒和他的《岁寒堂诗话》。张戒认为诗应当秉承先人特别是儒家典籍中传下来的“言志”之本,不苛求于技巧,通过恰到好处的词语描摹诗人作诗时的情感状态,从而达成诗歌的教化目的。
张戒做官的时候主张抗金到底,反对议和,还曾追随岳飞;罢官之后,张戒闭门写作,反对当时文坛的不良风气,可谓一直都在抗争。其实张戒在不长的《岁寒堂诗话》中并没有写明此书以何命名,也没有直言自己的书斋或者居所就叫岁寒堂。但考据“岁寒”二字的出处不难发现,这两个字确是恰当。
张戒秉承的是儒家的诗歌观念,“岁寒”二字也是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明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要坚持节操的志向。前文提到,张戒以激烈言辞抨击议和,彼时他未必不知其后果,但仍然坚持,就是因其“处寒而不凋”的性格。做官时如此,罢官之后作文亦是如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张戒为“鲠亮之士”,也许对于张戒来说,一生最好的写照便是象征着不断与外部环境抗争的“岁寒”二字。如此看来,不论是书斋抑或是诗话,以“岁寒”为名都如此恰当。
文人居所书斋以何命名
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给自己的寓所或者书斋取一个好名字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前文提到的李渔,就以“芥子纳须弥”之意命名自己的家,取义园子虽然不大,但包罗万象,正合了李渔对诗、画、戏曲、饮食精通的生命轨迹。
又如明末遗民吴之振,通过怀念上一个汉家江山宋朝而怀念故国大明,又因此而十分仰慕苏轼。在名震清初文坛之后归隐时,吴之振摘取了苏轼 “家在江南黄叶村”诗句中“黄叶村”一名,将自己归隐之后的居所取名“黄叶村庄”,此后以“种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守田读书,不问世事。
文人的书斋名都颇为耐人寻味,往往有典故。宋代名臣王安石的“昭文斋”之“昭文”二字语出《左传》:“火龙黼黻,昭其文也。”此句本意是形容火形和龙形的纹样,后有雕琢文章之意。陆游书斋名为“老学”,语出《世说新语》“师旷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之句,以此提示自己,唯有常学,方能常明。
清代诗人沈德潜的书斋名为“归愚斋”,语出唐诗人韩愈的“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一说。沈德潜出身清寒,早年参加科考时接连失利,多次名落孙山,直至至乾隆四年(1739)66岁时才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沈德潜后在晚年时乞归故里,自称“归愚老人”,在归愚斋中专心著述。
古人之所以绞尽脑汁为自己的书斋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其实与自己的学养、经历以及理想等都有很深刻的联系。明代著名文学家张溥自认为天生愚钝,每读文章便边诵边抄边记,抄后即投入炉火中焚烧。如此反复至七次,终于背诵如流,故其书斋取名为“七录斋”(也有称“七焚斋”的)。沈德潜的“归愚斋”透着自嘲似的洒脱,但也是对自己过去经历的一种总结,这便是根据自己的经历为书斋取名的。
书斋或者寓所的名字往往表现出了主人非常私人化的理想境界,但在此之外,又有着书斋主人之公众化的寄托:他们希望通过书斋之名,让世人一望而知自己的治学理念或者处世方式。
如前所说,吴之振是明朝遗民,但将编录《宋诗钞》作为自己怀念故国的方式。书成之后,吴之振名震清初文坛。这可能与吴之振最初的想法有所出入,便用宋诗代表人物苏轼之诗句自勉,最终归隐黄叶村庄“种菜”。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斋名也是这个道理,以“老学”自勉。
古代文人出士之前就是在书斋之中苦读,致仕(或辞官、罢官)之后往往也是归隐书斋。因此,书斋既是文人实现理想的起点,也是仕途的终点或者说退路。就像张戒那般,以进士入官场,至于无立锥之地时候,仍然以书斋为“战场”,针砭当时文坛之弊端。
书斋之名,往往出自经典,表露出了文人的精神追求,袁枚的随园虽然不是出自典籍,但更是如此,他想常居“豪宅”便辞官归去;想潜心饮食便作《随园食单》,还经常到朋友家学习别人家厨师的技艺。如此随性,倒也是名实相副。(袁新雨)
半亩园后京麟庆之子改建,图为扩建后的绉云馆
补 白
李渔与北京半亩园
除了浙江兰溪的芥子园之外,位于北京的半亩园也与李渔颇有渊源。根据《李渔年谱》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李渔曾经两度入北京,第一次进京时,北京的达官贵人们仰慕李渔盛名,经常请他写字。第二次入京时,李渔受到贾胶侯邀请,为其设计半亩园。贾胶侯官至陕西巡抚,所建的半亩园在北京东城非常靠近皇城的位置。这里彼时被称为弓弦胡同(现黄米胡同),相传明朝时这里是御林军生产弓箭的场所。
因为距离皇城很近,所以这一带成为清朝达官贵人聚集的“高档社区”,是当时北京最好的地段之一。清朝康熙时期曾经兴起一场造园热潮,在北京,皇帝开始在北海、畅春园、玉泉山、香山等皇家御苑大兴土木,皇子、王公、贝勒、大臣们也都热衷于建造自己的私家花园。
有说法称,李渔至少参与了北京三处园林的设计,但是根据学者研究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李渔两次在京置留的时间都很短,从康熙十二年夏天李渔初次入京到次年初春离京,共计多半年的时间使得李渔很难参与具体设计(何况期间李渔还曾出京游历)。但人们更愿意相信半亩园的的名字与李渔“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的说法有关。其实,半亩之说代表古人的自谦之意,也与园中的核心方塘水景相关。宋大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样的景观,如此看来,“半亩”一说至少从宋便有了。
后来,半亩园几经转手,在清下半叶为河道总督麟庆购得,经过系统修整营造,名声大振。不过,麟庆于购得半亩园的第二年被皇帝革职,贬为平民。所幸,他终于住进了自己心仪的家园。(袁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