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开始《荀子日课》第48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侯之所以取国家也。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孝弟原悫,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饱食,长生久视,以免于刑戮也。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陶诞突盗,惕悍憍暴,以偷生反侧于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其虑之不深,其择之不谨,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荀子4.7)
自然界造就了众人,每个人都有取得各自生存条件的道理。杨倞注曰: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思想极其美好,德行极其宽厚,谋虑极其英明,这是天子取得天下之道。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侯之所以取国家也。政令合于礼法,措施合乎时宜,决断政事公正,上能顺从天子的命令,下能安抚百姓,这是诸侯取得国家之道。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思想行为美好,为官善任,上能顺从国君,下能恪守职责,这是士大夫取得田地封邑之道。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遵循礼法准则、度量、刑法、图籍来办事,即使不懂它们的旨意,也严格遵守具体条文,小心谨慎地不敢删减,父子相传,以扶助王公。所以夏、商、周三代虽然都灭亡了,但政策法制仍然保存着,这是官吏取得官位之道。孝弟原悫,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饱食,长生久视,以免于刑戮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忠厚朴实,勤劳卖力,以此来勤勉事业,而不敢懈怠轻慢,这是百姓丰衣足食、健康长寿而免受刑罚杀戮之道。敦,治。比,通庀,治。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陶诞突盗,惕悍憍暴,以偷生反侧于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粉饰邪学奸言,做怪异之事,招摇撞骗、强取豪夺,放荡凶悍、骄横残暴,以此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不安其位,这是奸人自取危险、耻辱、死亡、刑罚。倚,通奇。炀,同荡。其虑之不深,其择之不谨,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他们考虑问题不深入,选择人生道路不谨慎,确定取舍时粗率不经心,这就是他们危亡的原因。楛,粗劣,此指用心粗疏草率。僈,同慢,怠慢,不在乎。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于世,都会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属于自己的阶层,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价值,而要突破阶层,就要让自己配得上那个阶层的价值,担当起其责任。每个人能处在其所处为阶层,自有其道理所在。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家塾教学法》正式开讲。
温故知新
荀子日课047丨荣誉和耻辱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荀子日课046丨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荀子日课045丨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
荀子日课044丨 有些人为什么如此好斗
荀子日课043丨 忧忘其身,内忘其亲的人,猪狗不如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