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艳辉先生
保定老城圈内136条老街巷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和1000多年的建都(州)史。据《宋史》和明清《保定府志》及《清苑县志》记载:自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清苑县,治所在今保定市区东北部(马庄西今省监狱一带),直至唐代无变更。
北宋建立后,今保定北部一带是与辽国交界的边陲之地,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置保塞军(军与县同级)。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北伐失败后,为巩固北部边防,翌年令幽州行营都部署刘遇修筑保塞(清苑县)军城。清苑县城原在保定城东北,后因流经该城的徐水(即漕河)改道,刘遇始筑今城(今保定),并引徐水与一亩泉河合流,经今城。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清苑县为保塞县,后又升保塞军为保州,保州城营建仍在继续。到宋淳化三年(922),李继宣任保州知州时,保州城的营建已竣工。据《宋史》载,建城后的保州城,修筑了夯土城墙,建营舍1500多处。开挖了护城河,造船百艘,入鸡距河以运粮。不仅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功能,而且方便了水运,由此,保州始具城市规模。
宋宣和七年(1125)辽国在宋、金联合进攻下灭亡。灭辽以后,金借故向宋挑衅,兴师南侵,终于在金天会五年(1127)将北宋灭亡,保州也被金兵攻破。金天会七年(1129),在保州设顺天军节度使,并对已毁的城墙加以重修,保州的军政地位也随之提高。
金贞祐元年(1213),蒙古军攻陷保州,全城被毁,成为一片废墟,保州治所迁移满城。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成吉思汗授汉军将领张柔为保州等处都元帅。次年张柔因满城地狭将州治从满城迁回保州,令副帅贾辅、计议官毛正卿、苑德(清苑人)主持在废墟上进行规划,重建城池,城周11里,比宋金时的保州城有所扩展,这次重建,奠定了保定城墙格局的基础,以后历代虽有重修,但基本格局未变。元代统一北方后,于元太宗十一年(1239),改保州为顺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由此而来。
明代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后,为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在原土城基础上加固,以砖石砌四门瓮城,增女儿墙垛口3710个。弘治五年(1492)都指挥张溥再次对土城进行修复。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以来,蒙古瓦刺军和鞑靼军不断向关内进犯,为了适应军事防御的需要,隆庆年间(1567—1572),从知府张烈文和以后两任知府贾淇、章时鸾前后3任,历时5年才完成了保定城墙由土筑到砖砌的全过程。明代保定砖城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水利、交通等条件,打破历代正方形的陈规筑城模式。保定“靴子”砖城城址,背山、面水、靠驿道,踞府河之阳,一亩泉以东,既有军事之险。又有交通之利。城池建设独具匠心,于西南隅向外突出约百米呈靴状,不仅可将西大寺围人城内,且使城近水而有联防之功。
据雍正十三年(1735)《畿辅通志》载:保定府城周长12里零330步,共计4650步(古代步分三种,这里步是量地尺,1丈=345cm,1步约合75cm),折合成7.750米,其墙高为三丈五尺,顶宽一丈五尺,下底宽三丈五尺,墙高折合今11.6米,顶宽5米,底宽11.6米,城壕(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墙基上铺以巨型条石(长约1.30米,宽70厘米),石下筑糯米浆合拌的石灰土,基槽既宽且深,并依地势高低裸露出地面三五尺不等。墙体用青砖包砌,中间用黄土层层夯实。每百步设一向外凸出的矩形御敌台,城墙四面外侧墙体每隔一定距离便修筑一个,共设81个,可以使防守者从墩台两侧攻击敌人。根据有关方志的记载,古城保定(老城圈)全城占地4000亩,约合2.67平方公里。保定护城河以里,曾经有136条老街巷。这个“曾经”,指的是1986年,是因为那时保定护城河以里的老街巷基本都在。正是那一年,保定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按照这136条老街巷的位置、功能,将其划分为“4、4、4、2、4”,即“四街”“四环”“四级”“二路”“四片”,以“东”为首,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这136条老街巷分为如下五类:第一类是城中心四街,这是划分保定城区域的重要分界线。当年这条街的命名是根据该街所处的方位定的,即东大街(1)、南大街(2,今莲池南大街一部分)、西大街(3)和北大街(4)。第二类是城周围四环(含公园路)五条街,沿着当年的护城河内侧将城区包围,即环城东路(5,今长城北大街一部分)、环城南路(6,今天威中路一部分)、公园路(7,今公园街)、环城西路(8,今恒祥南大街一部分)和环城北路(9,今东风中路一部分)。之所以加上公园路,是因为仅靠四条环路围起来的仅是矩形老城圈的绝大部分,而漏掉了靴城形状的老城圈西南的靴尖,只有将公园路这部分围上,才是整个靴城。第三类是按照曾经在老城圈内的街巷名称与设置的机构名称相关联的那些街巷,即县学街(10)、县学胡同(11)、府学后街(12)、市府前街(13)、市府后街(14)和省府前街(15)。这些街巷名称之所以既有县又有市和省,是因为清苑是附郭县(专指中国古代没有独立县城而将县治附设于府城、州城的县),实际上当时的保定府治和直隶(河北)省治在清苑县城办公,清苑县城解放后才搬至现址清苑镇。第四类是裕华路,这条解放后开辟出的新路成为曾经的保定城区最繁华的路,以南大街口为界,分为裕华东路(16,今裕华西路一部分)和裕华西路(17)。第五类就是按照四条街道和四条环路围成的区域,按照由东南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分成四片,以便于统计和分析。这就是东南片(18至50,共33条)、西南片(51至86,共36条)、西北片(87至117,共31条)和东北片(118至136,共19条)。各片分别是:一是东南片,由东大街、南大街(今莲池南大街一部分)和护城河围成的片区:贵显胡同(18)、撒珠胡同(19)、沙牛胡同(20)、幸福街(21)、福兴里街(22)、穿行楼东街(23)、穿行楼北街(24)、穿行楼南街(25)、国公街(26)、南白衣庵(27)、将军庙街(28)、清真寺北胡同(29)、清真寺东胡同(30)、清真寺南胡同(31)、清真寺街(32)、头条胡同(33)、二条胡同(34)、三条胡同(35)、泰山行宫街(36)、西域胡同(37)、团结胡同(38)、高楼街(39)、北河坡(40)、郭家胡同(41)、南大场(42)、管驿街(43)、观音堂街(44)、玄坛庙街(45)、王字街(46)、安祥胡同(47)、法华庵街(48)、大钟树胡同(49)和小钟树胡同(50)。二是西南片,由南大街(今莲池南大街)、西大街和护城河围成的片区:卫上坡(51)、商场街(52)、东新街 (53)、胜利胡同(54)、辘轳把胡同(55)、茄子胡同(56)、松鹤园街(57)、菊胡同(58)、兴华路(59)、振兴里(60)、烟铺胡同(61)、小梁山(62)、大安市胡同(63)、小安市胡同(64)、小教场街(65)、永华中路(66)、中新街(67)、史家故址庵街(68)、解放胡同(69)、互助街(70)、铁面将军庙街(71)、希寺胡同(72)、九圣庵街(73)、任家胡同(74)、多祥街(75)、淮军公所街(76)、车营坊(77)、体育场街(78)、花菊胡同(79)、荷包营(80)、唐家胡同(81)、小察院(82)、茂跃胡同(83)、单井胡同(84)、大金线胡同(85)和小金线胡同(86)。三是西北片,由西大街、北大街和护城河围成的片区:大纪家胡同(87)、小纪家胡同(88)、琅瑚街(89)、梁家胡同(90)、枣儿胡同(91)、相府胡同(92)、城隍庙街(93)、紫河套街(94)、大众胡同(95)、秀水胡同(96)、旅舍胡同(97)、操场营坊(98)、帅府胡同(99)、双井胡同(100)、双彩街(101)、法院西街(102)、法院东街(103)、纱帽胡同(104)、廒山胡同(105)、延寿寺街(106)、半亩园(107)、达五道庙街(108)、后营坊(109)、玉清观街(110)、和平里街(111)、永华北路(112)、东元宝胡同(113)、西元宝胡同(114)、后卫街(115)、厚福盈街(116)和新北街(117)。四是东北片,由北大街、东大街和护城河围成的片区:东马道(118)、杜家胡同(119)、中华路(120)、辅誉街(121)、后平嘉胡同(122)、中平嘉胡同(123)、前平嘉胡同(124)、文武胡同(125)、东升街(126)、石柱街(127)、糖坊胡同(128)、椿树胡同(129)、双谱胡同(130)、扁豆胡同(131)、银丝胡同(132)、公德胡同(133)、胡家井街(134)、四棵槐街(135)和王家楼街(136)。值得说明的是,此次规范化表述,将容易与原有建筑混淆的街名加上了“街”,如南白衣庵、将军庙、泰山行宫、观音堂、法华庵、玄坛庙、松鹤园、史家故址庵、铁面将军庙、九圣庵、淮军公所、达五道庙等。同时规范了用字,如敖山胡同,因胡同名称与“廒神”有关,故规范为“廒山胡同”;沙帽胡同,因胡同名称与“纱帽”有关,故规范为“纱帽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