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研究新星专访(20)| 王海峰:科幻是一种主体存在预警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20
王海峰,上海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绥化学院数字出版专业教师,中国写作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协会员。曾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及CSSCI来源期刊等发表文章若干,主要进行创意写作、创意出版等跨学科研究。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不太确定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接触科幻。但科学幻想是人类的一种先验想象,可以说,人的思维就是为科幻而准备的。我对科幻的定义:合规律性的、合目的性的想象!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于我而言科幻是高级审美刺激、主体存在预警。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对我来说,研究科幻是在现实文学内卷之下所引发的想法。同最初接触科幻相比,我现在意识到一些研究科幻的人对确定性的寻求将是科幻内卷的开始,所以,我研究形而上的科幻。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超棒!求实的论坛。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
建议线下举办,建议带上我。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您会不会愿意参与?
我不知道这个事儿,所以不好评论。我会参与。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
经验和想象关系密切,但不足以规约和颠覆。同质化是个大问题,看这个圈怎么画,画大画小。科幻研究需要新范式,这个新范式必须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研究范式。我有独特经验,每个人都有,但不一定每个人的独特经验都能被激发出来。
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关注过。他们的研究方式更多是阐释,没什么新意。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剩下的就是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