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怎么过年三十?
百节年为首,过年一直是汉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崇尚传统的客家不仅视过年为最重要的节日,而且保存了很多传统的习俗。其中,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客家人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
早上起来,客家人要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清除垃圾,因为初一到初三都是不会再往外倒垃圾的了,寓意聚财。然后将留在外面的用品统统收回来,以示不外流财。即使是一个扫把,都要收回到家里来。这是大清早必须要做的事情。
打扫完毕,就准备吃早餐了。一般今天的早餐都比较晚,几乎是早餐和午餐一起吃了。因为到中午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年夜饭,晚上好吃的很多,所以早餐和午餐都是随意吃点,留着肚子晚上再吃。
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敬祖公”。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这一风俗近年亦已淡化。
中午,家长们都开始准备年夜饭的食材,鸡、鸭、鱼,客家三酿(酿豆腐、酿辣椒、酿茄子),打肉丸等。这些准备起来也是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而此时的小朋友,该去洗澡换新衣了。贫穷的年代,小朋友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
下午3点左右,每家每户开始贴对联,挂灯笼。一般是年轻人负责贴对联,老人和妇女是不贴的。长辈说的,贴对联需要年轻力壮的来完成,一方面是需要爬楼梯,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这时候都要处理杂碎的事情。因此,贴对联就成了年轻力壮的青年人的工作了。
贴完对联,差不多下午5点多左右,有的家庭已经开始吃年夜饭了。在吃饭前,一定要放一串大鞭炮,代表来年顺顺利利。每家每户都会在吃饭前放,如果听到哪家放鞭炮了,那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都不要到他家去串门,因为年夜饭时间,是不串门的。
吃完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