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相机操作指南

写在前面

现在是北京时间的 2021 年 6 月 18 日晚上 11 点 24 分,我正坐在新疆夏塔的温泉酒店里。今天的拍摄很不顺利,天空阴气沉沉,而且时不时落着小雨。而我刚刚得到消息,明早的日出拍摄也落空了,因为几乎不会有日出的可能。

所以,现在我突然有了一块很完整的时间,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整理一下心情,开始这一篇长篇文章的写作。

如你所见,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安卓相机操作指南》。这也就意味着还有一篇《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而我相信其实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了解我就是因为那篇文章。最近的《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 3.0》目前在各个社交网络平台总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 1000 万。一想到每 140 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阅读过我的文章,心里还是有一点骄傲。

但正是这篇文章的火爆,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各种方式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有一个《安卓相机操作指南》。一开始我都会用「本质上都是相通,安卓用户阅读一样有收获」来回答,但其实归根到底是因为「心虚」。因为在当时,我并没有长时间大批量使用安卓手机的经历,我很清楚,我还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写作。并且当时 iPhone 相机在手机摄影领域也是一枝独秀,我也认为安卓手机还「不值得认真」。

但是时间过得很快,这两年里我自己发生了很多变化,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开始接触大量的安卓旗舰影像手机,甚至是在过去的两年里,为不同的安卓机型进行过深度测试,或者是完成样片拍摄。而与此同时,这两年里国产安卓的影像能力突飞猛进,甚至还演绎出了自己的不同特色。

所以,我想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完成这一篇《安卓相机操作指南》。

但是想要完这样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对我有难度,我相信对于在座的各位也有难度,因为不出意外,这篇文章的字数将会达到 30000 字以上,堪比一篇论文。不过事实已经证明,只要你拿出诚意写作,就会获得诚意的回响。我在写《iPhone相机操作指南 1.0》的时候某个平台的完整阅读率不足 5%,但是等到《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 3.0》,文章的完整阅读率竟然达到了 20%。

说到这里,是想告诉你不要因为这篇文章看起来很长就下意识放弃,相信我,我会尽量用最直白、简单、有趣而又真诚的文字帮你做好手机摄影这件事。

另一件我想要和你分享的学习心得是,「请尝试先一口气读完。」

我一直很反对「摄影教程的碎片化」。其实不仅仅是摄影教程,我认为任何一门技艺的学习都离不开「系统」。我在《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中不断重申的一点:

今天很多人看似在学习知识,其实很多时候不过是获取信息。

今天的社交网络好像到处都是摄影教程,但是所有的这些教程都是零零散散,而这些不系统的知识,唯一的帮助就是满足你的获得感。对你的实际帮助不仅微乎其微,甚至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就是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一直建议,如果你真的想要学会拍好照片,找到一本好书,系统地学习,绝对才是真正的收获颇丰。

这听起来我好像在自吹自擂(其实也有点),但的确这篇文章和其它教程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它非常系统」。我甚至是完全按照一本书的骨架进行丰满(事实上,《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的实体书真的很快就上市了)。

不信你看,你现在看的前言就是一本书的标准构成。

我知道,我知道。

今天的各位对于阅读文字肯定是希望越短越好,所以这篇文章的文字我将会尽最大可能的凝练。换句话说,如果你真的想学好手机拍照,或者是大一点说想要学好摄影,那这不仅仅是我目前所学,也是你必须要了解的最少基本。

既然是安卓手机摄影指南,所以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于安卓手机摄影的理解。

很多人说,今天的手机功能似乎到了一个瓶颈,因为今天几乎所有的品牌在发布会上笔墨最多的就是拍照能力。相信通过前面问题的一个探讨,你应该已经意识到,并不是手机厂商选择「影像能力」,而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完完全全:

「离不开影像。」

我很喜欢《旅行的意义》中的一句话:

人生的许多光景,好像只有被影像记录下来,才会减少时间飞逝的焦虑。

所以某种意义上,手机的影像能力并不是手机的附属,而是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甚至更愿意叫它「手持的相机」。

而这个手持的相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这种轨迹在今天也演绎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派别,也就是「iPhone 手机摄影」和「安卓手机摄影」。iPhone 手机摄影的风格我在《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中已经详尽表述,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所以我们就来说说安卓手机摄影风格。

可困难的是,我们知道安卓手机的品牌和型号众多。其实长久以来,这也是安卓手机摄影的问题所在。因为摄影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但是安卓品牌因为差异竞争的追求,导致几乎每个品牌都是各说各话,缺少传承。不过正如前面所说,这几年以来,国产安卓旗舰产品力越发凸显,他们也在尝试弥补个中不足。

这也让我遇到了写作过程中的第一个大困难(当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幸福烦恼):

「我到底该选择哪一台手机作为基准。」

目前国产手机是群雄割据,每一款手机都尝试在影像上有所突破。而且几乎每一款手机我们都或多或少的使用过一段时间,拿出任何一款倒是都能说个一二。这其实也是我迟迟未能下笔的另一个原因。

不过在纠结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决定反向思考。我不再从某个手机品牌的角度出发,而是从自己现有的拍摄作品出发,统计出自己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款。

此时我发现,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拍摄作品最高的机型竟然完全出自一个系列,而且这个结果同时也印证在了我的好朋友摄影师 Jamie 身上(Jamie 也是本文大量样张的作者)。

这就是,vivo  X50 & vivo X60 系列。

我们共计使用二者拍摄超过了近万张照片,远超出其它安卓影像旗舰。所以选择哪一款机型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一方面大量的拍摄样片是整个教程丰富度的基础,而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 vivo X 系列的「全面」。这种全面首先是硬件上多个焦距综合实力最佳,并有独特影像技术加持。然后由技术传导到拍摄题材,无论你是风光还是人像,日常记录还是作品创作,拍远拍近,拍大拍小都完全胜任。

此时我们再回看,vivo 的顶级安卓影像旗舰的确可圈可点,尤其是 vivo X50 Pro 到今天的 vivo X60 Pro 系列,可以绝对代表国产影像实力,所以我也从心底里愿意为这样的优秀产品打 call ,就像是我当时对 iPhone 拍照的热爱一样。

所以,本文所有图片均使用 vivo X50 Pro 以及 vivo X60 Pro 拍摄。

言归正传,vivo X60 Pro 系列为代表的国产安卓影像旗舰的特点为:

1.  高规格的硬件基础

这里更高规格的硬件基础,请不要简单地误解为高像素。我这里真的需要重申一次,高像素对于摄影,尤其是手机摄影并不是重要因素,甚至不能说是主要因素。像素影响的无非就是分辨率,但是今天手机的相机像素已经远超用户的实际使用能力。

所以这里所说的高规格更多的指传感器尺寸面积的增加,以及镜头物理组的技术突破。前者让今天的手机有了更好的弱光画质,而后者让长焦镜头在手机上终于大放异彩。

2.  具有明确风格的颜色调教

以前一提到安卓手机可能会说颜色太艳丽,但是实际上这几年主流安卓手机的调色风格不仅越发克制,甚至是还开始演绎出自己的风格。

比如 vivo 的高端影像机的调色风格就非常的油画且浓郁。我甚至在社交网络上把 vivo 的照片和徕卡相机的直出图片进行对比,竟然大多数人无法分清二者的区别。

 3.  更加多样化的内置相机

由于安卓本身应用生态的原因,导致缺少很多 iPhone 上流行的好玩应用。但是好在,安卓手机在内置相机的功能设置上更为大胆。比如自定义专业拍照模式已经存在多年,现在这个专业模式甚至延伸到了视频领域。另一方面包括一些个性化功能,比如虚化焦外调整,也直接内置。某种意义上,也提高了拍摄效率。

而以上三点,也是这篇文章围绕的核心,在我看来,它也是我使用安卓手机摄影的几个最重要的乐趣。

好了,废话就到这里了(虽然我认为这些废话很有用),让我们正式开始这场手机摄影之旅吧。

当然按照我的写作习惯,我在前面放上一张全文的思维导图,它是我们这趟旅行的重要指南针,希望你可以先从全局上对于拍照这件事有一个把握。

01. 避不开的审美

在所谓的干货之前,我可能需要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即最终决定你照片好坏的可能并不是技术,而是审美。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如果一个人有着非常好的审美,或者有非常系统的美学教育,那么拍照水平一定不会差。

甚至是,我身边的很多知名摄影师,他们对于相机原理一知半解,但是因为有过长时间的音乐、美术、舞蹈的学习,都能拍摄出非常惊叹的照片。其实我自己是非常羡慕的。因为我自己来自于教育相对落后的区域。最大的痛点就是美术课和音乐课基本上都是摆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我已经大学毕业了,却对于色彩知识完全不知。

但今天我早就发现,所谓的后期调色,就是摄影师本身对于颜色的理解。而一些更高级的摄影后期,本质上都是在照片的基础上「进行绘画」。

不过,好在审美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归根到底,艺术就是一种「表达」。而只要你有着足够丰沛的表达能力,照片只不过是一种表达的媒介而已。安塞尔·亚当斯说:

我们不是在用相机在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归根到底,你的经历也是你的审美。

所以即使你和我一样,没有经历过美学教育,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经历揉入到摄影中。而提升审美能力从现在开始也不晚,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得。最为直接的就是「大量阅片」。当你看过一百位摄影师的作品时,你自然就会知道到底什么是美。

这种阅片有很多种,你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关注摄影师。但我更期待的是你可以去看画册,尤其是各种摄影大师的画册。本文中会多次提到亚当斯的名字,而如果你找到亚当斯的画册,看上几本,你将会重新认识风光摄影,就是这么有效。如果你运气很好,生活在大城市,观展也是最好的方式。并且不仅仅是摄影艺术展,任何有趣的展览都会对你的摄影大有裨益。

你可能注意到了,本文中的配图数量惊人,基本上每几百字就会有一张配图。这是因为我们希望这篇文章不仅能在技术上对你有所帮助,而是在审美上也希望给予一些指引。所以每一张照片都是我们花心思精心挑选。除了读文字,多花点时间仔细看看每一张图,完成这一百张的阅片,也应该有着很不一样的收获。

这是我能在审美上,唯一能帮助大家的地方。

审美这个章节,是本文中所有的章节中最短的一个,但它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我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但我很欣赏李涛老师的一句话:

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

接下来文中所述技术,我相信读了几遍,自然会懂。而此段所描述审美,可能就要一生践行了,与君共勉。

02. 相机基本设置

手机相机的拍摄界面我相信很多人几乎天天都会看到,但其中大多数功能可能即使最后手机已经不能再使用,你也从来没有使用甚至是了解过。可正如前面所说,安卓手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内置相机本身极高的功能丰富度。所以其实相机本身有许多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创作工具,但却可能被你完全忽视了。

所以在这一章节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相机中各项功能的含义,并对它们进行基本设置的选择。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这一部分我将会使用 vivo X60 Pro+ 这款手机的界面进行演示。如果你不是这个型号的安卓手机也不需要担心,绝大多数功能对于其它手机一样具有参考作用。最多的不同之可能是排列的顺序不同而已。所以你大可放心阅读,然后针对性的在自己的手机上尝试。

当我们打开 vivo X60 Pro+ 的相机界面以后,我们其实可以把整个相机的拍摄区域从屏幕下方到上方分为几个部分。

拍摄模式区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拍摄形式,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照片」,其次是「录像」,也就是视频功能。

而拍摄模式也是我们每一次拍摄最先做的一个决定。当你看到一个场景时,我们潜意识最先要进行的一个判断就是我是想要拍一张照片还是拍一段视频。

当然也可以是更为细致的类型,比如我是想要拍摄大光圈的人像效果选择人像模式,还是要拍摄弱光下的夜景效果选择夜景模式。总之,这都是我们在打开相机之前就要做好的选择。

并且选择一个拍摄模式以后,相机界面的各项设置都会针对性跟随更改。考虑到各拍摄模式需要整体知识学习后才能讲解,所以下面其它区域的讲解部分只先从「拍照」模式开始。

镜头选择区

随着手机摄影的发展,多镜头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主打摄影手机的标配。所以这一个区域就是可以让我们用来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不要小看这一部分,不同镜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拍摄效果,对于画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后面甚至会有一个针对性的章节来叙述,这里我们先按下不表,你只要知道这里可以进行不同的镜头切换即可。

在镜头区域切换一侧的是针对性的效果设置,根据拍摄模式不同也略有差异。不过总得来说,主要包含美颜效果、色彩滤镜、镜头虚化能力等等。

所谓的滤镜,代表的是画面中的色彩。

使用「肖全滤镜」拍摄

对于今天的手机用户来说,色彩滤镜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几乎成为手机最为主流的后期方式。但是现在你也可以把这种后期方式进行前置。先选好自己喜欢的滤镜,再进行拍摄。当然我知道,你可能会说,后期配不是更加自由。但是如果前期可以配滤镜,有两个好处:

1. 选择择对应的滤镜以后,手机的取景画面也会针对性的改为对应的滤镜颜色,这会极大的提高你的拍摄欲望。你会发现很多平平无奇的场景,可能就是因为滤镜的出现好看起来,让你捕捉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画面。

2. 安卓手机的滤镜系统有些不能后期追加。比如在 vivo X60 Pro+ 中,有两个我非常喜欢的滤镜,一个是肖全的黑白滤镜,一个刘雯的彩色滤镜。这两个滤镜都有着非常迷人的影调和色彩风格,但是只有在前期拍摄以后才能选择,不能在现有的照片上添加。

我猜测,可能是类似这样的滤镜,为了更好的拍摄效果,镜头的研发工程师们不是在画面上套滤镜,而是在画面中数字转为图像的过程中直接控制色彩风格。这样的好处就是,结果更加真实自然,色彩更加扎实,不虚假。

使用「法式印象」拍摄

尤其是,大家可以试着打开自己手机里有趣的黑白滤镜,比如 vivo X60 Pro+ 的黑白滤镜进行取景试试,您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黑白世界。

所谓的光效,是代表画面中的光影之感。

这一调整主要是针对人像摄影中,人物面部的光影效果。在以前人像中的肖像摄影,摄影师需要使用闪光灯布置拍摄,来营造人物面部的不同光影效果。但是现在手机的算力越来越好,手机开始模拟类似的光影效果。比如 vivo X60 Pro+ 中就包含了不同的拍摄人像光线效果:

取景框

用于画面的实时预览。虽然这里没有任何功能设置,但还是要说一句题外话。安卓手机和 iPhone 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取景是否可以所见即所得。iPhone 几乎没有任何差异,过去几年里安卓则差异巨大,尤其是很多手机品牌为了优化,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如果你真的很喜欢手机摄影,那我建议你远离类似的手机。其实这也是我自己很喜欢 vivo X60 Pro+ 的一个原因,它的取景画面和拍摄画面基本上没有太多差异。这对我拍摄构思起到了重要帮助。

功能设置区

这片区域主要针对每个拍摄模式的针对性设置,它会跟随拍摄模式而变化。

闪光灯

其实我一直认为闪光灯是很多人忽视的「宝藏功能」。

首先,闪光灯的基本功能是为了画面中光线不足时,主动进行补充。

比如下面画面中的对比:

关闭闪光灯拍摄
开启闪光灯拍摄

但随着后来闪光灯在小型相机上的普及,逐渐演绎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摄影风格。尤其是日系写真摄影师们,经常会在人像或者是生活拍摄中使用闪光灯直接拍摄。无论是我们熟知的森山大道还是荒木经惟都有着类似的拍摄使用。

所以如果你对于自己的拍摄陷入了一种瓶颈,我特别建议你可以试试开启闪光进行拍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一定是暗光的夜晚才能使用闪光,也不是只有人像才能使用闪光,而是只要是你想要给自己的作品中增添一种「光感」,都可以进行尝试。

比如下面的照片:

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相机中的闪光灯默认的曝光倾向都是为了使面中的主体更亮,所以都会有着一定的过度曝光的倾向。所以为了能够让你的拍摄成功率更好,使用闪光灯时一定要主动的降低画面的曝光。

直接闪光对于拍摄一些柔和的少女人像可能不太友好。这里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学会柔光。比如我们可以在闪光灯前罩上一些半透明的介质,甚至是白色的纸巾都可以。这样你会发现补充的光线会自然柔和一些。

如果说你是一个新手,还是不能很好的驾驭闪光灯,这里的闪光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妙用,也就是直接补光。以前在介绍 iPhone 摄影时,这里我需要让大家打开手机的手电筒,这样才能让闪光灯持续点亮,为画面补充光线。弊端是它这需要两台手机的配合,一台补光,一个拍摄。

但是在 vivo X60 Pro+ 中竟然直接提供了一个补光选项,可以直接常亮,非常贴心。不过如果你的手机没有这个选项,就需要像 iPhone 一样,可以打开手电筒进行补光。

HDR 功能

HDR 功能,基本上是如今智能手机的看家本领。很多人在一些场景中会发现几万块的相机拍摄效果甚至是没有几千块的手机效果好,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今天手机的智能 HDR 真的实在是太优秀了。

比如在下面的场景中,我们看到如果我们不开启 HDR ,画面中天空的场景是过曝的,这是因为室内外光线差别太大,相机的宽容度不够,我们只能照顾亮部或者是暗部的其中一个。

想要暗部清晰,那么亮部就会过曝。

想要亮部清晰,那么暗部就会死黑。

而开启 HDR 以后,正如下图所见:

暗部有细节,亮部很清晰。

这还不是今天的手机摄影 HDR 的全部本领,很多手机现在甚至是可以针对画面中的景物 HDR。结论就是:

放心打开使用,不需要关闭。

曝光知识远不止这些,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阐述。

AI 场景优化

先说结论,我自己是拿到手机的第一刻就会关闭安卓手机上所有所谓的「AI」优化功能。这其中的原因不完全是因为我不信任 AI,恰恰相反,今天的手机 AI 非常聪明,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很好的效果。而我之所以关闭是因为:

「我希望拍摄我想要的画面,而不是机器想要的大数据画面。」

通过前面的审美章节的阐述相信你也知道了,审美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但是所谓的 AI 美化,则是基于大多数人的喜好统计,它并不能代表你的独特审美。的确,大多数人拍摄花朵时,希望花朵更加颜色艳丽,但我可能喜欢花朵更加深沉。

所以,如果你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更好的摄影表达,就应该关掉 AI。

但我也知道,很多人的手机摄影只是为了社交网络服务,自己不想花时间后期或者是创作,那么 AI 相当于一个智能管家,帮你直接在拍摄之后做成大家喜欢的样子。

萝卜青菜,任君选择。

微距开关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安卓手机的微距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微距效果也不相同。微距镜头其实和普通镜头在设计上有差别。本文举例的 vivo X60 Pro+ 因此给设定了一开关,通过这个按钮可以直接改变镜头的物理特性,从而获得完全不同的最小对焦距离,获得完全不同的微距效果。

微距拍摄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领域。对于摄影作品,甚至是广泛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来说,陌生感是很重要的艺术特性。而微距摄影之所以独特,就是因为微距摄影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观察角度。就算是一片非常普通的树叶,在微距镜头之下也会展现出不一样的精彩。所以我经常会使用微距镜头到处拍拍,你会发现很多看似平平无奇的景物有着完全不同的观感。

使用微距模式拍摄

点按三条横线以后,我们就会进入二级菜单,在这里有四个选项:

网格线

请你一定要打开网格线,它非常重要。它既是一种你认真对待摄影的态度,也对你的拍摄过程起着重要的帮助,尤其是后面的构图章节。

而且抛开所谓的进阶构图不谈,这网格线也至少可以让你在拍摄时横平竖直,尤其是一些建筑摄影,绝对是省力且高效。因此,如果你的手机现在没有打开网格线,那么现在请你立刻马上打开手机的网格线。

倒计时

本身这项功能的出发点是方便一些合影中,拍摄人员可以有时间进入队伍,所以预留了一段时间来触发快门。但是毕竟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少数,所以这项功能很少有人使用。但是这项功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妙用,这就是:

快门线。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学习到长曝光的技法,一个重要的案例就是星空拍摄。长曝光的一个重要诀窍就是保持相机稳定,但是手机快门是需要点按屏幕,因此即使使用了稳定设备比如三脚架,还是很容易造成机身晃动。因此我们可以设定 3 秒的延时快门,这样按下快门以后,3 秒钟再触发快门,手机就会恢复稳定。

画幅选择

所谓的画幅,就是照片比例。

其实画幅的选择是跟构图相关联的,因为不同的画幅完全有着不同的构图逻辑。在 vivo X60 Pro+ 中一共提供了 4 种画幅。

1. 4:3 画幅

这是最为常见的照片画幅比例,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是统一使用这个比例。

这个画幅最大的拍摄感受就是画面最为工整,画面有着明确的延伸方向。所以大多数情况,我建议你使用 4:3 的拍摄比例。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手机的传感器比例也是 4:3 ,也就是说如果你使用 4:3 的比例进行拍摄,就会充分利用画面中的每一个像素点。而其它的画幅比例,都是在 4:3 的基础上进行裁切,因此都会有着一定的像素损失。所以这也意味着你可以在前期使用 4:3 ,通过后期裁切为其它的任意比例。

2. 全屏画幅

其实这个选项并不是从摄影创作的角度出发的,而是手机屏幕发展的附属产物。因为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里,手机进入了全面屏竞赛的阶段,很多厂商为了展现全面屏的优势,提供了整个屏幕取景的方式。我自己非常不喜欢这种取景方式,一方面画面中有很多 UI 遮挡,即使是半透明的,也很影响画面内容的获取。而且另一方面,这会放大手机曲面屏边界不清晰的缺陷,很不利于构图。

所以我的建议是,永远不要使用。

3. 16:9 画幅

16:9 的比例是视频拍摄的经典比例,所以当你使用 16:9 拍摄照片时,也会获得一种非常独特的电影质感。如果你长时间关注手机摄影的趋势,就应该还会记得,曾经某一段时间流行一个专门的软件,可以帮你照片裁切成 16:9 的同时加一句台词来装作电影截图,风靡一时。

但需要承认的是,16:9 其实本身是需要一定驾驭能力的,所以初学者建议不要尝试,也不要过度迷恋所谓的「电影感」。

4. 方形画幅

我个人是十分喜欢正方形画幅的,而且我也特别推荐入门新手使用正方形构图,因为它「相对简单」。都说摄影是减法的艺术,所以一个简单的简化方式就是「减轻布局的压力」。当我们使用正方形构图时,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把主体放到画面中间,而不需要考虑主体以外的内容。

而且正方形也更适合今天的社交网络,比如最为经典的 Instagram 就是著名的正方形图片社交网络。这也影响了几乎今天所有的图片社交网络。比如我们的微博、微信的图片方格都是正方形。所以如果你使用正方形构图拍摄就意味不会有画面的信息流失。

基本设置区

在这个区域中,所有的调整是针对整个相机的。而且基本上,只要针对性地设置一次,每次拍摄并不需要单独调整。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机型差别较大,但大部分选项重叠,只不过有机型的针对性功能。比如微云态校准,就是 vivo X60 Pro 系列专属。

所以这里我直接着重说一些通用的设置:

快门声音

很多人认为快门声音的设置是多此一举的,但是实际上,在我看来快门声音可以关闭非常重要。的确,大多数情况下拍摄时配合着快门声音是一种快感。而且我也的确承认,好听的快门声可以满足创作的仪式感。

但是创作是分类别的,如果你的创作需要不打扰,尤其是一些本身环境安静的场所拍摄,那么就一定要关闭快门声音。

比如当我要进入一些寺庙时,我是一定会关闭快门声音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一些题材的拍摄中,我们仅仅是一种观察者,如果快门声存在反而打破了这种平衡。被拍摄者可能因为快门声音,失去原有的状态。这一点在人文摄影中之至关重要,只要你消失在「无声之中」,他们才会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关掉快门声音,悄悄地坐在主体的身旁拍摄。

水印

不要在前期拍摄时打开水印。

我不知道在拍摄的照片中添加水印,是哪一个厂商带起来的,但这绝对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很多人认为增加水印会让自己的照片更加高级,我觉得很可笑。因为如果你的照片需要一个水印来提升「所谓的逼格」,那就偏离了你学习摄影的本质。

况且,前期添加水印还会给你带来技术上的麻烦。因为你会发现,水印的出现就意味着你的作品不能自如地进行二次后期构图。

因为你需要照顾水印在画面中的比重。而二次构图对于摄影后期来说,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一环。不仅是构图,调色也是一个要素。手机调色全局调整,也会让水印的颜色发生改变,让画面十分违和。

所以,关掉任何形式的水印。

如果你真的有需要增加水印,也还请后期添加,而不是在拍摄前期添加。

快门触发方式

快门的触发方式一直是我自己的一个「小趣味点」。

这也是安卓手机一些独特的乐趣。比如 vivo X60 Pro+ 就提供了触屏、语音、手掌等多种拍摄方式。这些拍摄方式本质上是用来解放你的双手进行拍摄。显然,最合适的场景依然是多人的合影,只要架起来就不需要另一个人进行主动拍摄。

但其实,这些快门的触发方式还有一个非常有用的用法这就是:

更加优雅的自拍。

很多人提到自拍可能会固化地认为某一种类型的,但是广泛的自拍其实也包含对自己的探索。这方面很多画家走在前面,比如说许多画家的自画像,例如梵高。摄影的初期也有类似的案例,比如爱德华·韦斯顿的自拍。因此我们也可以拍摄一些表达自己风格的自拍,这个时候通过「语音快门」就可以实现自行拍摄,并且还不会限制自己在画面中的全身动作。

如果你读到这里,某种意义上已经完成了一种「热身」。因为这些功能介绍和设置,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准备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能不是关键,而是辅助。

真正的核心,咱们现在开始。

03. 镜头中的镜头眼

这部分内容的表层是:

掌握不同镜头焦距的拍摄使用。

但里层是:

用不同的视角构建画面。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部相机都离不开镜头,而镜头作为相机的「眼睛」,对画面的内容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一章节中,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

焦距。

就算你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你也可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这个词。而它的具体含义是镜头的光学中心点和传感器的距离。

听不懂?没关系,你完全不需要听懂,你只要用视觉感受即可。比如下面是一组图,这四张图是使用 vivo X60 Pro+ 上四颗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你会发现同一主体,四颗镜头就是完全四种不同的感受。

超广角镜头(0.6X/等效 14mm)拍摄
广角镜头(1X/等效 23mm)拍摄
标准镜头(2X/等效 50mm)拍摄
长焦镜头(5X/等效 125mm)

焦距有一个衡量数值,一般都是 「mm」 为单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传感器面积的大小,计算方式不同,所以为了统一,摄影师们就有了一个「等效焦距」的概念。

不同等效焦距的不同效果,我们可以使用下面这张图一目了然的获得,我们会发现:

焦距越小,画面越广,拍摄得越近。

焦距越大,画面越窄,拍摄得越远。

图片来自 Nikon USA © Dave Black

不过今天的手机镜头并不会直接标注焦距,而是直接用 0.6X、 1X、2X、5X 来展现焦距的变化。但其实每一个倍数都有一个焦距对应,不过不同机型略有不同。而本文举例的 vivo X60 Pro+ 分别对应为:

14mm、23mm、50mm、125mm。

需要说明的是,镜头的焦距也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种,所以也就有了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目前来说,几乎所有的主流影像旗舰手机都是搭配「多颗定焦镜头」。这主要是因为变焦镜头必须需要一定的物理空间,在手机的空间中很难实现。

不过你可能会发现,智能手机在使用时是可以放大缩小变焦的,这其实是一种「障眼法」。目前多镜头手机的变焦都是通过「数字裁切实现」。比如 vivo X60 Pro+ 拍摄的画面如果是等效 20mm 左右大小,那它的画面实际上是 14mm 的画面裁切而成。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这解释了你在拍摄时放大画面按常规来说画质会下降,可有的时候画质却突然变好。这是因为此时镜头已经过渡到了另一颗镜头上,而不是较低焦距镜头数值的裁切。这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经验:

想要最好的画质,就不要粗暴的使用放大缩小的拖动变焦,而是直接点击画面中不同的镜头,直接切换定焦距。就算你想要放大,后期的裁切和手机内部的裁切别无二致,自己后期裁切还能更加自由。

不过焦距对于画面的影响远不住如此,我们一个一个来。

依然需要说明,这里使用 vivo X60 Pro+ 作为案例,其它手机可能略有差异。

超广角镜头(0.6X/等效焦距 14mm)

坦率地说,作为一个专业摄影师,我自己都很难说我可以驾驭超广角,尤其是 14mm 这么广的超广角。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今天智能机厂商摄影竞赛的白热化,因为提供的影像规格已经开始溢出。

不过虽然说使用超广角很难,但是当你真的能够熟练使用超广角镜头时,你会像驯服一匹野马,很有成就感和乐趣。

很多人其实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超广角的奥义在于「广」,也就是画面中拍摄的内容更多。但实际上,摄影师看中超广角的是:

夸张的透视。

比如上面超广角的图,我们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规律,这就是空间感强烈。在超广角的镜头下画面中的「近大远小」特性会非常明显。而这种非常强烈的近大远小的特性,绝对是一种少见的陌生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我们使用超广角拍摄,很容易被叫做「大片」的原因。

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比如说为什么很多照片看起来有艺术感或者是大片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不同」,甚至是「怪异的不同」。这些超常规的视觉,会让我们和照片本身突然有了距离感,也正是这个距离产生了美。

说远了,说回超广角。超广角镜头另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越是靠近画面的边缘越会拉伸,越靠近画面中心越会压缩。听到拉伸和压缩,就要敲黑板了。因为这在人像中,直接影响了身高。

比如下面这张图,我们会发现姑娘的腿非常的长,就是因为腿在画面边缘,而身体和头在画面中央。相信我,学会了这一招,每个人都是九头身美女。

而当我们了解到超广角的这些特点以后,有以下建议:

掌握三段式拍摄手法

相信你一定看过很多类似的照片,其实我现在只要是一描述,你就一定会在脑海中浮现出类似的照片。这些照片一般来说最远处都是天边的云彩或者是雪山,中间可能是森林或者是草原,而画面的最近处,也就是底部会有一些有意思的石头或者是花朵作为前景。

而这就是目前风光摄影师们最为常见的拍摄手法,三段式。比如下面这一张照片,就是最为经典的三段式拍摄手法。

由于这个拍摄手法过于常见,所以我们甚至是很多时候会称之为「风光糖水」。但是这并不一定是贬义词,因为如果大家都采用某一种形式进行拍摄,那这种形式可能就是经典。而摄影师们使用这种三段式拍摄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这就是超广角画面中要安排的内容太多了。

我们使用超广角拍摄时,会发现画面中很容易容纳许多和实际想要的画面不相关的内容。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合理的安排画面中的内容。而这种三段式的拍摄手法,则是非常合理地把画面直接分割为三个部分,这就是:

远景,中景,和近景。

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近景。但有意思的是,恰恰近景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一个。几乎所有的职业风光摄影师一半的时间是在去风景的路上,而另一半是在找近景的路上。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张图来进行一个直接的对比:

无前景
有前景

你会发现有近景的画面不仅仅是因为近景的加入多了一些层次,更重要的是还让画面中有了一种立体感。

尝试低角度

另一个非常容易造成画面冲击力的方式就是低角度使用超广角。不过这个低角度拍摄并不是超广角的专属。归根到底,这是在说摄影拍摄中角度选取的重要性。

其实有一定的经验摄影师和小白摄影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点,这就是职业摄影师从来不会「身高摄影」。这个词你可能是第一次听说,那就对了,因为这个词是我自己造的。

所谓的「身高摄影」,是说很多人拍摄的角度往往完全就是根据它的身高来决定的。大多数人遇到场景时,掏出手机直接就拍摄,所以你会发现拍摄出来的画面大致相同,毫无陌生感。但其实你只要是自己尝试更换一些自己身高以外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拍摄,你会发现就算是你生活中再普通,再常见的视角都会完全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低角度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比如下面这张图就是最好的一个案例。画面中的本来是草原上两朵再常见不过的小花,但是当我尝试更换一个角度,从下向上进行拍摄,这两朵小花不仅拥有了透过阳光的质感,你也会发现一种「它们本身努力生长的情感」。

这就是更换角度的魔力,而其实生活中,这种仅仅是通过更换视角就可以把普通的场景直接变为质感大片的角度随处都是。所以,当你使用超广角时,拿出手机以后不要着急。你先远近高低各不同地找找,也许就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角度。

尝试放大趣味点

随着今天摄影师的普及,很多摄影师的名言也逐渐开始普及起来。亚当斯的话就不说了,就连罗伯特·卡帕的「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拍得不够近」也在今天小有名气。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罗伯特·卡帕说是有一个范围的,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战地摄影师(诺曼底登陆拍摄后,胶卷损坏的就是他)。既然是战地摄影师,「胆量」就是一个摄影师的衡量要素。尤其是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长焦系统,摄影师基本上想要拍摄好的画面,自然只有贴近「真实战场」。

但话虽如此,并不是说这句话对于摄影不重要,恰恰相反,这句话正是指导我进行摄影的诸多方面。

首先客观上足够近的确可以帮你拥有全新的视觉语言,尤其是超广角。正如前面所说,因为超广角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近大远小的特点显著,所以这让超广角镜头有了一种放大镜的感觉。比如下面这张照片:

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因为被超广角放大了,所以整个画面开始变得妙趣横生起来。因此每当有人问起我超广角到底有什么拍摄秘诀的时候,我会说:

「当别人拍高时,你拍低,当比人拍远时,你拍近。」

至于什么是主观上的近,那么我就留在这摄影眼的最后一部分再说吧。

广角镜头(1X/等效焦距 23mm)

都说只听新人笑,未听旧人哭。我想现在对这句话感触最深的一定是所有安卓影像旗舰的「主镜头」。因为今天很多手机厂商几乎已经很少主动宣传主镜头的拍摄能力,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超广角或者是超长焦。这其实潜移默化也影响了很多用户自己本身的使用习惯。

至少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会发现我使用超广角和长焦拍摄的概率远高于使用 1X 广角镜头。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是我喜新厌旧,因为其实在摄影领域里,23mm 本身并不是热门焦段。它的劣势在于本身还具有一定的广角性质,画面有着强烈的透视风格,另一方面它并不是一个适合常规人像拍摄的焦距,拍摄有门槛。不过,这并不是说这个焦距不好。它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这是人文摄影中最为经典的焦段之一。

手机厂商选择这个焦段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可以让「日常拍摄主题拍摄内容覆盖更多题材」。因为在多镜头之前,我们「没得选」,需要一个什么都能拍的焦距选择,那么的确 23mm 左右是为适合的一个选择。不过并不是说,23mm 在今天多镜头的环境下没有用武之地,它依然有着它独特的优势。

最好的画质

其实在多颗镜头推出的初期,还有一个所谓的「主副镜头」的概念,虽然这一概念是完全错误的,可是今天它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是这样的概念出现,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多镜头出现的初期,其它新增焦距镜头的画质和元老级别的 23mm 焦段的调教经验相差很多。

所以这也就造成了,画质上的差距。

因此,如果你今天想要拍摄的画面需要最好的画质保证,那么只要放心的使用 1X 镜头的 23mm 镜头即可。

不夸张的广角效果

在专业相机的领域里,其实是有一个镜头焦距的大致分类的。比如说小于 35mm ,我们一般就认为是广角镜头的区间,那么显然 23mm 是包含在这个区间以内的。所以在之前我们提到的超广角所具有的特征,广角镜头一定会具备,只不过是「症状更轻」。

比如画面的边缘拉伸,画面的中央挤压特性等等。

长焦镜头(5X/等效焦距 125mm)

长焦镜头在摄影中的定义一般来说要在 85mm 及以上的焦距。大多数人对于长焦镜头的理解基本上只是局限在「拍得远」。的确,某种意义上来说长焦镜头甚至是望远镜的代名词。随着长焦数值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的距离也就更远。

但是拍得远,仅仅是长焦镜头的一个要素。对于长焦镜头,摄影师更加看重的是它相对于超广角镜头完全相反的一面。

在前面我们知道超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更广,画面中近大远小的效果更明显。那么长焦镜头其实则是完全相反的。对于长焦镜头来说:

我们拍摄的范围会很窄,与此同时,拍摄的内容更远,并且画面不会再有特别夸张的透视效果。

主动的减法

如果说超广角镜头的难处是画面中包含了一切,需要摄影师主动安排和调整,那么长焦镜头则会相对主动一些。因为长焦镜头拍摄的很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使用长焦镜头,就会主动的减去画面中的不必要组成部分。

如果你是刚刚学习摄影,或者是对于构图不熟练的新手拍摄者,那么就可以多多尝试使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比如上图,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画面中的主体是月亮。拍摄时,完全不需要考虑地面或者是其它景物。

透视与层次

我自己是非常喜欢使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的。尤其是在一些风景作品中,我甚至是爱长焦超过超广角。因为如果说超广角镜头的特点是可以让空间中的远近关系明确的话,那么长焦镜头则完全相反。它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压缩空间」,让画面中的远近关系模糊掉。

比如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的景物远近关系并不明显,好像每一个部分都是「被压瘪了一样」。

这样的视觉效果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给我们的画面带来非常明显的层次,而这种层次也就是照片中韵律和节奏的来源之一。我这样说可能有一点抽象,我还是使用一张图作为案例。

这张图是我在新疆拍摄的,当时太阳正在落上,光线正在远处的山间移动。由于使用了 vivo X60 Pro+ 长焦镜头拍摄,125mm 的焦距让整个草原景色有着非常清晰的线条。而这些线条就像是人类的骨骼,给整幅画面以筋骨。而我所说的韵律正是这些隐藏在长焦照片风景中的线。

比如我换另一张照片,如下图,我们依然可以在画面中寻找到类似的线条。

所以我自己来判断一张长焦风光照是不是美,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看画面中的「线条美不美」。而我所说的韵律和节奏正是这些曲线流动的方式。

这些优美的线条会把画面分割为不同的部分,这种风格可能很复杂也可能很简单。比如下面这张图中,我们只会看到一条线。而正是这条线把地面和天空简单地分开。这张图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当你使用非长焦镜头时却无法获得。

可能这就是我喜欢长焦镜头的原因,它非常优雅。你需要寻找画面中流动的线条,并且尝试用这些线条为画面分离出层次。

由于本篇文章并不涉及后期,但是既然已经提到了韵律和节奏。正好就在这里趁热打铁,来分享一个后期思路。还是刚才的照片,这是它后期前后的对比:

修图前
修图后

仔细观察发现,这张照片除了去除一些杂物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这就是后者显然更加凸显画面中原有的线条和光线。

这种「凸显」,就是著名的风光摄影师亚当斯所说的那句,摄影中:

前期拍摄就是谱曲,而后期就是演奏。

我在后期时,会先看整个照片的韵律到底在哪里。比如我看到画面中的各种线条非常优美,那我就强化这种优美。而方式也非常简单,让画面中线条分割的两部分对比更加明显。亮的更加亮,暗的更加暗。这种后期方式其实无处不在,几乎很多风光摄影大片都是如此。

当然了,后期的思路和理念很多,以后如果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很可能又是四万字。

不过,这也是前面审美章节的又一例证,如果你精通音乐,自然就能立刻感受到照片中的韵律。一个不算冷门的知识,风光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其实本身是一个钢琴家。

所以摄影啊,最重要的一定是摄影以外的东西。

避免晃动

超长焦镜头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在智能手机上的,归根到底是因为,长焦镜头需要的技术门槛实在是太高了。其实不仅仅是技术门槛,使用门槛也极高。因为对于长焦镜头来说,由于光学的物理特性,导致:

「长焦镜头对于防抖要求极高」。

相信很多使用长焦镜头的用户会发现,长焦镜头很容易「糊照片」。具体的原因,在后面的曝光章节中会详细阐述,但在这里你只要知道,使用长焦镜头时尽量要保证画面的稳定 。

需要强调的是,长焦镜头可不是越长越好。现在一些厂商为了「技术竞赛」,完全不顾用户的真实体验,一些超长焦,甚至是百倍变焦频出。他们对于长焦的理解的意义仅为「远」,那么看到这里你应该也知道这种远并不是长焦的奥义。过长的焦距很多时候也大大限制它的使用场景,比如焦距只要超过 150mm ,室内就完全无法使用,当然你实力雄厚,家里是几百平的大平层就当我没说。

标准镜头(2X/等效焦距 50mm)

如果要说在目前所有手机提供的镜头焦段中,哪一个适合拍摄人像,那么我一定会告诉你选择这颗 2X 的 50mm 镜头。我们前文所阐述的超广角、长焦恰好是镜头焦距的两个极端。那么 50mm 恰好是他们的中点。也就是说:

「50mm 没有夸张的透视效果,也有一个不窄不宽的拍摄范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50mm 左右的镜头也会被摄影师们称之为「标准焦距」。

而它是手机上最适合拍摄人像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一方面由于没有夸张的透视效果,可以保证人物主体不变形,另一方面这个焦距可以很好地兼顾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正在使用这个焦距的镜头拍摄人物,此时如果向前走一步,就可以拍摄人物的大肖像特写。而这样的肖像特写会着重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心理状态。

而如果你退一步,就可以拍摄人物的环境肖像。环境肖像具有更强的叙述性,可以让我们看清画面中的因果关系,更加注重的是人物的动作。

这里可以给所有苦恼给女朋友拍照片的男孩子们敲一下黑板上的重点,使用标准镜头拍摄姑娘成功率更高,更难出现一些意外状况。也算做是一个重要的「保命技能」吧。

当然标准焦距除了人像以外,静物尤其是美食静物也是很好的选择。标准焦距既不会让食物或者是杯具变形,也不需要你本身离食物过远,不方便摆盘或者是调整。既然说到美食,就分享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小技巧。大家平时出去打卡餐厅可能会需要俯拍食物,但是使用 1X 23mm 焦距时很容易出现自己手的阴影,那么如果我们使用 2X 50mm 标准焦距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样的问题。

以上,就是四颗不同镜头的一些简单总结。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常规意义上的经验,虽然打破常规这句话你可能听过很多次了,但其实本章节所阐述的「摄影眼」,最终的意义就是,寻找非寻常视角。

归根到底,所谓的摄影眼,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从技术来说,一个会拍照的摄影师,眼睛是会「自动变焦」的。当它走进一个场景,它的眼睛就会直接自动出现不同焦距的镜头在此场景中的效果。当然你也可以采用最笨的方式,直接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尝试取景。尤其是今天手机镜头的出现,更换镜头只需要通过点按画面中的按钮。而在以前,可是需要摄影师不断手动更换镜头才行。

本章节的题目叫做镜头中的摄影眼,这句话的更想强调的是不同镜头带给我们的视野感受。但决定一张照片最终视野的并不是「镜头的焦距」,而是我们「内心的眼睛」。

这就是我前面没有说完的,「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拍得不够近」中,主观的近。尤其是我们想要为我们的照片注入情感,我们就需要用心去靠近。

见天地者,即使长焦镜头也能展辽阔。

见微小者,即使广角镜头也能嗅蔷薇。

04. 明与暗

在开始这一章节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件事,这就是了解相机的结构。不过别担心,我保证讲解的相机结构是阅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读懂。

光的捕捉

今天的市场上,相机的种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你打开各种交易网站,各类相机琳琅满目。就不说各种非常细致的分类了,就说价格区间也是相当的大。从几十块到几十万,想买多贵的都有。但是即使如此,几十万块的相机和几十块的相机基本原理都完全相同。

就算是相机和手机,两种摄影的原理也相同。

这是因为摄影的本质来自于一个我们都学过的物理知识:

「小孔成像」。

是的,所有相机拍摄的画面,都是透过一个小孔,把画面映射到一个记录光线的载体中,而为了保证映射的画面不被干扰,所以所有的这一切都被放置到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中发生。

当然这样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准备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动图:

在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透光的小孔就是镜头,而密封的盒子就是机身,而对于手机来说,我们所谓的 CMOS 传感器就是记录光线的载体。

其实这个记录光线的载体材质是有演变的,在摄影诞生初期甚至是各种金属板。当然最著名的两个就是胶片和今天的光学传感器。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把光线记录下来。因为今天我们的手机都是使用数码光学传感器,所以这篇文章里就只谈谈数码曝光流程。

在开始之前,要说明的是,这里可不是跟摄影无关的理论知识。这里的描述对于你理解曝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基础。所以,这一部分千万不要跳过阅读。

所以当我们拍摄一张照片时,相机都在做什么呢?

当我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光线透过小孔进入密封的机身,然后传感器通电,此时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再被传感器记录下来。但此时记录下来的信号,仅仅是单纯的「数字」。而这些记录下来的数字,我们叫做「Raw」文件。

这个词,你可能第一次听说。但是你打开 vivo X60 Pro+ ,在专业模式里,就有一个开关按钮,打开以后,你就可以记录 Raw ,也就是这些原始的画面数据。

但 Raw 格式,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画面。我们想要真正的看到画面,我们的相机需要对这些数字进行翻译。也就是 Raw 格式变为我们常见的 JPG 以后,才是我们熟知的照片。

​但是这种「翻译」有两个问题:

1. 翻译是有风格的,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拍摄一个场景,大家的照片色彩风格不同。比如本篇文章的 vivo X 系列手机有着很强烈的类似徕卡的油画色调。而有风格,就会有喜爱。比如我自己就很反对一些品牌过度的颜色饱和。

2. 翻译是有损失的,因为 JPG 的结果是 Raw 格式的「取舍」。所以只要是 JPG 就意味信息丢失了。

不过 Raw 格式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它的存储量很大,一张就要几十M,而且它必须要后期,不然你甚至无法分享社交网络。

所以这里的建议是,大多数情况用 JPG 够了,如果你真的喜欢后期,想要后期宽容度高,那么就使用 Raw。

光的控制

说回正题,曝光。

拍完一张照片,摄影师经常会给找一个评价,比如曝光太过了,或者是曝光不够。而这里的曝光不够,或者是曝光太过了,就是在说:

进入相机的光线是否适量。

所以我们要弄清楚第一个问题:

相机是如何控制进入光线的量?

我们回顾刚才的相机原理,传感器在记录光线是需要通电的。那么可想而知,通电时间越长,光线进入的总量也就会越多。

而这个「通电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门速度」。

我们经常会在相机的参数里,看到一个「秒」,这个就是快门速度。比如下图中,快门速度就是 1/950S。

那么显然,快门速度越长,进入的光线就会越多,那么我们拍摄的画面结果就会越亮。

快门速度的跨度其实是非常大的,它可以是一瞬间,比如 1/2000S,它也可以是一段时间,比如 30S。他们之间相差有 60 万倍。那显然他们拍摄的画面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下图的快门速度是 1/5000S ,我们发现画面中所有人物的动作都被凝固了起来。

而下图的快门速度是 0.7S ,我们会发现画面中的景物,尤其是光线会形成一种轨迹。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规所说的光绘摄影,或者说慢门长曝光摄影。不过,想要拍摄这样的画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这就是需要拍摄时保持画面的稳定。只要画面晃动,就会造成画面模糊。

这就是为什么星空摄影,光绘摄影都需要三脚架的配合。

当然,影响画面明暗的不仅仅是快门速度一个参数。我们继续回到刚才的相机原理,我们知道光线最终是被「传感器」 记录的。那么显然这个传感器对于光线的感知能力,也影响着画面的明暗。

同样时间进来的光线,如果这个传感器对于光线的感知能力强,那么显然画面就会亮,而如果这个传感器对于光线的感知能力不强。那么显然画面就会暗。而这个描述出传感器感光能力的数值,就是感光度。

在胶片摄影时代,胶卷的感光度是固定的,比如 ISO 800、ISO 160 等。但是今天的数字传感器,感光值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范围。

vivo X60 Pro+ 的感光值范围是 50-3200。

可想而知,感光值越高,画面越亮,感光值越低,画面越暗。

这么一听,你可能会很兴奋,那是不是说只要我们无限控制感光度,我们就可以任何光线都能拍照。可事实我们发现我们并没有随心所欲。这是因为,今天的传感器有一个特性:

随着感光值的提升,照片的画质会极速下降。

所以,调高感光值是有一个限度范围。而这个范围远没有大家想的高,对于手机来说,我认为 1600 已经算作是上限了。

好了,了解到这里,你已经知道如何控制画面的明暗了:

1. 快门速度

2. 感光值

但其实如果你使用的是传统相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这就是光圈,但因为手机目前的光圈不可调节,所以为了减少学习压力,此处就按下不表。

当然我知道读了这么多,其实你就学了两句话:

快门速度越慢,画面越亮,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暗。

感光值越高,画面越亮,感光纸值越低,画面越暗。

但是实际上,以上的原理过程才是真正对你创作有帮助的。如果我上来就告诉你结论,你会单纯的机械记忆。

在以后的拍摄,或者是摄影学习中会遇到各种疑问。但是现在你从原理出发,这两句话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你就可以合理应用,比如现在你知道了:

我想要画面中动态的效果,我就要延长快门速度。而此时画面过亮了,那我就降低一些感光值。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些参数我懂了,可是我在手机拍摄时,从来没有见过这这些参数。

不,你见过。

打开 vivo X60 Pro+ 的专业模式,我们就会看到 ISO 感光值 和 S 所代表的快门速度。点按两个参数进行调节,感受一下是不是和我前面描述的效果一致。

光的标尺

但对于曝光来说,学会控制曝光的工具才仅仅是第一步。

而下一步,才是这一章节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到底什么样的曝光是合适的。

但这里的合适,它是由两层含义的。一个是,客观上的合适,我愿意叫做为正确的曝光。另一个是,主观上的合适,我愿意叫做美的曝光。可能比较抽象,那我直接使用一张图举例你可能就会立刻了解了:

同一场景下不同曝光

第一张图,画面整体明暗非常合适,整个画面都很细节丰富,层次丰满,显然这是正确的曝光。

但是第二张图,画面整体非常偏暗,甚至是画面中很多都是死黑一片,显然这不是正确的曝光。

可如果我问,哪两张图是美的,耐看的,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会选择第二张。

也就是说,正确的曝光并不等于美的曝光。

但这不是说正确的曝光不重要,恰恰相反,我们要先从正确的曝光开始。

今天我们的手机都是机器会自动曝光的,但是显然如果我们想要自动曝光,那么就要有一个所谓的参考。而这个所谓的参考并不是一个科学结论,而是一个通用准则,这就是:

18% 的灰色。

手机在拍摄一张照片时,机器会主动的计算调整参数,让整个画面最后获得的拍摄亮度信息混合以后为 18% 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确的曝光」。

当然,对于拍摄过程来说,我们并不需要知道这些,我们仅仅是需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场景,我们都能计算出一个对应的曝光值。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曝光值都是准确的。那么获得这个信息以后,我们就会获得一个曝光调整的法则:

快门速度(S)+ 感光值(ISO)= 确定的曝光值(EV)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加号只是关联的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加法。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在调整曝光时,如果我们目前曝光值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还想要调整快门速度时间变长,就需要再相应的调整感光值降低平衡画面的亮度。

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就是车轨摄影。

我们想要画面中车有轨迹流动,就需要快门时间延长,但是一旦延长画面就会变亮,此时就需要降低感光值来让画面变暗。所以你看,只要你从原理角度去真正了解曝光,其实曝光是非常好理解的。

但既然是通用准则,那么 18% 灰这个参考就有失效的时候。比如如果画面中的黑白比例差别较大,就容易出现曝光不准确的情况。

一个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当我们面对太阳逆光拍摄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出现人脸黑的情况。这就是因为画面中亮部白色过多,为了 18% 平衡权重,就会压低整个曝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主动去提高曝光,这就是摄影师提到的曝光补偿。

而这个曝光补偿按钮,其实你也在 vivo X60 Pro+ 的专业模式里见过,就是画面中的这个 EV。当你调整 EV 的时候,我们看到画面整体变亮或是变暗。

不过即使到这里,曝光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到底怎么样曝光好像只能凭感觉。别急,还有一个本章节最为重要的知识点,这就是曝光的真正标尺:

直方图。

我们知道画面中的像素无非就是从最暗到最亮的像素组成,最暗就是黑色,最亮就是白色。那么如果我们以亮度作为横坐标,对应亮度的像素数量作为纵坐标,就可以获得一张画面中曝光信息的「分布图」,这就是直方图。

我们其实可以直接通过下面三张不同曝光倾向的图里,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直方图类型。

三种不同倾向的曝光

那么在这三张直方图中,图二显然就是前面提到的正确曝光的直方图。因为在这个直方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绝大多数像素集中在中间画面,暗部和亮部也有对应的信息。

而图一,画面的像素都集中在左侧的暗部,自然就是曝光不足。

图三,画面中的像素都集中在右侧的亮部,自然就是曝光过度。

所以我们在拍照的时候,完全就可以通过直方图来判断曝光情况。尤其是在一些极限环境中,比如太阳强烈,你根本无法确认屏幕中曝光情况,此时就可以通过直方图了解。而这个直方图,其实很多手机的专业模式都有配备,比如 vivo X60 Pro+ 就可以在专业模式的设置中打开。

而说到这里,你就需要知道一个词了,这个词就是「影调」。

光的高低

显然,所谓的影调这个「调」字,和我前面所说的韵律是一样的,依然是借鉴于音乐。就算我不是一个懂音乐的人一说调子,我也知道「低调」或者是「高调」一说。那其实所谓的影调也是如此,我们上述举例的曝光不足的这张图,就是典型的低调作品。

那么什么是高调作品呢,比如下面这一张:

而所谓的高中低调作品它们对应的直方图,如图: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直方图就是曝光的指南针,因为它可以直接用直观的方式给我们展示影调。而至于选择哪一种影调,就是我们自己来决定的。

讲到这里,也是时候总结了。而这里的总结也很简单,现在你只要打开你的手机中的专业模式,比如我手里的 vivo X60 Pro+,在这个界面里:

  • EV:调整曝光倾向
  • ISO:感光值,数值越大,画面越亮,但是画质降低,反之亦然。
  • S:快门速度,时间越长,画面越亮,但是画面中的物体会有拖影,反之亦然。
  • WB:白平衡,之前虽然没有提到,但是用起来也很简单,你只要知道可以让颜色变冷或者是变暖即可。
  • AF:对焦模式切换,后面会有章节讲到。
  • Raw:曝光的原始信息格式,后期空间大,但是一定要后期,而且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
  • 直方图:曝光的参考标尺,可以让自己了解画面的曝光情况,并且配合拍摄对应的影调。

曝光知识是整个摄影知识的基础,不过好在它至少具有一定逻辑,甚至是有迹可循。但是对于曝光的理解,往往是摄影师作品风格的基础。比如,一些清新系人像,他们的直方图都是高调的直方图。所以这部分知识,如果你一次没有弄懂,一定多阅读,多尝试。

只有深刻了解曝光,才能真正的绘制光线。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刚开始学习摄影时,对于光线并不敏感。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建议,这就是你可以先从黑白摄影开始。因为黑白摄影就是纯粹的亮度信息,我们就是要通过控制画面的明暗来展示内容。所以对于曝光的选择,就决定了一张作品的与众不同。其实关于影调,还有「长和短」的概念,这里篇幅的问题,就算留给你的课后作业,但请一定要去了解,一定收获颇丰。

不过虽然现在你已经学会了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拍照,调整参数控制画面的明暗,但也不意味着每一张照片都需要使用手动模式拍摄。其实恰恰相反,手动模式一般都是特殊场景,比如星空、光绘场景中使用。而大多数生活中场景我们完全可以信任手机自己的自动曝光。不过这种信任是有限的,我们依然需要对手机自动的曝光结果进行控制。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点按手机的拍摄界面不同位置,来干预曝光。比如点击画面中较亮的地方,整个画面就会变暗。点击画面中较暗的地方,整个画面就会变亮。或者我们可以在点按画面以后,调节曝光滑杆来进行调节。而这种方式也是最常见的控制曝光的方式,几乎所有本文出现的照片都是使用这种曝光方式来拍摄。

我自己的一个习惯就是点按画面以后,略微压低一点曝光。不要小看这个操作,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操作会对你照片的质感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因为目前所有的手机出发点还是记录,所以它的曝光倾向都是为了保证信息充足而尽可能的亮。但这会缺少影调,甚至是让颜色失真。

不信,你现在打开手机,自动拍摄一张照片,然后再手动调节降低一点曝光进行拍摄。你会发现两张照片的影调、细腻度、色彩感,完全不一致。

每一次按下快门,其实都是对「光」进行一次捕捉。当你真的可以掌握曝光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你的画布。记住:

「从来没有什么正确的曝光,有的只有你心里想要的曝光。」

05. 虚与实

这一章节我们将会聚焦在一件事上,这就是「对焦」。

说到对焦,对于一些手机用户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对于很多相机用户来说是再熟悉不过,因为所有的专业相机,对焦都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参数。但这不是说手机不需要对焦,而是手机一方面因为传感器面积小,所以景深比较深,另一方面如今的数码相机自动对焦能力很强,所以感知不明显。

但是随着手机硬件规格的提高,尤其是这几年手机的传感器面积越来越大,我们的手机也开始出现浅景深效果。比如本文中举例的 vivo X60 Pro+ 甚至是有接近一英寸的传感器面积,眼看就和卡片机的传感器大小一致了。

所以掌握对焦,就成为了今天很多手机摄影用户的分水岭。因为如果你能够了解景深原理,并加以利用,就能够拍摄出所谓的「相机氛围」。

不过说到这里,你可能对景深这个词还非常陌生。但如果我换另外一个说法,你就懂了,这就是「虚化」。虚化就是景深变化的一个结果。不过为了让你更好的控制虚化,我们需要先从景深的具体概念开始。

景深

由于照片是二维的,但实际真实世界是三维的。假设我们的照片是二维坐标的 XY,所以当我们看到画面中有清晰,有模糊的时候会觉得清晰和模糊是在 XY 中选择。但其实,照片的清晰和模糊范围是在 Z 轴上进行选择,看图: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景深其实就是一个清晰的范围。而相机所谓的对焦过程,就是把你想要拍摄的主体放置到这个清晰的范围中。

这个清晰的范围越短,我们就叫做浅景深,那么背景的模糊虚化也就会越明显。清晰的范围越长,我们叫做深景深,那么背景的模糊虚化越不明显。

那么影响景深的范围(即 L 的长短)有哪些因素呢?

1. 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但目前主流手机的镜头光圈不可以修改,前文已经提到。

2. 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等效 50mm 或者是等效 125mm 的两颗长焦镜头更适合拍摄人像,因为虚化好。

3. 对焦距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焦越近,景深越小。

4. 相机的传感器面积大小。传感器越大,景深越小,虚化越明显。

在这几个因素中,摄影师可以调整的因素就是焦距和对焦距离。所以我们想要照片中实现虚化的效果,就可以从这两处下手。

比如让镜头尽可能的接近被摄主体。

最为经典的一个例子自然是拍摄树叶和花朵。如果我们离树叶和花朵比较远,那么画面很杂乱,但是当我们逐渐靠近,不仅可以拍摄到树叶的细节,树叶以外的背景还有非常好看的虚化光斑效果。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任何镜头由于物理法则,都有一个限制,这就是你不可能完全贴近物体对焦,任何镜头都会有「最小对焦距离」。

当然,这种最小对焦距离可以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来更缩短,比如 vivo X60 Pro+ 的微距模式,就是让最小对焦距离变短,从而实现微距效果。

另一个获得虚化的方式就是使用长焦镜头。比如我们看使用 vivo X60 Pro+ 等效 50mm 焦距的镜头拍摄时镜头焦外非常明显。这非常有利于简化画面的同时,突出画面中的人物主体。

以上两种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不错的虚化效果,但对比相机的虚化效果还相差甚远。尤其是相机中大光圈镜头迷人的虚化焦外,往往决定了人像作品的质感。不过我也多次提到,手机的光圈不可以调整,所以我们也就无法获得这种效果。

但人像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则。

人像模式

虽然手机物理上无法实现大光圈虚化,但是我们可以「计算虚化」。而随着这几年手机摄影计算能力的进步,甚至是大多数情况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虚化。即使还算作是有一定摄影经验的我自己,乍一看有时候也很难分辨两张照片是手机拍的还是相机拍的。

但是前提是,我们要学会利用人像模式。

1. 人像模式的虚化是可以调节的

虽然目前手机的人像模式抠像算法已经非常准确,但是有件事依然需要我们自己做主,这就是虚化的程度。这就像是专业相机调整光圈一样,虚化程度需要我们自己控制。

比如在 vivo X60 Pro+ 的人像模式中,我们是直接可以选择不同的光圈数值,实现不同的虚化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调整需要我们在前期就做好决定,拍摄后无法更改。

2. 要自然,就要合理

虽然是算法模拟的,但是想要手机的人像模式真实自然,其实依然需要遵循物理虚化的原理。比如我经常看到一些虚化明显的作品都是半身人像居多,很少有全身人像。这是因为想要全身人像,就意味着摄影师离拍摄主体相对较远,根据前面的原理可知,景深自然深,虚化不明显。

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人像模式拍摄全身照,如果虚化很猛烈,就会显得照片很假。

再举一例。

很多人在拍照的时候,背景非常单一,比如是一面白墙。那么此时人像虚化,自然不够明显,因为这种场景即使是最大光圈的专业相机拍摄也不会好看,因为没有「虚化」的深度。所以想要好看的虚化建议就是:

「尽可能的人物远离背景,或者是背景有着丰富的光源形成光斑。」

3. 人像模式,也可以拍「东西」

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很多人觉得人像模式只能拍人像。但是实际上,今天的虚化算法早就是一个综合技术,不仅仅可以用来拍摄人像,用来拍摄美食、静物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这些主体使用人像模式最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极大的简化画面,突出主体。

4. 学会「玩转」焦外

这一点其实特别有趣,因为这也是手机摄影和传统相机最大的不同,因为算法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比如其实不同镜头的焦外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摄影师会买不同的镜头,因为它们焦外的味道不一样。尤其是一些老镜头,因为做工的问题,会让焦外有一定的特点,而这种特点会成为一种风格。比如蔡司的 Biotar 镜头,就会有一种有意思的焦外旋转。

以前如果你想要获得这种效果,就需要找到对应的镜头,但因为今天是算法模拟,所以我们可以直接从算法入手,获得这种效果。

比如 vivo X60 Pro+ 中就可以直接选择这种 Biotar 的焦外风格。我自己是非常喜欢在人像模式中选择这种模式,因为这种焦外会有一种很独特的柔美感,特别适合一种温柔调性的人像拍摄。以前这种效果在 iPhone 上需要软件来实现,但是现在安卓手机厂商也注意到了这种独特美学,开始内置在相机之中。

手动控制对焦

说了效果以后,我们就要说说具体的操作。其实对于手机摄影来说,对焦操作是非常简单的,和曝光一样,我们可以:

想要哪里清晰,就点哪里。

而所谓的这个清晰,就是我们所说的把画面中的内容放置到景深范围里。不过虽然很多时候自动对焦反应已经足够迅速,但是还是会出现难对焦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弱光环境下。所以此时我们就可以选择手动对焦,而手动对焦的按钮就在专业模式里。

只要我们点击专业模式的「AF」,就可以对焦模式进行切换。

  • AF:自动对焦
  • MF:手动对焦

开启手动对焦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画面滑杆调整画面中的清晰范围。最左侧就是最小对焦距离,而最右侧就是无限远。

最好的一个实际使用场景案例就是在夜景星空拍摄中。由于夜空弱光,手机很难曝光,所以我们就可以直接手动调整曝光到右侧无限远按下快门即可,免去了「拉风箱」的对焦过程。

当然,手动对焦的意义远不止于如此。手动对焦的出现可以让我们自如控制画面中的虚实。因为并不是只有「清晰锐利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其实反而有些照片中,模糊带来的朦胧美更是有一番滋味。比如下图:

而想要拍摄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我们更改观察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更换照片中的虚实试一试,也许会有完全不同的发现。

其实这也是摄影学习给予我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的,尤其是对于艺术表达来说更是如此。并不是正确的曝光就是美的曝光,并不是清晰的对焦就是美的对焦。

很多时候,它会恰恰相反,尝试换一个角度思考记录,会是一个不一样的视界。

06. 构图的美

构图是这篇文章最后一个章节了,而显然这也会是整篇文章中最为艰难的一个章节,因为它真的非常抽象。之前的章节,至少每一项内容我们的手机中都会有对应的功能,也就是会有对应的抓手,让你可以操作。

而这一章节的构图,却是只有靠自己的想象力实践。

但是在构图之前,我特别想要问问你,你是否了解构图的真正含义。我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发现对于构图很多人竟然仅仅是停留在「形式美」。大多数人只是粗浅的在潜意识里有一个印象,「这样的构图是好看的」。但是至于为什么会好看,则全然不知。

比如,构图最为经典的三分法,今天已经是人尽皆知,但是三分法为什么是一种有效的构图方式却很难描述。这其实是很多人构图学习的重要误区。因为这会带来一个许多入门摄影师常见的问题:

「我这种构图对不对?」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重要,而是只要你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构图。因此,我现在希望你做一件事,这就是忘记所有你在社交网络上学习的所谓「构图法则」。尤其是那些几分钟让你学构图的内容,我恳请你先放下构图的包袱,我们先来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什么是好照片?」

我们总是希望拍摄好照片,但却没有花时间去总结。其实随着你照片的阅读量逐渐提升,好照片其实都是有着很明确的共性,而如果你可以真正抓住这种共性,那你会发现自己的摄影水平似乎在一夜之间提高了。不过我也知道,你可能会说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待照片的感受不同。你可能说它颜色好,你可能说它光线好等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本质,其实真正的本质,早就已经写在教科书上了。

在可能是全球最为流行的摄影教程书籍《纽约摄影学院》中,在书籍的开篇第一章就已经总结了一张好照片的三个要素,时至今日,我依然对这三句话牢记在心:

1.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被称之为题材)。

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体;

3. 一幅好照片必须简洁。

你会发现,仅仅是短短的几十字,却精准描述了好照片的定义。你现在可以回想任何一张你心里的好照片,是不是都满足这三个要素。

我们现在逐条回顾这三个要素:

首先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或者是其实也可以是主体。归根到底,就是在说你的这张照片本身至少要聚焦在「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品」上。这是我们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做的思考。我经常看到很多人拍了很多照片,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方式就是,你现在可以翻看一些照片,看看其中照片哪些你能明确的回想起自己在拍摄什么,而哪些即使现在的你自己也完全不知道拍摄的是什么。

所以,每次按下快门,一定要问问自己,我在拍什么。

而确定了拍什么以后,我们就要清楚「怎么拍」。第二句话已经给出了非常明显的答案:

「引导注意力」。

而这 5 个字,就是构图的意义,或者是说就是构图的根本目的。我们可以随便列举一种构图方式,比如我们刚刚所说的三分法。为什么我们要把人物放置在画面中的三分之一处,这是因为有数据显示,当我们观看照片时,我们的视觉第一落点往往是三分之一附近。

也就是说,三分法的最终目的是寻找你注意力的第一落点。

而第三句话,一幅好照片必须简洁,本质要做的也是「不要分散注意力」。

到这里,我们发现一张好照片的三要素中,有两个都是主要由构图来完成。这也在某种意义上,证明的构图的重要性。而归根到底,所谓的构图,就是让照片的阅读者看到你想要传达的「主题」。

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我这个构图对不对」错在哪里了,因为对于任何一张照片,只要是能够做到上述两条的选择都是合适的构图。

「引导注意力」说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实践起来却是难度极高。而构图这件事几乎是所有摄影在使用整个摄影生涯为之实践和不断探索。甚至是,它奠定了很多著名摄影师的风格。不过别担心,好在构图上手也非常简单,只要你能读到这里,并且循序渐进地实践,有明显进步并不难。

不过在具体开始构图法则开始之前,我依然想要特别强调,不要死记硬背,要尝试从底层的逻辑去了解。

基础构图

所谓的基础构图本质,就是画面中元素的摆放。想象一下,我们的照片无非就是一个二维形状的空间筛选。比如下面这张图中,白色的范围就是画面的取景范围。而基础构图就是把画面中的元素安排在这个区域内。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人物,就叫他张三吧,它的大致形状可以抽象为一个圆形和连接一个长方形。

那么我们拍摄张三时,构图就是安排他在画面中的内容。比如我们可以只让张三露出一个头:

一般来说,显然如果这是张三男朋友拍摄的照片,张三的男朋友肯定已经被「狂徒」制裁了。

所以其实不真正拍照你也可以练习构图,因为你现在就可以直接给张三想出很多构图,比如:

而这种构图方式,就是要学的基础构图,归根到底,就是主体的摆放。而以下提到的方式,无非就是摆放的规则。

三分法

这绝对是最为流行的构图方式,流行到,今天几乎甚至是在一些景区里大多数游客都已经知道:

「拍照不要站中间,要往一侧站一点。」

这种构图方式其实已经越来越被熟知。在前面的设置环节中,我提到了一定要打开网格线,因为网格线本身就是帮你划好的三分线。而在这个划好的三分线上,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一共「四根线」和「四个点」。

所以,只要把画面按照这样的风格方式摆布,就是最直接的构图。

比如我们直接把张三放到右侧的线一侧,同时把张三的眼睛放在右上侧的交点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最为简单直接的构图方式。这样的构图方式在人像摄影中比比皆是,比如下图:

其实三分法并不难,难在如何快速找到三条线和焦点。比如风景摄影师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就是天际线的摆布位置。而如果你打开了参考线,这就不是一个难题。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再强调打开参考线,它真的很重要。

黄金螺线

黄金螺线法则其实来自于绘画,相信这条螺旋线你可能已经或多或少的看过。人们认为在这个螺旋风分割线上的人或者物,更能被视觉看到,或者说看起来更美。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黄金螺旋线并不是所有的构图比例都适用。归根到底,它是在构图比例为 16:9 的画幅中才是最正确的计算结果。所以想要使用黄金螺旋线构图,最好先选择画面的内容是 16:9。不过日常生活中,很难严谨,其实大致归结为三分法也基本不差。

居中构图

三分法的熟知,可能让我们反而忽视了居中构图。

比如我们再次请出张三,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把它放到画面中央,虽然整个画面很呆板,并不灵活。

但是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端庄,正式。

而这也是居中构图的最大好处。

因此在一些非常严肃的人像摄影中,居中法几乎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这也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构图方式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优劣或者是高级。而是需要拍摄者,需要根据题材进行一个非常主动的选择。所以并不是居中构图不好,只是它需要合适的场景。

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基本上最常见的有两种构图分支,一个是:

1. 镜面构图

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出现的镜面,并利用场景的反射往往可以拍摄非常多有趣的画面。而且其实除了常规的镜子以外,有很多生活中随处可得的简单物品都可以是合适的镜面,比如我们的手机屏幕就是。把一台手机的屏幕放置在手机镜头的底部附近,你就会发现一个纯天然的镜面。

水面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镜面构图的辅助。尤其是一些湖泊,海洋等等。只要我们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光线场景,我们都可以让天空中的景色映入水幕。而且其实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一些场景中,如果本身没有水面我们也可以制造水面,比如在夜晚拍摄时,如果是晴天无水的街面,可能只要稍稍一点的水倒在地面上,就可以拍摄出很不错的镜面灯光反射。

这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技巧就是手机镜头一定要低,尽可能的接近地面。

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雨天拍照反而效果更好,因为下雨以后地面上会有很多水面,这些水面镜像出来的光线会让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2. 元素构图

元素对称并没有镜面对称这么直接,因为镜面对称是光线的基本原理,是肉眼可见的。而接下来的元素对称则需要一点想象力。比如我们再次请回我们的张三同学,在下面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张三同学站在画面的一侧,而另一侧又站了另一个李四同学。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在张三李四之间划一条线,我们发现张三李四恰好处在对称的点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元素对称。

如果要说元素对称最了不起的还是要属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韦斯安德森。单单说他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你一定要听说过《布达佩斯大饭店》。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随处可见类似的元素对称,比如下面的截图:

《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照

这样的构图方式,会让整个画面具有设计感和视觉美感。而韦斯安德森对于这种构图方式的执念,也让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而这里也给我们两个很重要的启示:

1. 构图方式很多,如果不知道怎么构图选择,不如先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构图方式,不断尝试,届时自然相通。

2. 多看好电影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和高效的构图方式。电影中的用光和构图都经过非常细致的考量,而且相比照片不同,很多电影还要考虑动态的光影和构图,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看电影的时候,稍微观察一下,很快就能感受到进步。

引导线构图

当然对于一张摄影作品来说,很多时候画面中不仅仅有这形状,还是线。最为常见的线自然是河流或者是山川的流动。

而画面中只要是出现流动的线,就会对照片读者的视线有着非常直接的引导作用。所以这也引申出风光摄影另一个非常经典的公式,我管它叫做「山下的河流」。

比如最经典的亚当斯的这一张照片:

The Tetons and the Snake River,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安塞尔·亚当斯作品)

在这张中,我们的视线一开始一定会聚焦在这条河流上,然后我们会随着河流的移动方向,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山脉,而其实对于这张作品而言,最终的主角正是远处的山脉。

而使用线条引导画面历史上还有更为经典的一张作品,如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

上图中,正是因为楼梯的引导线存在,给观众一个非常重要的错觉,会让我们觉得似乎骑自行车的人实际上是从楼梯上下来的。但无论是从哪里下来的,引导线的存在立刻就会让我们的视觉焦点停留在骑自行车的人上。所以下次,当你的画面中,出现线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加以利用,想一想,你可以让它的视线引导到哪里。

进阶构图

在进阶构图开始之前,我还是需要进行再一次的强调,「引导注意力」。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构图,无论多么抽象,多么难以理解,归根到底你要知道它的目的就是一种「注意力管理」。

利用前景

其实在摄影眼的部分,在超广角的部分我们已经描述过前景的作品,但是当时仅仅是局限在风光摄影。但是实际上,在各类题材中,前景都是非常好的拍摄手法。

前景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简化画面,因为它的遮挡可以让画面中一些分散注意力的部分直接去除。但更重要的是,前景的构图,可以让照片从「二维」跳脱为「三维」。

因为大多数照片都是主体和背景构成,画面中只有两层。但是由于前景的出现,画面直接变为了「前、中、后」三层,具有更强的立体感。

寻找画框

不过要说到吸引注意力,那么我想没有任何一种构图方式比框式构图更为直接。道理也很简单,如果给你一页文字,让你在这个文字中标出重点,那么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

画个圈。

是的,所谓的画框构图就有这样类似的作用,比如下面这张图,由于窗框的存在,我们可以直接可以聚焦在模特身上,而显然这就是画面的主体。

更为高级的是,这种框选不仅仅是吸引注意力,它同时还能够让画面中立刻有了「画里画外」两个世界,尤其是一些在交通工具内拍摄的场景更是如此。它不仅仅在客观上明确的告诉你照片内的空间关系,同时很多时候也可以成为一种内在隐含,让人对拍摄者和窗外世界的联系有诸多遐想。

因此,多多观察生活中这些「已经画好的圈」。

控制明暗

严格意义上,明暗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算作是一种曝光的手法。但是这些年来,明暗的反差手法也的确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而自从彩色摄影出现以来,也的确有不少的大师以这种手法见长。

在这里,所谓的明暗含义是通过画面中过度曝光,或者是过度欠曝,让画面中出现大面积的白色或者是黑色,或者是黑白两色为主。此时一般出现在画面中的人物很容易成为没有信息的剪影。

但这也是我认为明暗控制方式应该算作构图的原因,因为这种方式大大去掉了画面中的干扰信息,让画面十分简洁。

传达质感

这可能是最为抽象的构图方式,但是其实果你还对汉语中「移觉和通感」这种修辞手法有记忆,那么其实二者是完全相同的。

在汉语中,所谓的移觉或通感是说:

用形象的语言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觉相通,相互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和深化诗文意境的效果。

而在摄影中,我们如何通过视觉的方式,让读者其它的感光也有所感触,就是「质感构图」的作用。

比如下图:

这是一张我们在魔鬼城里拍摄的沙地,这张图中,拍摄时摄影师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就是通过寻找角度让沙子的颗粒更加明显,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当读者看到画面时,立刻能够想到自己的手对于沙子的触感。

也就是说,拍照虽然是视觉艺术,但是我们是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让我们的其它感官获得反馈。一个最简单直接的例子就是美食摄影中,很多飘散的烟雾就是「嗅觉的可视化」。

而这就是所谓的质感构图。

读到这里,相信你对构图已经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我最后唯一还能再分享的就是我自己的构图学习历程。从我的经验来看,构图会有一个:

「从无到有,然后从有到无的过程」。

所谓从无到有,就是正在阅读本文的各位,现在你已经了解到了很多构图方式,心里已经有了构图这件事。我相信聪明的你,现在拿起手机想要拍照,第一件事就是下意识构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很少再会注意构图这件事,但是你的作品却在潜移默化中悄悄的完成构图。这就是从有到无。

但这还不是结束,而我也正在处于这一阶段,这就是「演绎自己的构图」。比如韦斯·安德森的对称构图,Alex Webb 的复杂构图等等等。

所以,不仅是你,包括我自己到今天都是构图学习的学生,我们一起要走的路还有很远,毕竟学习怎么会有尽头。

写在最后

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可以读到这里。

毕竟这是一篇最终定格在 30000 字的文章,匀速阅读到这里至少需要接近 100 分钟。100 分钟看似不长,仅仅是一部电影的跨度。但是人生苦短,你能拿出生命中的 100 分钟和我一起在摄影的旅程中一起冒险,我深感荣幸。

所以如果你真的读到这里,我很希望你可以大方地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感受,让我知道过去我两个月的努力和付出真的对你有帮助,这对我很重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按照惯例我需要在这里感谢本篇文章付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他们是:

  • 本文中大量插图的拍摄者,厉害的手机摄影师也是我的挚友 Jamie-hua
  • 本文的编辑 nerd_du
  • 我们团队的支撑力量,批预算的制片人 Irene

当然,还有本文的每一位读者。

不过我想作为一篇分享,最好的致谢是「倾其所有」。思来想去,在技术上这篇文章已经倾囊相授,我还能说给你听的,只有我在摄影学习中的教训和经验,我就用它来做为本文的结尾吧。

1. 没有终点。当你走上摄影这条路,就意味着终生学习,不仅仅是随着时代进步的技术,还有人生的经历。最后决定你照片厚度的,不是照片的数量,而是人生的阅历。

2. 保持谦逊。无论何时都不要说「已经拍得够好了」,多去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拍什么。我深知自身能力有限,所以今日所叙,应该是你摄影的起点,而不是重点。

3. 学会享受。纠结自己拍得好不好,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就好。重要的是,要学会找到摄影的乐趣,希望你有一天能做到对着自己拍摄的照片说出:「今天拍了这么多了,已经很好了,我很满足。」

好了,列车终究要到站,期待在摄影学习的路上,与各位再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