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劳动节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说的是旧时农民劳作的辛苦。而今,有一个职业比农民更辛苦,那就是“农民工”。

民以食为天,按照这个逻辑,农民算是广大民众真正的衣食父母。衣食父母加上工人老大哥,这双重身份,农民工的地位值得仰视。

可现实呢?大批农民候鸟一般远离故土,拜别高堂妻儿来到城市,在城市建设第一线流汗流血。荒芜的开发地有他们矫健的足迹;繁华的街头有他们被太阳焦灼的面庞;城市的上空,有他们鸟一样的身影……

当他们在城市的高空作从事高危作业,整个城市都在他们脚下,而他们,被生活踩在脚下-----除了作业地点高,什么都不高。

挤地铁、坐公交,有人嫌弃他们行李多,衣衫邋遢;找对象谈恋爱,女方嫌弃他们工作不体面且没稳定收入;婚后常年的分居,又容易产生婚姻危机……

这些都不算什么,最痛苦的,还是人尽皆知的讨薪难。每年都有离奇讨薪新闻,每年都有多少人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他们没有社保没有节假日,没有产假婚嫁,所有的法定假日都与他们无关,工期紧了日夜加班,接不上了无限期停产。他们处于两个极端,要么累得要死,可是脸上挂着坦然的笑,眼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希望;要么闲得要死,每日的伙食是最大消费。

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活,他们普遍文化不高,不懂孔孟不读唐宋,聚集一起看片片是性压抑的一种娱乐和释放;也有人走进城市的烟花巷,用数日血汗钱换取片刻快感的,穿起裤子的刹那,悔意顿生却保不准下次再来。还有一种聚众赌博,金额不等,有小打小闹消磨时间的,输赢一顿酒钱,赢了请客;也有控住不住诱惑越玩越大的,尤其年根岁底工资在望时,输掉半年辛苦钱的不乏其人。随后而来的家庭婚姻问题如何处理,真的是替他担忧了。

曾经看过两幅关于农民工的图片:

画外音:我在这里很好,吃得好穿得好,住的大楼很漂亮……

画外音:我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

图一生动展现了大多数农民工的心态------报喜不报忧。在远离家乡的城市,他们在城市的夹缝里生存,忍受着水土不服饮食习惯的差异带来的不适,做着最累最危险的事,穿着脏兮兮的旧衣服,但是他们会定期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虚构一片美好的城市生活。但实际上呢?我熟悉的农民工里,有舍不得下饭店吃一碗水饺的真实事情。

和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相比,他们真实,坦荡,有责任心-----很男人。

图二展示的是一个心有柔情卑微无奈的农民工。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农民工的情感、他们的生理需求有谁关注?有夫妻两个一起的,肮脏的集体宿舍,男人的脚丫子味混合各种饭食味,一溜儿上下铺围起一块布帘就是鸳鸯床,鬼子进村般悄悄地干活,还可能有孤枕难眠的忍受着煎熬在装睡。第二天或许成为大伙逗乐的素材,女人也只能红着脸不带急眼的。也有那荷尔蒙膨胀却舍不得花钱也不愿对不起老婆的主,释放的方式是走近烟花巷,看一看站街女白皙的大腿深深的乳沟,在她们热情招呼中获得一种阿Q式的满足。当然,一下子把持不住,被卖淫女掏光兜子也不稀奇,甚至做了霸王兜里没钱被打个死去活来七窍流血也不是没有。

无论是集体宿舍的草草行事,还是对站街女的意淫抑或是有钱没钱的释放,对于性生活这一块,农民工做不起男人。而那些混迹于男人堆里的女人,时尚潮流与她们无关,小资小情调与她们无关,她们的生活,只有家里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赡养费。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说的是养蚕人穿不起昂贵的衣衫;这句话套用在农民工身上同样合适------他们盖起了无数的高楼大厦,自己却蜗居在旧时老屋;他们铺了绵延不绝的高速公路,却开不起一辆低档轿车。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却不懂教育孩子,常听的就是“不好好念书就跟我去工地”,--------去工地是辛苦是不易是逼不得已的选择。而下代们却因为种种现实的原因,同一个目标,却比其他人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劳动节,不仅仅是一个假期而已,是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关注。希望更多人关注农民工,比如开辟几个小小鸳鸯房供家属来访者或农民工夫妻独处;比如更大力度地惩治老赖,让讨薪难不再发生;农民工从事高危作业,怎样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个值得注重的问题。

这个五一,为没有假日的劳动者说几句,打住。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