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谋略性质札记
阅读《资治通鉴》遍数越多,越能感受到这部书的伟大!我的阅读建议是——
别背着压力去读,那样是读不完的,就当做消遣的小说吧!
前三遍最难,掌握了文言文的表述方式,就是阅读一本白话文的故事集而已。
我说自己读了20遍《资治通鉴》,竟然让很多人以为我在吹牛。
我只能“呵呵”了,这本书在我读起来,是很容易入迷的,在2019年疫情,到2020疫情隔离期间,我一天可以读20卷,想想一部《资治通鉴》一共才294卷而已,读一遍不不费太久吧!这有什么做不到的。
阅读《资治通鉴》这件事儿,根本没有那样难,只要坚持读了三遍到五遍,会理解我说读了20遍《资治通鉴》是不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的目标是有生之年,读个100遍!做到书读百遍,尤其今天电子书时代,读书不受环境影响,比古人学习方法更便捷,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而后,我可能会围绕《资治通鉴》开一系列的讲座,结合股权架构设计,股权合伙计划,战略设计,组织管理,资本市场人性等。 以下是这些年随便写的一些阅读札记…请阅者一起讨论。
忍耐是我发现那些顶级人物谋略的基础!
1.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表现你的情绪(刻意练习刘备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2.永远不要去指责批评抱怨他人(刻意练习诸葛亮不管什么情况下,依然坚定执行最初的战略!)
3.别人都在适度的窥视探测你的语言,细节和情绪(注意司马懿用什么方法躲开了曹操的防御?并成功获得曹丕的相信!)
4.不论遇到多大事情都不能表现得一惊一乍(学习谢安面对苻坚八十万大军来范的镇定自若)
5.做任何决定,说任何话之前,都让自己缓一缓(这是司马懿经常玩的策略!)
6.面对暴怒的人,以静制动永远是上上策(李世民同时成功灭掉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核心法门!)
7.没有人会真正同情你的遭遇,只会把你的遭遇当做笑料去谈(刘备不管如何拍大腿的肥肉,哭诉自己一事无成,不会赢得刘表同情,刘备应该想办法把腿上肥肉瘦下去,才是正道!)
8.读历史就是读人性,人性总有变化,变化背后只有阴阳(历史上那一个人,获取成功不是研究历史的,唐代有瓦岗英雄李密,五华乱华有奴隶出身的石勒,都是深察历史的人!)
9.获取他人好感最好的方法,就是真诚的尊重他人(刘备会哭,合适时机去哭,就是最难的本事)
10.商业上,工作上,失去人心,不管多大能力,都会遭遇失败(灭掉唐朝的朱温,之所以成而又败,被自己儿子弄死了,就是因为人心惶惶,全部凋零)
毛主席一度强调忍耐的重要性
11.人性检讨的方向,永远是检讨他人的短处,默默认同自己的长处(庞涓临死时,也不自我反省,反而说,成就了孙膑的名声,其实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这个德行!)
12.真正的检讨,是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外围的变化和自己都有关,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做对了什么?(萧何的伟大就在于关键时刻告诉刘邦,百战百败,必须在四川暂时休养生息!检讨自己,要比归罪环境和他人有更多机会!)
13.慎言节语,是最大的智慧(三国的贾诩,从生到死,活了七十来岁,就是遵守不乱讲话,一讲话,就击中要害的本事)
14.与人沟通最核心的不是说,而是真正的去倾听,倾听是需要修炼的(苻坚大胆相信王猛,因为王猛的沟通总是可以发动苻坚!仔细研究,王猛和苻坚的沟通,王猛问的比说的多。)
15.倾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最好的方法,是问一些有关的问题,而不是滔滔不绝,讲一堆自己认为正确的话(诸葛亮下山之前,先问刘备:“敢问,将军之志?”人才跟随的是更大的梦想。)
16.沟通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多观察,多思考,多倾听,少说话,多问话,给有价值的建议(鬼谷子的两个弟子,苏秦张仪在说服每个君主之前,早就把观察到,思考到的一切形成了上策,中策,下策)
17.和他人沟通,尽量不否定对方,哪怕是错的,更不要传递丝毫的情绪上的不满(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差点杀掉魏征,李世民这样喜欢听反对意见的人,也有这样的情绪反应,何况一般人的德行了!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欢听到顺心的话,根本没变过,能听反对意见的人,并做到不懂心性,这样的人定成成大事!)
18.情绪是最具破坏力的沟通要素,情绪会影响所有的决策,包括人的理性。让人陷入深度的贪婪,恐惧矛盾之中(曹丕总想跟他爹比较下功绩,不顾刘晔,贾诩的反对,想度过长江收拾孙权,后来无功而返,仅仅活了四十一岁就玩完了,曹丕何苦用这样的方法给自己镀金,因为贪功贪名,所以每个决策都是情绪化的。)
19.沟通要以他人为中心去倾听,去发问,去了解,去感受,而不是讲自己认为正确的话(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大概是每个男人心中最完美的妻子,她和李世民的沟通,可见一斑。因为她懂得设身处地去听李世民的心!)
20.读中国历史,就要读中国人和中国人的对话模式,在对话细节内,往往透露的大智慧(什么是谋略?谋略都来自人与人的对话形成的决策,《资治通鉴》这样的对话比比皆是。)
高手谋略也就这四个步骤解决所有问题!
21.不要在他人面前刻意表现自己,会引发他人的讨厌(杨修是正面表现死去的人,祢衡是反面表现死去的人,看上去才华横溢,实则傻啦吧唧!)
22.勿要聪明外露,最好的策略是大智若愚(司马懿这样的套路比比皆是,麻痹曹操,麻痹诸葛亮,麻痹孟达,麻痹曹爽…!)
23.适当给对方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在不冒犯的情况下,反而赢得对方的好感(例如郭嘉就能做到这点,所以曹操提到郭嘉,就会泪雨磅礴!)
24.要练习去欣赏别人,认同别人,赞赏别人,而不是一味的苛责他人(蜀汉的李严虽然被诸葛亮贬官,心中没有怨气,因为知道孔明持法公允,总有一天会被重用!得知诸葛亮死去的消息,李严大哭一场,没几天也死了,因为他知道欣赏自己的孔明死去了,一切生命支柱轰然倒塌!)
25.人与人相处久了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矛盾,作为一个高人,绝不要被情绪和这些矛盾所干扰,坚决看到全局性,都是理性的决策(晋朝开启后,八王之乱的本质就是亲兄弟在一起久了,都因为小矛盾处理不妥当,慢慢积累大了,最后亡国灭种!)
26.读历史先要读人物,读人物要按照对方的性格思维,做事,做人来探索未来这个人的发展轨迹,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相似的人,从而形成具体的策略指导。(五胡乱华前赵创始人石勒先生,虽然没有文化,喜欢让人给他读一读汉书,从中学习历史人物的做事方法。民国的杜月笙也有这个习惯,喜欢听三国,都是通过历史知晓人性!)
27.观察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所做的事情如何,他所说的话,和做的事情是否一致。(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千古不变的好方法。这点被武则天用的炉火纯青,所以这个女人用了最牛的方法——通过来俊臣等人,打击一波波反对她的大老爷们儿们,看看这些男人们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致的,把这些老爷们儿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最后,还是被狄仁杰算了一把)
28.每个人都有适度的逆反心理,所以适当使用欲擒故纵,反向激励,是较好的沟通方法,应用的时候要做到顺水无痕,不引发对方的反感和猜忌。(孔明说服孙权的方法就是“反者道之用!”,深通老子之术!)
29.每个人都是一种视角,当别人谈了和你不一样的意见,不需要为之争吵,对自己而言,只是多了一个观察视角。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真正的真相。(这点只有李世民令我佩服,一般人做不到。司马炎在听反对意见上,也是很了不起的,某些方面胜过李世民!)
30.真正的智慧,是在任何事,任何人面前不显露情绪,而是基于目标和全局,完成结果。(情绪包括恐慌,紧张,愤怒,愠怒,贪婪,轻浮,聒噪,抱怨,指责,批评,辱骂,傲气,自负,显摆等)(唐朝的李义府和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都是这等人物,前者容易把情绪全部流淌出来,后者前面一套,后面一套,所以李林甫取得成绩高于李义府很多倍!)
这四个字也是强大的基石,我一直很喜欢!
总结:我自己读《资治通鉴》比较上瘾,经常做一些札记,久而久之电脑的文字也有几十万字了,回头读读,看看自己的思考过程,偶尔也有一些新发现,新的提示!总之,在资本市场上,《资治通鉴》对我的帮助胜过了同时读的《孙子兵法》《论语》《孟子》《韩非子》《道德经》以及《春秋左传》和《史记》。我的目标是:把《资治通鉴》融会贯通,前后文互相贯通,形成具体的谋略模型!
洪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