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12号作品】李智斌:当神仙粉遇见灞河水,流峪飞峡和第二敦煌也来补位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612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当神仙粉遇见灞河水,流峪飞峡和第二敦煌也来补位
文/李智斌
神仙粉,作为儿时赶集时最喜欢吃的东西,每当耳边听到“故乡”二字,神仙粉的形状便会浮现在脑海中,后来进入学校,老师们时常强调河水无情,灞河这条红线自此跃入我的记忆。“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摩诘先生的选择,为此他半官半隐,来到了景色优美的蓝田辋川居住生活,“星期天,到蓝田”口号的提出,这是当代人对自然的热爱,蓝田,这座西安的后花园以“丝路生态慢城”为自身定位,着力打造旅游文化胜地,正逐年吸引着九州内外的游客不远万里前来拥抱自然,享受生活,热爱生命。
吃,是首位。舌尖的记忆能为游玩增添动力。
蓝田,这片有着“中国厨师之乡”美誉的黄土之上,地方小吃自然是别有风味。东山日出之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饸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唤醒你的元气一整天,日中时分可以选择吃碗油泼面亦或是来份浆水鱼鱼解解馋,神仙粉当然也可以成为一种选择。临近日落西山之时,坐在小摊贩桌前吃着糍粑,回想着今日的所见所闻,跟一同前来的朋友们分享今日这份开心,返程时再带上一捆麻花,快乐就是这样被分享出去的。
喝,水是生命之源,润玉之水,见证着这座城市万物繁衍生息。
提到水,便离不开灞河这条发源于家乡的生命河。河水无情却有情,是的,作物生长离不开它,牲畜生长也离不开它,人们生产生活,更离不开它,有些时日的下午时分,临近河边的人家便三三两两相邀到河边浣衣,手中用棒槌敲打着衣服,嘴上还唠着家常,有说有笑,若是夏日傍晚时分,孩子们也会来到河边游泳,抓鱼,堆沙子,这便是河水有情之处。河水有情却无情,俗话说“七月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若空中一声雷响,便要准备离开,否则生命极有可能会受到威胁,河水一次次的无情,给每一代孩子们从小树立了规则意识,只是代价之惨重,让人难以接受,这便是河水无情之处。
玩,“丝路生态慢城”定有一番韵味,游玩驻足的地方数不胜数。
君不见春日之花海,万紫千红,鸟鸣耳畔响,青山脚下踏,令人不由放慢脚步,置身其中仿佛步入童话世界;君不见春末夏初之际荞麦花盛开之盛况,粉白之花扑鼻而来,是花香,也是丰收的喜悦;君不见夏日流峪飞峡之浪花飞溅,实乃避暑休闲,游览观光之佳境;君不见千亩荷塘荷花竞相开放之壮美,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君不见秋日之桐花沟,火红的柿子光秃秃地挂在树梢,为这秋色点缀些笔墨;君不见秋日之秦姑村,层林尽染值得游客驻足观赏;“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君不见冬日灞源松树沟,是银装素裹,是孤独之美。
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乐自在旅途中。
前往天下第一孝山—王顺山的所在地,在这里了解王顺葬母的传统“孝”文化,若恰巧时值秋日,放眼望去,红叶挂树,更是为这座山魅力加分;沿着王顺山往下走便来到有“第二敦煌”著称的水陆庵,在这里感受心灵的冲击,这是人们虔诚的信仰,更是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去趟辋川溶洞,叹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到汤峪泡次温泉,使身心得到全然放松;到访葛牌红军纪念馆,这块前辈们曾经驻军停留过的圣土,让红色血液更加澎湃;再访问汪锋纪念馆,景仰前辈心怀天下之博爱。无论是探寻诗佛王维的二十景旧址,或是阅览吕氏四兄弟的《吕氏乡约》,亦或前往是一代才女蔡文姬的墓园,更或是登访公王岭的蓝田猿人遗址。这些胜地都是历经千年而不衰,久经万代更辉煌的必访之地,这趟旅程学在游中,岂不乐乎?
吃完神仙粉,见到灞河水,驻足流峪飞峡,去趟水陆庵。这些都将成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都是个人专属的美好时光。“星期天,到蓝田”两元一票制灞河大道已全线开通,这是党和国家对这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的关心呵护,这座西安的后花园也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用更优质的服务来接待游客,让口号响彻云霄,让“美域蓝田”的名片远播海内外,让蓝田玉文化走遍神州大地……
关于作者
李智斌:男,蓝田县城关中学高三级学生,城关中学爱故乡读书会会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