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运河图」——山东临清篇
编者按:
运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推进了人类进步、繁荣与交流。
2011年初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有关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翰林大运河集团所属的北京市通州区骑游协会倡议发起“沿《古运回望图》骑游京杭大运河”活动,让人们加深了对京杭大运河文化及沿岸风土民情的了解!此举得到了骑游爱好者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来自9个城市的33名骑游者组成运河骑游队历经28个昼夜,胜利抵达杭州。翰林大运河集团成功制作了《重游运河图》。
让我们随着运河骑游队一起走进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临清。
临清篇
临清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因城临古清河而得名,《名胜志》中记载“临清以临清水而名”。明清时期,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工商重镇,江北五大商埠之一。
2006年,临清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并相继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市、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市、省级文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京杭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几百年的运河文化历史沉淀,临清拥有保存完好的中洲古城、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宝塔等1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和11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通河临清段及运河钞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孕育出众多名人志士,明代文学家谢榛、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等,都是临清杰出人物的代表。临清还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金瓶梅》故事重要背景地。临清也是美食之城,特色美食小吃种类繁多,什香面、济美酱菜、托板豆腐等美食远近闻名。
运河文化
古老的京杭运河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 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经济社会繁荣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商业都会,成为当时中国30个大城市之一,是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税收中心和中国北方曲艺的发祥地。曾被清乾隆皇帝誉为“富庶甲齐郡”。
临清在明清时期曾以漕运咽喉、军事驻地、商业都会著称于世,作为漕运咽喉,担当着运皇粮的重任,留下大量和运皇粮有关的街巷。运河沿岸,临清粮仓最大,不但有皇粮、还有地方粮仓及部队军粮。
临清粮仓在城市西北角,占砖城四分之一。最重要粮仓在以马市街为轴心的几条巷中。那里有条碾子巷,即在交粮时,粮食里有土气、草屑,可在此晾晒。
明史专家,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他写的一篇文章《明代忠臣》中说“临清对于国家的粮食重心好象是一个储水器。跟长江关系一样,丰水时它能够储纳;枯水期时它能输出,能保证国家供应;保证机关,行政部门,军队,地方供粮。”
贡砖文化
临清贡砖明清两代“岁征城砖百万”,现在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王府中,临清贡砖处处可见。明十三陵等皇家陵园所用的“寿工砖”也由临清烧造。这些砖至今不碱不蚀、敲击有声。500多年的历史中,临清烧造贡砖时间之长、数量之大是中国任何地方无法比肩的。其实不止北京,河北的清东陵、清西陵、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桥、曲阜孔庙等等这些地方都有临清砖的身影。
皇家贡砖之所以选择临清,一是由于这一带土质好,细腻而无杂质,俗称“莲花土”,用这种土烧制的砖异常坚硬,敲起来有一种悦耳的金属声,是理想的建筑原料;二是临清的水质好,当时的漳卫河水质清澈,碱性较小,适宜制砖;三是临清紧靠运河,交通方便,烧出的砖可直接装船运往京城。国家文物部门曾经用回弹仪对临清舍利宝塔上的古砖进行测试,其硬度超过普通石头,是普通砖的三倍。
文物古迹
临清历史悠久,境内拥有文物古迹70多处。运河钞关为古代八大钞关之一,现中国古代运河税收机构的唯一典型遗存。舍利宝塔座落在城北郊三里,自明朝以来许多文人墨客赋诗咏怀。鳌头矶更是被明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所作《过鳌头矶》千古传诵。这里还有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五样松,龙山,大宁寺等旅游景点。
鳌头矶
鳌头矶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占地1200平方米。现位于会通河南、北交汇处,系为防止洪水冲刷而建。此处原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汇处的一座石坝,其形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象鳌的两对足,广济桥在鳌头矶后面象其尾。鳌头矶古建群主要有鳌矶坊、正门、吕祖堂、李公祠、望河楼、观音阁组成。 1994年,鳌头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河钞关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城区青年路西首南侧,会通河南支西侧,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德十年(1435年),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临清运河钞关为一组建筑群,尚有原钞关官员住宅若干,保存较好。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上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全国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
临清舍利塔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城北2.5公里处大桥村,卫运河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山东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砖木结构,檐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朴。斗拱下部攘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拖龙骨架,地面平托全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此作法当属宋代遗风。
临清是“山东西进、晋冀东出”的重要门户,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原经济区、省会经济圈、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叠加区。京九铁路贯穿南北,8条国省道和东吕高速、德上高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临清交汇,形成了四通八达、快捷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未来临清将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努力在项目建设、产业提升、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方面实现大的提升,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经济文化旅游强市。(谷建华)
作者简介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新华通讯社授予其“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
来源:央广网
实习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