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 7

7. 为什么说是蒯通在编造韩信假史呢

应该说,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将韩信假史的编造者定义为蒯通,对蒯通也不算公平。但这是无解的情况下勉强可以拿得出手的解决之道,毕竟蒯通在韩信事迹上有作案迹象,姑且让蒯通委屈一下吧。

为什么将韩信假史呢的编造者定义为蒯通而不是其他人呢,还是用蒯通自己的历史来验证。

就《史记》来看,蒯通出场四次:秦楚之际,出场三次;汉定天下后,在处死韩信后,蒯通又出场一次。因蒯通而产生的假史应该与前三次出场相关,前三次中的后两次均为说韩信。蒯通第一次出场,即说范阳令之事。在武臣为陈胜将略赵燕的战事中,有范阳人蒯通说范阳令的记载,据载,因蒯通之说,范阳令降下武臣,随后“赵地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馀城”。事见《张耳陈馀列传》。以菜九之见,蒯通说范阳令事,不能取信于人。按当时情形,如果真是以口舌之利为作战一方得到便利者,一般都要予以封赏。如陈恢说南阳守降沛公,侯公为汉说楚请太公,郦生说陈留令等等,其最终都有封侯之赏。当然这几则有封赏的记录之真实性仍有问题,但有功得赏是符合情理的。而蒯通则不然,直至其说韩信时,仍称其为齐人蒯通,这似乎表明此前其未有名爵。以当时的策士行为,其目的多半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名利禄,至于天下大势,民众疾苦等等,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以此考量,蒯通在为向范阳进攻的武臣军做了如此重大的贡献后,其未得寸功之现象实不可解。因此,蒯通的第一次亮相的真实性大有问题。  第二次出场,即说韩信偷袭齐国,第三次出场为说韩信叛汉自立。根据其说韩信的两次不同身份:一以范阳辩士,一以相人,提示说韩信击齐可能根本没有发生。菜九在《古史杂识之汉灭齐战役考释》(_历史吧_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1994296232)中判定,灭齐是汉集团深谋远虑的结果,绝不会因郦生的说降(实则是说和),而放弃军事攻占,而且攻打齐国的不止韩信一支部队,齐是在汉军以会战的形式下陷落的。郦生是作为弃子被汉牺牲掉的,不关韩信的事。最近,菜九对郦生殉齐一事有了新的考虑,即郦生使齐未必是以劝降为使命的,而只是正常的国际交往。或者郦生可能超额完成使命,意外达成了说和的成果;或者郦生使齐期间,汉发动了对齐的攻势;而齐逼郦生退汉兵,这又非郦生力所能及者,所以郦生说了几句大话,从容就义。无论如何,韩信的对齐胜利,并非采用蒯通建议偷袭成功,否则一定会给予建言者相应的嘉奖,蒯通也就不可能以相人的身份进行第二次游说。所以将蒯通说韩信击齐定为编造的谎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涉蒯的几则游说都有编造的成分,至少蒯通不方便给自己安上没有得到封赏的名目。

实际上即使可以确定确实发生过的第三次出场,即蒯通策动韩信叛汉一事,其记录也不是真实的场景,而是事后补齐的。何以见得?首先,在时间上,这个事情发生在韩信已被汉册封为齐王、且拒绝了项羽使者的劝和,而蒯通的说辞中对韩信的称谓是君、足下,这不合规矩。其次,蒯通的游说是以相士的面貌出现,提示此前的所谓鼓动韩信无视郦生之约击齐为无稽之谈。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即蒯通言辞中的韩信功劳及韩信当时所处的地位与事实不符。韩信所率汉军,为整个汉阵营之一部,远非全部,还有数支与韩信无隶属关系的汉军在灭齐过程中建功立业。由于韩信既不是定齐功劳的完全拥有者,也不是汉集团在齐地的最高统帅,所以韩信不可能具备让楚汉两边仰其鼻息的状态。

在历史的记忆中,认为汉之天下基本上是韩信打下来的,其实这正是蒯通鼓动韩信叛汉言辞的核心精神,在蒯通嘴里,韩信一路灭了魏代赵齐,又招降了燕。但韩信的实际功劳远非蒯通说辞中描述的那样,无论是定魏代赵齐,功劳都不能完全划归韩信,韩信至多只是个重要参与者。韩信虽然参与了灭魏定赵(不含定代)灭齐,而且均非主帅。定魏一役,韩信主要目的是过境击赵,在过境过程中击溃魏军主力,并击败了代赵军对魏的入侵军,开始击赵后,魏地仍有战斗,韩信非灭魏主帅亦明矣。韩信在定赵战役中承担的是乘虚而入的抄赵老巢任务,此役的实际功劳是成功地擒获了赵王歇。至于背水阵与击斩陈馀,实为编撰的故事,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陈馀与赵军主力应该在河内、邯郸一线与汉军对垒,整个赵地战事的汉方主帅应该是刘邦。陈馀最后是被张苍所在汉军擒获,而张苍极有可能不像史料记载到的与韩信有什么隶属关系。魏代赵的战事与韩信纠结的具体陈述,详见拙作《千古谁识汉灭赵》。灭齐一役应该是蒯通所知甚详的战争,汉在齐的武装力量也有好几支,甚至包括吕泽的武装及吕泽本人。韩信被立为齐王后,齐地其实并没有平定,直到楚汉决战垓下,仍然由曹参继续平定。龙且是否为韩信所败,还是有疑问的。《功臣表》记杀龙且另有他人(阳都侯丁复属悼武王杀龙且彭城。肥如侯蔡寅以魏太仆三年初从。以车骑都尉破龙且及彭城。乐成侯丁礼以都尉击项籍,属灌婴,杀龙且。高陵侯王周以都尉破田横、龙且。中水侯吕马童以司马击龙且),并且地点也不在齐国。其中丁礼与吕马童是灌婴部下,灌婴当时受韩信节制,而另外的丁复、蔡寅二人与韩信没有任何关系,其立功地点不在齐,而在彭城。两千年后的曾国藩也不认可韩信破龙且之战,以为根本没有这样的技术手段完成截水放水这样的工程。至于燕成为汉之盟友的过程,究竟详情如何,今天我们一无所知,但至少不能归功于韩信。因为韩信在赵地既非汉军主将,也不是汉在赵的唯一代表,汉军在赵的武装力量有好几支,包括刘邦也不时在赵,所以将与燕结盟一事归功于韩信的提法,当慎重考虑。  蒯通人在齐国,应该知道这样的情况。可以肯定,蒯通在游说的时候,绝对不会说这种与事实出入太大的话,所以即使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记载,也是经他日后加工过的。

简单推敲一下这种游说的真假部分。游说的发生是真,韩信的拒绝也是真,韩信拒绝的借口估计也是真的,只有游说的内容不真,理由详上。如果以这种与实际情况偏差过大的内容游说韩信,肯定不会被接受。即使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诱惑韩信,估计韩信在没有意愿也没有实力叛汉的条件下当然不会为之所动。所以韩信的推托更像是搪塞,他用不着跟蒯通这种自说自话一心钻营的人说那么详细。但蒯通记住了韩信推托的理由,以此为据,蒯通判断韩信的人品高洁,可加诸国士称号,由此冠之以国士头衔,所以萧何给韩信定义的国士无双,极有可能是出典于此。否则,韩信方入汉,甚至还没有真正融入汉军体系中,又有什么事情可以表现出国士的品格呢。所以国士一说实为倒溯式的加封。另外,萧何是文官,韩信与萧何谈战略,萧何未必能懂,所以萧何推荐韩信一事,是不合情理的。

顺便说一下,各记载反复提及的郦生因韩信而死的情况,与蒯通创作的关系也需要推敲一下。即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蒯通还是官方。虽然历史记忆的根据是蒯通的文字,但也可能是汉朝廷处死韩信后,因拿不出过硬的罪证,就将郦生之死的责任推到韩信身上,而蒯通就顺着官方的定罪敷演出一套说辞,将此事与自己挂钩。这个猜测当否,亦请方家断之。

(0)

相关推荐

  • 【韩信之死(一)】/ 刘公明​

    韩信之死(一) 刘公明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很快强大的秦王朝被推翻了.此后楚汉战争爆发了,韩信投靠当时势力最大的项羽,被任命为执戟郎中,就是护卫亲兵.韩信曾向项羽进言献计献策,遭到项羽的鄙视.白眼. ...

  • 韩信坑队友,听信小人之言出兵破齐,却害苦了郦食其

    灭赵收燕后,韩信的下一个目标便是齐国,但是同样觊觎齐国的还有郦食其,郦食其不甘于只做辩士,也想立功建业,对于只会耍弄口舌的郦食其来说,当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抢在韩信之前劝降齐国.于是郦食其求见刘邦, ...

  •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 4

    3.韩信拜将的过程破绽 韩信拜大将的过程犹如一部舞台剧,看似热闹精彩,但经不起推敲.乍一看,拜大将的决定是萧何替刘邦做的,刘邦就是个傀儡,任萧何摆布,萧何怎么说,刘邦就怎么做,而且是在什么也没有听到的 ...

  •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 千古谁识拜将台细目 引言 1.韩信真的会跑吗  2.韩信拜将的背景破绽 3.韩信拜将的过程破绽 4.拜将台对话的真实原型 5."拜将"之后 ...

  • 李商隐七律无题诗合集,篇篇都是千古名篇,篇篇有千古名句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艺术独创,这些无题诗,是李商隐诗集中最美的诗篇. 清代王渔洋<唐贤小三昧集续集>评:"玉溪<无题>诸作,深情丽藻,千古无双,读之但觉魂摇心死,亦不能名 ...

  • 铜雀台、拜将台、黄金台…都是什么来历?

    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杜牧说:如果没有东风助东吴赤壁之胜,大小乔可能要关在曹操的铜雀台了.铜雀台为何?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拿下邺城后,即着手营建邺宫.宫中 ...

  • 赵孟頫留下的千古疑问:用笔真的千古不易吗?

    文/陈方既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有这么一段话: 法书,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而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自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 ...

  • UC头条:晏殊与红颜知己分离后, 化用一千古名句, 写就一首千古名词

    大道自然,万物轮回.花开花落,月盈月缺皆逃不过这个规律.而悠久的文化长河,沉浮也似乎有定数,若是将这个定数看作是一个个四季轮回,那么宋仁宗一朝,则是千年难得一见的锦绣春天.这个春天,百花争艳.光彩夺目 ...

  • 大家来学台语-安平追想曲

    大家来学台语(1) 大概在一年之前, 我在台语群用语音的方式教了近一年的台语, 后来因为生意较忙就中断了.数日前, 有同学在询问台语教学的事, 我就突发奇想滴用公众号来教台语也不错, 所以写了这第一篇 ...

  • 马泽伟 | “千古词帝”一词绝唱千古

    "千古词帝",一词唱绝千古 马泽伟 南唐国君李煜,生于七夕,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名词<虞美人> ...

  •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关于千古绝句最美句子整理分享,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人生在世若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生死相随,这一生足就够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千古绝句最美句子,下面一起来看看.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 (一) 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