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维模型: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决策方式

速读摘要

面对工作和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问题,你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靠经验?学知识?在这个时代,问题增长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人们学习的速度。多元思维模型可以让你通过有效的规律高效解决问题。它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利用棱镜分解法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背后更底层的规律。通过对这些底层规律多思考,多实践,多积累,就可以发挥多样性红利,找到解决问题最合适的策略。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多元思维模型。我们一起来揭秘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来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为什么你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够了?

有些人有这样一个问题,不知道如何和陌生人好好聊天。

我就有过一段尴尬的经历。有一次晚上我们部门的同事出去一起吃饭,恰好坐在我旁边的是个新同事。他不太爱说话,那我想我总该说点什么吧。于是我就问他是哪里人呀,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以前学的是什么专业等等。当时我觉得我像一个查户口的,所以到后面我也干脆不问不说了,一度气氛相当尴尬。

还有一次和一个同事谈起了一个话题,他说在电梯里碰见老板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觉得很不自在。

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情况,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

如果现在让你去解决这个问题,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找到解决方案呢?

通常我们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不外乎利用个人的经验,或者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或者去学习新的知识。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以至于远远超过了我们学习的速度。

我们从学校出来之后进入社会,面对工作或事业的重担,然后成家立业。我们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一堆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但同时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却非常有限,无法应对所有的问题。

高手解决问题的模式,就是按套路出牌

针对这样的矛盾应该怎么办呢?

让我们来看看高手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高手会寻找到一个有效的规律,与自己的经验相联接,应用到实践当中。

比如和陌生人聊天这件事,就可以应用30秒沟通法,有方法论,有步骤,满满的全是套路。

高手解决问题其实有一个模式。它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是问题导向,也就是说他学习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而且要厘清表面问题之下的根本问题。

第二个特点就是他非常得看重规律。通过规律来解决问题是最明智的做法。

第三个特点是大量的应用知识迁移,扩大规律的适用范围。

比如这里有一个30秒沟通法的知识卡片。高手在学习和总结规律的时候不仅记下这个规律是什么,同时还会加工案例和思考使用场景,联系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把规律和自己的个人经验,以及问题联结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关联其它的相关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那从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式里面,我们能够发现什么呢?

我们会发现,解决问题其实是有套路的。这个套路就是利用少数的规律,也就是思维模型,去解决大多数的问题。

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

说到思维模型,不得不提到在个人知识管理领域里面知名的成甲老师。他写的两本书都和思维模型有关,并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临界知识,另一个就是思维模型。

所谓的临界知识,就是底层规律。

而什么是思维模型呢?所谓的思维模型就是已经被验证了的、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验证,也就是说,这些规律已经被科学地验证过,因此作为策略来讲,比我们主观的经验更为可靠。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解决问题。思维模型最终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在了解了思维模型是什么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思维模型的特点,那就是有层次性。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有一些总结出来的经验技巧。

比如说在发现蘑菇的旁边,总是会有其他蘑菇。这算不算一个思维模型?

当然要算,比如当你看到一本好书之后,在书中所提及的其它书,大概率也是好书。

还有,比如你认识了一位段位比较高的朋友,那他的周围大概率也是段位高的人。

你看,这个经验技巧能够被验证,也能解决问题。

但是它有其局限性,有时候不成立。并非每个蘑菇的旁边都有蘑菇。

因此,我们要去追问经验技巧之下更为严谨的方法和流程。再往深层去思考,就是学科原理,比如心理学中的锚定效应。

最底层、最本质的规律就是哲学视角。从哲学角度看,这个规律的本质是什么。越是底层的规律,越抽象,不便于操作,但是可靠程度越高,适用范围也更大。

比如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和陌生人聊天的问题,有的人有经验,知道向对方请教问题是个有效的方法,但是它为什么有效,什么时候没有效,还有没有别的有效方法,就不知道了。

知道了思维模型的层次,我们就可以像棱镜分解光线一样,从经验技巧开始,向下追问找到更底层的规律。

比如相应的方法流程可能是先了解背景,再请教问题,最后通过反馈调整优化策略。

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心理需求。针对对方擅长的领域请教问题,就会满足其基本需求。

如果从哲学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这是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来是我不知道要怎么说话,变成我怎么让对方说话,这一下就拓宽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前面我们了解了思维模型,以及它的特点就是具有不同层次的。

那么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呢?所谓的多元思维模型,就是我们从多个规律当中累积自己的工具箱,一旦碰到真实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并且找出最合适的策略。

这里面有个很厉害的地方在于多样性红利,这会造成1+1大于二的效果。

常见的思维模型有二八法则,复利效应,安全空间等等。从网上搜一下,我们就可以轻松找到100多个思维模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分辨出哪些思维模型,对于解决我们的问题有价值,然后多思考多实践。

如果应用多元思维模型?

下面我以最简单的二八法则和黄金圈思维为例,看一下如何应用多元思维模型。

二八法则是说我们日常所做的工作当中,80%的工作都是琐碎的低价值的事情。只有20%的工作能够产生80%的价值。因此我们付出的努力就应该集中于那20%的事情。冰山理论也反映了二八法则,我们能看到的事实只有20%,剩下80%的真相,我们都是觉察不到的。

普通人在低价值的事情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还总觉得自己太忙。

所谓的黄金圈思维就是在遇到一件任务的时候,不是直接就去想要做什么,而是先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如何才能把它做好?最后才去思考具体要做什么。

而普通人往往把这个顺序搞反了,甚至想到什么直接就去做了。从来不思考为什么以及什么是最好的策略。结果出了力还不讨好。

这里分享我的一段经历,如何应用二八法则和黄金圈思维,链接超级人脉。

大家可能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维护人脉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我们要应用二八法则,抓住那些关键的人物,通过他们能够进入高价值网络。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超级人脉。

最近拆书帮蜀汉分舵首任舵主何平老师出了一本书,叫《学习的答案》,我在朋友圈看到后觉的这本书非常对我的胃口,作者肯定很牛,我想认识他。

链接这个超级人脉之前,我先应用黄金圈思维思考了一下,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我连接人脉无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找到情感慰藉,认同感,找到同频的人,向对方学习。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能够进入高价值网络,获得信息交换和能力资源。

那我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达到这些目的呢?超级人脉往往处于人际关系网中的关键节点,很多人都想和他进行链接。一个陌生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进入他所在的网络。这里我用到了一个关键的方法,比较优势。

和其他人相比,甚至是与和平老师相比,我的优势就是会写文章,占据了一个不错的写作平台,可以解读他的书来写文章。另外我还可以在豆瓣上为他的书写书评和读书笔记。

那具体如何去做呢?我买了书,加入了读者群,加了对方微信,说了我打算做的事情。没想到何平老师主动跟我说,他可以帮我链接另外一位畅销书作者彭小六。

现在,我在这个读者群里每天和同样爱好学习的朋友互动,向作者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互相碰撞出灵感和新的认识。在这样的圈子中学习,无疑是我以前不敢想象的。

你看,只要肯用心,肯思考,愿意去行动,就能逐个实现梦想。

结语

最后,我想用这句话和大家共勉。

学习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

最好的决策依据就是多元思维模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