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馆里学艺

几年前我在临涣怡心茶楼,听李宝聚老师唱淮北大鼓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萌生了一个愿望:将来退休后在这里闲住几日,跟老哥哥学学这个东西。

大鼓的唱调简易,唱词亦如白话;打板和敲鼓听起来也不甚难。

我最喜欢它的一点,它不需要人穿戏装抹彩粉的端持着,话语、曲调、板声、鼓点,都透着市井松松快快、开心逗乐的情趣。

宝聚老哥哥唱开了的时候,声音自如的高高低低的跑。淮北话朴实,语词厚道,半说半唱的顺口溜方式贴近世俗,听着就跟唠嗑。

客居北京、广东的许建军与曹伟回来,说想去临涣看看。

建军和老曹都是地地道道的淮北人,而且分别在市电台、市电视台做过媒体人,可从不曾来临涣看过。

也就是近一段我们常来临涣耍,他们看得心热了、眼馋了。

他们来的那会,镇上正整修着步行街,面貌看着略有些杂乱。

进了茶馆,建军和老曹俩人说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

市井混着乡野的味道,如此浓烈。

他俩其实都是相山一马路出生,局小局中毕业的人,哪里有过这种体验呢?

老茶馆的味道,就能给人一种神奇的世俗亲切感。

我们进怡心茶楼时也就八点多钟,茶馆里人不是太多。

我突然兴起,拿起板子和鼓槌,想说唱几句。

唱词就选春秋时宋国为防御楚国,在临涣筑城为前阵这一段,将铚城土夯城墙的来由,说唱给大家听。

想来不该太难。

事情早装在肚子里,调子也能哼个大差不离,手上的活应该也很简单吧。

一声鼓响,拱手抱拳,学着江湖客套:“诸位茶客,我今日来段古城往事;您听着,有钱的捧个茶场,没钱的捧着人场。权当逗乐。”

这一开头,煞有介事。

可要现编词说开打起板子,边说边唱,一会一个顿挫,调子也乱了,鼓声也杂。

这才知,这活不仅要眼明手快、嘴皮子利落,还得能将心、眼、手、嘴协调起来。

再听李宝聚老师示范,字字在板,句句紧跟着鼓调,洒脱自然。

而且,大鼓的说唱是有声韵感的,念词咬字自有其声调。

临涣过来了几回,与宝聚老师算是老相识。

请教他板如何拿,如何推送、收拢;鼓点如何起止。

淮北大鼓流传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明末清初已具雏形。

始以手鼓伴奏,以半说半唱的顺口溜形式演唱。

清代中期,艺人们改手鼓为简单支架固定鼓位,在固定场地演唱。  

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亦说亦唱。

说唱时板子跟着,顿止敲响鼓点间奏。

它的唱腔分慢板、快板、垛子板三种形式。

演唱时多用“活口”,俗称“片子”、“赞赋”,灵活运用于描摹眼前各种场景、场面等。

宝聚老师这些年自己创作了“淮北好人赋”、“古城好风光”等篇目,说的大都是当下的事情。

淮北大鼓传统的演唱作品有《三国演义》、《封神榜》、《杨家将》、《岳飞传》等书目。  

跟说书很像,若是长篇,一日一节,最后卖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淮北大鼓以唱为主,说为辅。

宝聚老师得老艺人真传,唱腔高亢婉转,地方特色浓郁,多采用地方小调或吸收其他地方戏曲剧种曲调,语言诙谐幽默。

他一出场开唱,茶馆里顿时生气盎然。

宝聚老师见我是真欢喜,手把手教。

我也是认认真真的学着,体会着。

多在怡心茶楼驻唱的宝聚老师,也是临涣的文化名人。

国内外媒体、各地著名摄影家,都有他们的影像和故事。

临涣名入安徽十大古镇行列,茶楼、棒棒茶与说唱艺人,皆为大功臣。

这几年,古琴文化、茶道香道接触了一些,社会上热心者日众。

但最能表现淮北本土文化的风俗乡情的大鼓、地方戏,却日已老化,渐趋凋零。

看着就觉得可惜。

存了一个心愿,得空一定正儿八经的跟着李宝聚老师学艺,也在古镇的茶楼坐回台。

现编些词,就说说像李宝聚老师这样的临涣人的故事。

作者相关文章

拉魂腔展现的古镇俗性历史

古镇的魅力

关注马尔的视觉

(0)

相关推荐

  • 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那么成都的茶馆有什么特点?

    漫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引入眼帘的除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店铺与食府,必然也少不了那闹中取静的茶馆茶楼.这些茶馆茶楼或富丽堂皇.或闲逸雅致.或平平无奇.或传统古朴,安静.沉默的遍开于成都各个角落.包厢有包厢的 ...

  • 山东作家‖【消失的茶馆】◆黄桓存

    作者简介 黄桓存,中学退休教师,曾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中学任语文老师,早年在河北日报发表过小说.散文. 消失的茶馆 小尤开着一辆红色的御风锂电轿车,宽阔的公路两旁,一座座厂房和布满花丛绿茵的小区 ...

  • 古镇老茶馆里的网红小周

    临涣文化奇人多,个个可圈可点. 那年秋天打头就来了个利马奇,以这些稀奇古怪的外国语命名的台风,来势越发凶悍,狂风暴雨加凉爽. 利奇马匆匆来匆匆跑了,小城的初秋又调头走回伏天里. 太阳热辣辣的照着,酷暑 ...

  • (15949)[转载]老茶馆里、饮一杯旧时光!

    (2020-11-10 15:55:37) 原文地址:老茶馆里.饮一杯旧时光!作者:春云如烟 老茶館,舊時光. 斑驳的墙壁 古老的柴火灶 清一色方桌竹椅 几十把长嘴铜茶壶 上百只青花瓷杯 一壶热气腾腾 ...

  • (5562)老茶馆里、饮一杯旧时光!

    老茶館,舊時光. 斑驳的墙壁 古老的柴火灶 清一色方桌竹椅 几十把长嘴铜茶壶 上百只青花瓷杯 一壶热气腾腾的茶 一碟花生米 话家常.叙旧情 谈历史.过嘴瘾 五花八门.五色人等 犹如一锅大杂烩 容了喜怒 ...

  • 老电影里我军连长的经典形象

    在新中国经典军事题材影片中,我军初级指挥员形象特别多,尤其是连长这一角色,几乎每片必有连长,如<地道战>崔连长,<地雷战>李连长,<小兵张嘎>钟连长,<三进山 ...

  • 在农村老家老房子里改建个现代标准的卫生间

    每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工作者,都有一个魂牵梦绕的牵挂之地,那就是老家. 老家有自己的父母双亲,有自己兄弟姊妹,有自己儿时的记忆,至少每年都要回老家一次. 虽然老家很好,但是有一样不好,那就是厕所.一般北 ...

  • 老上海人对生煎馒头的热爱,不在老弄堂里,就在自家拥挤的灶披间里

    上海是个很奇妙的城市,它包罗万象,琳琅满目,不仅说的是文化,也包括了它的特色美味.如果说有一种美味可以代表上海味道,那么你一定要尝尝这座城市的生煎馒头,品尝过了古老味道的生煎馒头,你才会品味出这座城市 ...

  • 三十年代老茶庄里谁的待遇最高?| 老工艺的漫谈

    本文节选自茶叶进化论第8期熟茶沙龙内容,主题为「勐海熟茶的转化路径」. 在本次沙龙之中,探讨了很多关于熟茶制作技艺的内容,由于杨凯老师讲到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尤其对于老茶及早期红汤茶的工艺有相当大的参 ...

  • 夏访金口老茶馆 穿越时空逛老街

    江夏金口,古称涂口,以金水河入长江之口得名.人称"天下十八口,除了汉口数金口." 在宋朝时,金口已形成江南名镇,这里"商贾辐辏,人烟鳞集,桅樯如林,首尾相接,百货盛集&q ...

  • 成都郊区老茶馆已成网红,但还有另一种风景却绝少有人领略到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附近,彭镇老街的观音阁茶馆,近些年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尤其对海内外的摄影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每天不远千里甚至万里前来拍摄采风者是趋之若鹜.观音阁茶馆的老房子老虎灶老茶客还有被大家称为强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