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江记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31日讯(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彭嘉蕙 蔡臻 任铁)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仅从外表看,谁也不会把他和著书联系在一起,虽然只读了6年书,但他学习的热情一直没有减退,他就是大屯营镇的农民成瑞祥。今年83岁的成瑞祥在乡亲们眼中是个“文化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竟是大屯营地区抗战史料收集、整理人。“我所做的这些,就是要记录日军侵华罪证,以此告诫后人不忘国耻。”今日,面对记者的采访,老人激动地说。
9岁时目睹日军施暴
“抗日战争的历史有的是听亲人说的,还有的是听邻居说的。我那时9岁,虽然小,但我记得1944年日本鬼子从宁乡出发经过大屯营时,几公里路一共杀了70多个人。”说起这段往事,成瑞祥记忆犹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瑞祥发现了解这段惨痛历史的人不多,这激发了他搜集抗日战争史料的冲动。于是,2001年起,66岁的成瑞祥就用箪食瓢饮的方式,开始了他10余年的求证调研之路。
“我个人的调查能力有限,我要走路、骑单车到处去问,我不怕累,知道点线索我就去追,一追到底。”为了收集抗日历史资料,成瑞祥走遍了大屯营周边的每一座山头每一个村庄。可是,收集史料谈何容易?“当年的战场早已湮没在荒山野岭中,那些当年参加过抗战的军民、受过侵害的村民,绝大多数已经过世,剩下的也已风烛残年,找到他们并不容易。”
10多年写出《靳江记忆》
“我总共找了知情者100多人,年龄最大的是93岁。”通过调查走访,成瑞祥发现当年日军在大屯营制造了五大惨案,分别是文德宫惨案、李家店惨案、杨家塘惨案、中间屋惨案以及柴口冲惨案。“真是'感时溅泪,恨别惊心’,所以我就把它写了下来。”
成瑞祥说,每到一处,他都有不同的收获,这也是支撑他一路寻求历史真相的动力。尽管白天寻找知情者,晚上再根据他们的口述整理写作,强大的体力跟脑力支出,让当时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十分吃力,但他仍坚持了下来。
除了自己调查整理,成瑞祥还从多种渠道收集了不少关于抗战的资料。剪报纸、买杂志,那些已泛黄的纸张,在成瑞祥眼中都是无价之宝。2015年,饱含成瑞祥多年心血的《靳江记忆》终于正式出版。“我送出去的200本书没有收一分钱,我不图名利,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就是要为社会作贡献,不论大小。”成瑞祥说。
写诗讴歌乡村巨变
当过兵的成瑞祥始终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严格要求自己。尽管收集大屯营抗日史料的工作早已告一段落,但成瑞祥手中的笔杆从未停歇,《靳江记忆》出版后,老人用写诗的形式讴歌改革开放40年农村所发生的巨变。
平时,老人看的书很杂,有文学、科幻、哲学等。当别人家拿空房来存储杂物时,他却打造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我做的这些事就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现在日子这么好,吃穿不愁,我最大的生活乐趣就是写作、看书,每年都要添买新书。”
对于成瑞祥来说,写作已然成了一种生活乐趣,让他在创作中获得了无限满足。“脚下的路漫长漫长,靠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有限的人生我不会终止。”成瑞祥说,他现在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把他自己写的诗编撰成一本书,书名就叫《靳浪淘沙》;另一个就是在有生之年做点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