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文章:通过艺术认识德国

德国在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因此值得深入加以了解。艺术可以成为认识德国思维方式、习俗、集体潜意识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前的6个月。大流行、默克尔离任标志着德国将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下面将介绍反映德国现代史四个重要时期的电影和图书。

《铁皮鼓》

报道称,这一时期(1918年至1939年)对理解当今德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政治不稳定和混乱的恐惧,对高度集中的政党和媒体系统的巩固,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和对债务的厌恶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动荡时期的根源所在。从文化上讲,这是一个激荡人心的时代。

据报道,《铁皮鼓》是德国诺贝尔奖得主君特·格拉斯于1959年出版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小说以魏玛共和国为主要背景,但故事情节随后还拓展到二战和战后时期。1978年,弗尔克尔·施伦多夫将格拉斯的杰作改编为同名电影,一年后斩获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电影《铁皮鼓》

《朗读者》

报道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无疑是德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二战给德国人留下的疮疤时至今日依然隐隐作痛,这也是反战和反核运动依然在德国蓬勃发展的原因所在。在国内,越是口若悬河的领导人越无法赢得选民信任;在国际上,德国并不愿意担负起主要政治责任,其根源同样可以在这个历史时期找寻。

报道指出,全世界有无数书籍和电影都以二战为背景,此类艺术作品很容易将阿道夫·希特勒与绝对的“邪恶”联系起来。然而,一些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德国艺术作品却能另辟角度,吸引观众的目光,例如奥利弗·希施比格尔2004年拍摄的电影《帝国的毁灭》。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其新鲜的视角令人颇感兴趣。该片聚焦柏林战役的最后几周时间,播出后在德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为影片第一次清晰地描绘出希特勒的“人性”。

报道提到,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伯恩哈德·施林克的著作《朗读者》(又译《生死阅读》)一书则提出了对大屠杀的不同看法。该书由斯蒂芬·达尔德里拍成了电影,并大获成功。该书就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寻求正义,在多大程度上为国家的反人类罪行承担责任发出疑问。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

电影《朗读者》

《窃听风暴》

报道称,二战导致的国家分裂、战后的困难时期和去纳粹化,以及冷战时期(1945年至1989年)对新冲突的恐惧感,给几代德国人留下了长达数十年的精神烙印,而且这种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

报道指出,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唐纳斯马克的《窃听风暴》是了解这个时代对东德的历史意义的一部重要影片。该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84年的故事:东德东柏林斯塔西(国家安全局)的一名秘密探员负责监听一男剧作家及其女友(知名演员),逐渐被其生活吸引,甚至开始同情他们,以至最后暗中施以援手。该片从侧面影射了当时东德关于媒体和言论自由的政治气氛,可以说是当时东德思想解放的一个缩影。该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电影《窃听风暴》

《希特勒回来了》

报道称,官方版本将德国统一(1990年)描述为一个成功故事——无论从政治、社会还是经济角度出发,都是如此。然而,现实却是相当复杂的,两德统一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实际上,东德被西德消化吸收掉了,其工业结构逐渐消失,年轻人和受过较好教育的东德人移民到西德,其公共服务彻底瓦解,许多东德公民对民主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美好未来感到失望。

报道指出,近年来的一部畅销作品是蒂穆尔·韦尔梅斯的《希特勒回来了》一书。在这部讽刺作品中,开篇就是阿道夫·希特勒在当今柏林的一片荒地上迷迷糊糊地苏醒过来。这本书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将读者和观众从笑声引向深刻思考。

电影《希特勒回来了》

来源:参考消息网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