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生命可能永远没有终结

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视野和探索范围也随之不断延伸、扩张。曾经,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仅限于头顶和脚下的方寸之地。现在,在科技力量的帮助之下,世界这一词语的含义也从方寸之间延展到了930亿光年。

在对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无数问题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试图将人类淹没其中,但显然它们失败了,人类反而因此对世界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无数科学理论也因此应运而生。

平行宇宙各种解释

在众多科学理论中,平行宇宙理论绝对是最瞩目的“出圈达人”,许多科幻作品中都对其有所提及,甚至给出过许多不同的解释。

比如,有的说法认为,平行宇宙都是“子宇宙”,由“母宇宙”提供能量维持演变和发展,就像苹果树上结出的苹果,虽然大小、颜色甚至是口味不尽相同,但总归都是苹果,结构都是相同的,它们都依靠树干输送的养分成长。

有的说法指出,所谓的平行宇宙本质上源于最初宇宙的不断分裂,分裂速度可能是指数级,也可能远大于指数级,但不管怎样平行宇宙的数量是无限的,并且所有宇宙一旦分裂就会彼此远离,因此无法察觉到彼此的存在。

当然了,平行宇宙的解释或说类型远不止上面列举出的两个,著名物理学家、科幻作家布莱恩·格林就曾将平行宇宙模型分为了九种,一个比一个脑洞大开,这里就不展开详细描述了。

平行宇宙概念创造者

平行宇宙的概念最早诞生于1954年,美国物理学家休·艾弗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是公认的概念创造者,而他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在学习了哥本哈根诠释之后觉得它很“荒诞”。

“荒诞”的哥本哈根诠释

哥本哈根诠释究竟是什么理论,又为什么觉得它荒诞呢?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一个非常经典的物理实验——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方法很简单,就是让一束光通过有两条平行缝隙的硬纸板,我们能够在纸板后面的投屏上看到明暗交替的条纹,该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其实这个实验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被科学家们做过,但100多年来没有人觉得这个实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20世纪之后它才再一次引起了物理学家们的重视。

为什么?因为爱因斯坦提出的波粒二象性被证实了,可如此一来,科学家们不得不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光是一个个粒子,当光通过其中一个缝隙时,它怎么知道还有另一个缝隙存在的呢?换句话说,它到底通过的是哪一个缝隙呢?

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是这样解释的:光子同时穿过了两个缝隙,但这并不是说光子能够分身,而是因为它处于“叠加态”中,它可以同时处于不同位置、拥有不同的速度,所以在双缝干涉实验才能够自我干涉,出现干涉条纹。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实验中一旦双缝处有观察者,能够确定粒子通过哪条缝,那么干涉条纹就会立即消,而对这种现象哥本哈根学派是这样解释的:粒子以不同概率出现在各处,数学上能够用波函数计算这种概率。

在没有测量之前,这种演化是平滑的,而一旦进行了测量,那么这种平滑的演变过程就会立即被打破,坍缩成叠加态中的某一种确定的状态。

当人们追问:为什么测量会导致波函数坍缩,粒子又如何从叠加态变成确定态的,哥本哈根学派表示这些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好。

对于这样不确定的解释,很多物理学家并不能满意,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着问题的答案,而休·艾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员。

平行宇宙概念诞生

1954年的某个夜晚,艾弗雷特与几个好友开怀畅饮之时,一个念头瞬间在其脑海中乍现,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中,他将这个念头发展成了论文的初稿,而正是这篇论文,创造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平行宇宙概念。

艾弗雷特是这样想的:如果测量不会打断波函数的连续演变,如果叠加态中所有的状态始终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这个思路,艾弗雷特提出了一个非常“疯狂”的观点:每当观测者和叠加态中的东西发生接触时,观测者的波函数都会分岔,叠加态中的每一个状态都会产生一个分支,每个分支中都会有这个观察者的“分身”,而每个“分身”看到的叠加态确定结果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一个分支都会踏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简单来说,当你在双缝实验中观察粒子会通过哪一条缝隙,在测量结果得到的那一瞬间,世界会分岔成两个互不影响的平行世界,其中一个世界中的你观察到的粒子是从左缝通过,而另一个世界中的你观察到的粒子是从右缝隙中通过,两个世界的“你”都是独一无二的。

生命永远不会终结

想象一下,如果平行宇宙概念正确,那么就会出现一个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生命根本不会终结。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思想是动态的,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决定、想法和选择,宇宙也不停的跟随我们的决定、想法和选择进行分岔。

就好比你前一秒想拿起手机看一下通知,下一秒又决定放弃这个想法。而在另一个宇宙中,你其实已经拿起了手机。

生命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便我们的生命在当前世界中走到了尽头,但总有平行宇宙中的我们在好好的生活着,并没有被死亡所威胁,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生命根本就没有终结。

深入思考平行宇宙概念的可能性

其实当艾弗雷特将他的论文拿给他的老板,也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看时,惠勒当时的内心是极为震惊的。

想想看,全世界有几十亿人,每个人每天能够面临几百种选择,这就意味着每天会出现无数个平行宇宙。注意,是分裂出无数个包含了1400多亿个已知星系的宇宙,这确实足够疯狂。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胡安·马尔达西那(Juan Maldacena)说的那样:“站在量子力学的角度思考这个理论,我相信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但如果站在生活的角度,我绝对不相信这个理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