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27联考笔试结束,或将是十年来最难的一次省考

春风拂面,新绿初绽,2021年多省公务员联考笔试终于在3月27日落下帷幕,或信心百倍,或初遇新奇,或心有不甘,或怅然若失,此时的你,无论何种心情,都请抱抱这个坚持到今天的自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1年联考,有我们熟悉的地方,也有其特殊之处。

(一)考情基本延续传统,考题考点成熟规范

从整体安排看,多地行测做题总时间为120分钟,总题量120题,个别省份稍有不同,但差异不大(如题量在110-130范围内),申论总时间则多为150分钟,3-5题,各地时间会随题量有所调整。

从命题特点和试题内容看,各科目命题规则和考点设置基本延续过往历年考情,如果你曾耐心梳理并总结往年试题,或者从华图处了解到更为详细和专业的规律分析,那么,在考场上会时不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换汤不换药”的选拔性考试,让我们对自己的备考之路动力十足,也更明确地向我们表明了“天道酬勤”。

细化到各考试地区,我们会发现,各省份虽然在试题组织上是在同一个题库中选取题目,但仍需适用于不同地区,因此各省会结合当地考生实际情况进行选题,所以,联考试题既有兼容性,也体现出个性化。如行测,各地或者模块(试题)顺序不一样,或者个别试题不一样,或者题量有增减,或增加自己省份的特色元素等等,但在考点分布上基本一致;也有个别省份与其他省份试题差异较大,属于独立命题省份。如申论,不同地区对同一套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但主题不变,或者会采用同一套材料,但设置不同的问题等等。

(二)整体局势更加紧张,考生迎来“新挑战”

1.深受减招、疫情影响,考试难度整体加大

2021年联考20多个地区参加,除了福建、贵州、重庆、广东、云南、辽宁、甘肃等地比2020年计划招录人数有所增加之外,其他地区都呈现了大幅度“缩招”趋势,新疆、广西两地更是减少了一半以上。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量预计超900万人,同比增加35万,即使今年省考招录条件在向应届生倾斜,但所有联考省份招录人数比去年减少了1.3万余人,就业严峻之势可见一斑。

“屋漏偏逢连夜雨”,疫情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随之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会让国家更加重视专业化管理,编制收紧且对考生要求更高,考试难度必然会加大。

2.试题难度增加,选拔更科学

从考生反馈的考题情况看,2021年联考也在试题的命制上求新求变,题目更能精准全面地测查考生相应能力。

如,数量关系中,难度较高的几何问题考查较多,占总题量的40%。代入排除法和枚举法依然是解题的热门方法等等。

言语理解与表达科目中的意图判断题、语句填空题、细节理解题的题量有所增加,这些题型或是难度较大或是易错或是耗时较久,都是易错题型,且在多数考生失分较多的逻辑填空题中,更加注重近义实词的辨析,必须要紧密结合语境才能选定最恰当的词语,该科目难度增加较为明显。

除此之外,也存在各考点交叉融合考查的情况,如此便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例】近日,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未来,将可用于药物筛选或植入大脑帮助治疗脑部疾病,该碳神经支架由我国率先提出并完成材料制备。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发现,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

将下列四个句子重新排列,填入划横线处,语序正确的是:

①把体内正常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细小的碳纳米管中

②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四通八达的三维框架

③从而构建出一个“互联互通”的人造神经网络

④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上题属于语句排序和语句填空题的融合,既要准确理解前后文语境,还要分析所给的四个句子之间的先后逻辑,再观察其是否与给定文段的话题是否一致。对考生而言,在紧张的考场上阅读量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出错。

其他科目难度表现在此不再赘述,大家可关注华图教育进行更详细的了解。

题量大、时间紧再加上报考竞争比增加以及试题难度逐年加大,2021年联考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公考绝不能“赤膊上阵”。

(三)狭路相逢勇者胜,公考备战不容小觑

在此,我们先大概列出公务员考试的3个特点:

(1)专业性弱,不涉及专业知识,只和个人能力和素质相关,并且对每一个考生而言都是陌生的。

(2)行测和申论以及行测各模块之间内容差异较大,适合分科备考。

(3)公务员考试能力和技巧重于知识和概念,忌死抠概念和理论。

同时,多省联考统一命题,试题更加科学、严谨,能够减轻各省公考命题压力,尽量避免了省份之间试题重复或泄题的可能,且试题结构与国考基本一致,有助于选拔出符合国家要求的更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一些“考霸”利用各省公考“时间差”四处参考的投机行为,提高了各省筛选合适人选的工作效率。于考生而言,他们亦能够根据往年成熟、规范的考试规律制定清晰的备考规划,国考及其他各地的公考试题都能做以借鉴,学习更有方向性。

综上,我们会发现,如果进行难度对比,公考上岸的概率远小于高考录取率,而且,公务员考试技巧性很强,我们不需要像高考那样从基础理论知识开始打数年的“持久战”,如果你方法得当且坚持静心学习,一定能够“成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