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非遗|瓷板画:陶瓷上的非遗
编辑|黎民恩
摄影|林广德
南昌“物华天堂,人杰地灵”,二千余年的建城史,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南昌瓷板画即是其一。南昌瓷板画以瓷上肖像画为主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其发展历史至今不过百余年。
秉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而辉煌的文化渊源,瓷板画广泛地吸取了西洋绘画艺术的营养,在江西这一陶瓷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发展起来。2008年,瓷板画入选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汪野亭粉彩《竹篱茅舍风光好》瓷板
尺寸39×25.5厘米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它既是瓷,又是画,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
以中国传统绘画、陶瓷彩绘和西方摄影术为基础,瓷板画实现了绘画艺术与瓷绘工艺的巧妙结合。
◎王琦粉彩《糊涂即是仙》瓷板
尺寸39.5×25.8厘米
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板画发源于里弄,植根于民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形制,几乎无所不包。
◎徐仲南粉彩花鸟瓷板
2012年北京万隆以57.5万元拍卖成交
尺寸25×37厘米
瓷板画与纸绢画相比,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都很稳定,不怕潮湿,不怕霉变,一旦作品完成,色彩将经久不褪,常年如新。
而提到瓷板画,就不得不提到“珠山八友”。珠山八友是中国瓷版画艺术集大成者、瓷艺泰斗。清朝末年,御窑流落到民间的瓷艺大师,在景德镇多年的瓷艺创作,彼此的艺术成就获得了瓷艺界的公认,彼此之间缔结友谊,研习瓷艺。
◎樊欣野《今日月圆》“珠山八友”团圆图
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高手聚集一起,脱离了“组织”的他们,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释放,因有着共同的志趣,在绘画上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正所谓情投意合。
“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其实实为10人。成员有: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再加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指一个群体,而不是确数。虽为一个群体,但珠山八友各人艺术风格迥异、特色鲜明。
虽处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们仍凭借自己的才华成就了一个传奇。战乱纷仍,乱世英才。以瓷为业,述志浑成。
在瓷板画的制作过程中,要经过上千摄氏度的烧制,一件普通陶瓷的表面,能够幻化出丰富的图案,这不是魔术,而是烧瓷匠人经历数千年传承下来的技艺。
◎张志汤《赤壁夜游》瓷板(沐文堂藏)
有一句老话叫“入窑一色,出窑千彩”,烧窑是包括瓷板画在内的所有烧瓷技艺中最难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窑变的精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时候想再复制之前精品的窑变过程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而当色彩丰盈的瓷板画镶嵌于红木中,两者便产生了奇妙的碰撞。
◎永华红木梅花形五足香几
主料:大红酸枝
本款梅花形五足香几,由交趾黄檀(大红酸枝)所制成,造型窈窕优美,做工细致考究,高束腰,束腰、牙板透雕佛八宝莲花纹,寓意纯洁心灵。五足为三弯腿式,腿子中上部起云纹翅,足端雕作卷叶,足下承罗锅式托泥。
几面镶嵌瓷板画,各色繁花盛开,辅之以斑斓卷草纹,色彩艳目。在温润木色的衬托下,令人眼前一亮,可谓点睛之笔。
◎永华红木梅花形五足香几 瓷板画部分
认识非遗的过程亦是回望中华漫漫历史长河的过程,瓷板画在今天已经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瓷绘艺术。
而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亦在2018年5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清脆的陶瓷遇上坚硬的红木,交相辉映,非遗遇非遗,传统技艺的魅力在此刻骤然显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