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江|谁是我们心中的小橘子——评《刺杀小说家》

 谁是我们心中的小橘子——评《刺杀小说家》

文|蓝江

昨天看了《刺杀小说家》,还是有很多触动。感觉导演野心很大,电影中带有了很多当代数字时代的隐喻:

(1)李沐的阿拉丁公司就是一个数字资本主义公司,已经监控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金融、健康、媒体,甚至治安,它随时可以从社会生活的数字化界面中掌控每一个细节。与小说线索对应的形象就是赤发鬼,赤发鬼的庞大身躯隐喻着我们每一个人面对巨大数字资本的渺小,而赤发鬼随时可以将任何在手中捏成粉末也正是现在数字资本权力的写照;

(2)在小说线索的都城,赤发鬼控制城里的十八坊互相攻伐,影片中独龙坊攻打白翰坊如同节日版的狂欢,在赤发鬼的精神指引下,独龙坊踏破了白翰坊,场面也极其血腥,白翰坊在一群民粹的攻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仔细一下,这不正是代表着今天受数字资本和权力控制的舆论吗?大众的口诛笔伐,网络互怼不正是城中十八坊的战争吗?白翰坊的特产是字画,或许代表着白翰坊是最后的文化和知识的角落,也在独龙坊民粹般的网络出征 面前毫无抵抗力,影片中给了一个镜头,在独龙坊的民粹中,一个白翰坊的知识分子拿着字画,被人推搡着,他口里还念叨着诗句,下一秒就被民粹手起刀落,推下深渊,岂不是正好隐喻着知识分子在面对今天数字时代的苍白无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吗?

(3)小说家路空文代表一种天才的反抗者,他通过小说创作让李沐(赤发鬼)头痛,但是在影片结尾,路空文实际上已经写不下去了,电影中最核心的小橘子形象已经被赤发鬼吞噬,也就是说,路空文式以文学和逻辑的反抗路线,实际上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山穷水尽,换言之,数字资本主义不仅控制了舆论与民粹,而且控制了理性和逻辑,理性和逻辑最后走向的思路,无法用理性和知识来对抗数字资本的权力,影片最后路空文被李沐派来的杀手杀死,以及小说中赤发鬼将路空文打得一败涂地都是明证;

(4)雷佳音饰演的关宁的角色,实际上代表着一开始被数字资本控制的大众之一,小橘子既是他的孩子,也是他的内心,如同拉康笔下的被阉割的主体一样,他始终寻找着被这个社会阉割掉的那个永远找不到的对象小a。如果没有小橘子这个对象小a,关宁就会和那座城里的民粹一样,成为数字资本手里征服一切的利器,而且在小说里和在现实中,关宁都是数字权力的武器,现实中他去刺杀路空文,小说里他是红甲武士,追杀路空文,然而,正是小橘子这个对象小a让其翻转,成为了反抗力量。有趣的是,在路空文笔下写不下去的小说,在关宁笔下接下去了,关宁的策略恰恰是不讲逻辑,用冒着蓝光的加特林对赤发鬼一顿突突,这是否意味着,对数字权力的反抗的关键,就是要出现一个不讲逻辑的关宁?

(5)影片中的小橘子的形象同时贯穿现实和小说两个线索,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人们都丧失了指的小橘子,在监控下,丧失了小橘子的人们如同行尸走肉,就是小说中的独龙坊,看似狂欢和华丽,实际上已经被掏空了灵魂。小说和现实都是失去灵魂的关宁在不断地寻找小橘子,小橘子可能是人性,可能是良知,可能是亲情,总之,我们只有拥有小橘子,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想象一下今天,在过年的时候,我们多少人是仅仅存活在数字屏幕旁边,而忽略了身边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没有这些东西,或许我们都会变成被赤发鬼控制的民粹庸众,在网络上口诛笔伐来得爽快,却无法面对社会生活中作为人性最基本的东西。小橘子最后是否被找到,影片是开放的,没有给出答案。换言之,我们所有人是否可以在数字世界中重新找到我们的人性,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或许经历了这一切,关宁还是变成了那个红甲武士的关宁,小橘子和路空文只能在幻觉中存在,被赤发鬼永远地吞噬。

影片中的隐喻很多,但感觉到,影片虽然是一个happy ending,但是最后充满着无限的悲凉,到了影片最后,不是一种解脱,《弑神》的小说并没有弑掉赤发鬼,而是弑去了我们的灵魂。或许影片的结束只是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更多意见交流请私信微博:黄竞欧1九76

进入激萌活动群 | 赞赏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