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 介入医生的噩梦:支架内血栓,我们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然而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都隐藏着随之而来的问题!
支架内血栓是指支架置入后,在综合因素作用下支架置入处形成血栓。
由于造成冠状动脉完全或者不全闭塞,临床上表现为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定义
01
明确的支架内血栓
新出现的休息状态下的缺血症状(典型的胸痛症状,持续时间>20分钟) 新出现的提示急性心肌缺血的缺血性ECG改变 典型的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升高和回落
02
很可能的支架内血栓
03
可能的支架内血栓
是指冠状动脉支架置入30天后直至研究随访结束期间发生的任何难以解释的死亡。
支架内血栓的分类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
一
患者个体情况
二
病变局部情况
三
介入手术的技术因素
(1)支架过小
(2)支架未完全扩张或支架贴壁不良
(3)多支架重叠或者支架过长
(4)支架置入未能覆盖血栓、夹层或者壁内血肿等
(5)各种介入治疗器械导致冠状动脉的机械性损伤
四
支架自身因素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机制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处理
01
药物治疗
02
介入治疗
03
急诊外科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防
对高危患者或血栓性病变患者,可于术前预先应用
低分子肝素 0.4-0.6ml 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
阿司匹林 100~300mg 口服,
噻氯匹定 250mg,每日2次治疗3-5天 或 术前至少6小时前服氯吡格雷300-600mg负荷量。
三. 术后抗凝治疗
术后拔除鞘管后1小时,予低分子肝素 0.4~0.6ml ,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持续3-5天。对高危患者注射时间可酌情延长。
目前推荐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应用阿司匹林,每日口服100-300mg,氯吡格雷,每日75mg,至少半年(CYPHER3个月, TAXUS6个月,推荐应用1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