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叶嘉莹赏析冯延巳《鹊踏枝》

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四面寒,过尽征鸿,暮景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初读此词,读到前三句,只觉词人比喻巧妙,眼前出现梅花飞落,舞于空中之景,却单单忘了“学”字的用字之深意。叶先生读此三句,便读出词人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遇。虽是写景,却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动人的多情生命陨落的意象。

在叶先生的指引下,我读上片的后两句“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时,总算是品出了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花之零落与人之分散,正是无常之人世必然的下场,体会到前三句的写景背后的意味。

忽然想到曾经默契非常的“酒友”。那时以为来日方长,念想的实现指日可待或是唾手可得。殊不知那一极简单的愿望在今生只能搁置。昨夜笙歌,晨起酒醒,见梅落繁枝,随风飘洒。梅落之伤悲移人之离别。

今已不见昨夜笙歌之人,愁绪渐起。凭栏至日暮,只见征鸿隐入深深浅浅的暮色之中,人在何方?昨夜之酒,不敌高楼四面春寒。所思未见平添寒,是也“楼上春山四面寒”。有情之生命的哀伤浸透“罗衣贴体寒”。词人眼中景是现实所见,更是心之所见。情先动辞才发。由此返顾上片前三句,更觉之妙。

妙还在于词中关于时间的刻画,“一晌凭栏不见人”,这一晌是多长呢?上片“梅落”三句所写花落之情景极为明白清晰,故当是白日所见。至下片,从“过尽征鸿”这四个字从以后,便已完全是日暮的景色。从白昼到日暮,时间消逝,诗人在楼上凝望至如此之久。凭栏如此之久,所思终然未见。那愁,那悲苦哀伤,唯“鲛绡掩泪”非莫能。

鲛绡。据《述异记》云:乃南海鲛人所织之绡。而鲛人眼中可以泣泪成珠。“鲛绡”可见其用以拭泪的巾帕非常珍美。再则,是用泣泪之人所织的绡巾来拭泪,可见其泣泪之堪悲。所思未见的怀思之情的悲苦哀伤跃然纸上;回味下片中的“楼上春山四面寒”寒彻心底。

我似乎也感受了那种透过罗衣贴体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