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稿信4.0
关于退稿这个事,我在这里写过3次。
第一次,在这里:这是一个需要你对文字执着的时代(退稿篇)
第二次,在这厢:整个编辑部都不知道你写的是啥?
第三次,在这里:风雨之夜,退稿之时
第一次那篇,我奉上很多封退稿截图,这次4.0,我依然会奉上几封退稿信。
第二次那篇,我是投了一部意识流小说,结果我得到了最好的一句回信:整个编辑部都不知道写的啥?
第三篇,我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20世纪存在主义两个扛旗子的人物,萨特和加缪的被退稿理由。
我本科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加缪的,那么加缪于我这个年龄写的第一本小说叫《快乐的死》,也叫《幸福的死亡》。当时加缪收到的退稿理由是:内容结构不严整而未能出版。
关于这部加缪的早期书稿,一直到2016年1月我国才有中译本。我在豆瓣上结识了一个法文的翻译者,她说她本来前两年想翻译这部小说的,结果被其他事情耽搁了,被别人抢去了。
所以,我还是很感谢译者梁若瑜的,也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吧。
关于当时这本书的“内容”与“结构”方面到底怎么样?我有一篇近1万字的书评给予了详细的分析,在这厢:《快乐的死》梅尔索对快乐的寻找
所以有本书叫《退稿信》的封面上有这样的话:
“感谢那些昏了头的编辑和出版商,是他们成就这本书。”
这本书封面,在这厢:
我截取一些书中的曾经大咖们落寞的时刻:
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退稿理由:
如果阁下要我们买下这部书稿的话,我们宁愿用同样的价钱把书稿退回去——只求您打消这个念头。
贝克特的《梦见形形色色的女人》退稿理由:
这种烂东西我连碰都不想碰。贝克特可能是个精明的家伙,但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模仿乔伊斯,他的姿态像个奴隶一样卑屈,煞费苦心,却又缺乏条理;他使用的语言古怪不已,四处还可以见到被乔伊斯影响的恶心段落——而且还“猥琐粗鄙”——这本书已经被判了死刑,光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它根本卖不出去。
我们看看乔伊斯曾经的退稿经历:
《都柏林人》被22家出本社退稿。终于出版后有一个民众用当众焚书来表达对于这本书居然出版的愤怒。
《尤利西斯》曾被美国和英国的海关扣下,当众焚毁。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退稿理由:
你用一堆琐碎的细节遮掩着你的小说,以致于它失去了原貌——那些细节写得很好,只不过太肤浅了。
普鲁斯特《在斯万家那边》退稿理由:
乖乖,我从颈部以上的部分可能都已经死掉了,所以我绞尽脑汁也想不通一个男子汉怎会需要用30页的篇幅来描写他入睡前如何在床上辗转反侧。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退稿理由:
写得这么露骨实在不恰当。
狄更斯《惨不忍睹的童年时光》退稿理由:
实在很抱歉,但此时我不得不来个大义灭亲。这本书非得拿掉不可。这篇小说长长的名字看起来有点神秘,但是内容就像那些繁琐冗长的外交辞令,实在是“糟透了”。
所以,我很想说:你离作家的距离就是那一封有一封的退稿信。
现在,我要奉上我的退稿信4.0了。
通常,你投给比较大一点的杂志的回应是很简短的。
当微信公众号成为当今大头时,一些公号的投稿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一些大号的退稿信也很简单。但是简单与简单之间不一样,比如下面与上面这段话的对比,有一点点鼓励的话会给落寞的作者以微小的安慰吧。
当然有一些退稿理由也可能仅仅局限于字数,并不是我写的不好。
就像当年柯南道尔投稿《血字的研究》时编辑的退稿理由一样:
“要把它连载,嫌太短;要把它一次刊出,又嫌太长。”
当然也有可能是题材的细微差别,比如“小说”和“故事”的区别,比如我投稿给《故事会》了一篇“小说”:
所以,有的时候,选择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比如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你是写“投其所好”的文章呢,还是写追热点的文章呢,还是写跟风讨论的文章呢等等,这都选择。但是有些时候,我说过“等待”与“坚持”常常被人混淆。
人生啊,怎样选择都会有遗憾。比如你毕业后是选择出国、创业、工作还是考研?
萨特的存在主义告诉了我们,先去选择,对错不是你的能力范围,那是上帝的,或者说是你未来的自己的。当你回首你来时的路时,你才会有了选择的遗憾。但世间,没有真正遗憾的事情,我们不都知道一句诗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此,还是汪国真的那句鸡汤:既然选择,就风雨兼程吧。
哦对了,我还收道一封很认真的退稿信,是《大学生》杂志发来的:
岳缪:
你好!
很高兴收到邮件,我直接说意见了。
投稿的文章讲到了中文系学习的种种,从栏目要求来说,讲的点太多了,可以聚焦一个点一篇篇地来写。同时,文章里引用了不少老师、学长们的观点、作品,你或者身边人的经历、故事偏少,希望能多一些。文章整体的要求是,观点明确,以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
欢迎交流沟通。
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这些:
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陈平原的理解:“读大学是阅读书本,也阅读教师。”所以,读大学是“读书”和“读人”一起读。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那你就在人格上与之贴近一点点,你讨厌什么样的老师,你就远离他,将他作为你人格发展的一个教训。
如何上好大学是很多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份作业。陈老师给出了方法,感觉你是认同的,那么,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写写,是如何在大学里通过读书、读老师,而让自己摆脱迷茫,或者说有所成长的。
中文系是一条洒满钓饵的大河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 网住的鱼儿 上岸就当助教,然后 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 然后再去撒网
——节选自李亚伟《中文系》
这里叫“文学院”
三个汉字可用篆、楷、隶、行、草等字体写出
还可用拼音拼出来,用英语译出来
每一种写法看上去都很娴静,其实苦大仇深
文学院凭什么叫文学院?凭文学
文学是文学院的袈裟
披上它才能做“得了道的高僧”
这里专门伺弄文学,是离文学最近的岗哨据点
跟麦地种麦子,稻田长大米,西瓜地出西瓜
煤矿产煤而不产面粉和海洛因
属于同样道理
但是,如果文学院和文学打架
文学院的力气一定大于文学
种瓜得豆,种豆得瓜
——节选自路也《文学院》
这两篇诗歌很好地写出了中文系的学习、氛围,可以是从这样的节选为切入点,讲讲你的中文系学习,学术之乐、之痴。
就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对于自我修养的提高可以在文学作品寻找自己的偶像。我的老师曾经有一个这样的观点:“大学4年,你至少要熟读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其他的略读就可以了。”
中文系这4年,其实我真的只阅读了一个作家的一生,然后是他的全部作品。然后我的毕业论文也是写的他。今后,我也会一直将这个作家摆在我人生旅程的另一个时空的导师或者是朋友。
我身边很对同学到了毕业论文的时候不知道研究哪个作家,在导师开选题会的时候一筹莫展,而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我的毕业论文是一定要研究他的,至于具体什么选题,跟导师商量就OK。所以,我的论文成为了我导师小组里推荐优秀论文答辩的唯一一个。你用什么样的精力去做什么样的事情,这在大学里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经历写清楚了,是篇好文章。
——《大学生》杂志
当然了,我的“柳暗花明”也肯定经历过多次了,比如我将《一地废墟》也投给了“豆瓣阅读”。
我在这里说一下,投稿豆瓣阅读还是很费劲的,毕竟它是一个电子数字出版界的龙头。所以审稿也颇为严格。我说过我之前在“汤圆创作”写稿时,那时这个地方还是一个坚持“纯文学”的地方,为了商业化,这里也变成了手机上的另一个“17K”了,耽美、同人、言情、穿越、玄幻、修真等等等等。对于网络文学的方向,我还是很担忧的。但是我这是纯属以卵击石。回归现实,回归真实的生活,确实是没人看的。等到有人看的时候,这期间,也是很长的路。
这里的连载,让我重新回归到3年前写长篇小说的路上了。不过我这次我并不打算很用力去写。只是然我自己觉得每一周有一种任务或者期待,不至于过的很无聊而已。
我最用力的第一本小说叫《第6600封信》,也是偏意识流的。当你读过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的文章后,你就知道意识流的小说有多么难读了。它是去情节化的。当然了,意识流比法国“新小说”派的小说好读,也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萨特的小说好读。这本书也是卖了5000元的稿费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吧。电子阅读链接在这里,你们可以去瞅瞅:http://www.yunwenxue.com/index.php?r=works/index&wid=9304(好吧,微信公号里的文章里不支持外链。)
我再来说说这部叫《一地废墟》预计写10万字的小说,我打算既然我的散文集《置身于若有若无之间》散文集很难出版,那我就把散文改成小说。在我这部小说的创作计划里,就是把散文链接进去,加一些连接,然后成为叙事和意识流各一半的小说吧。大家没事也可以去瞅瞅,链接在这里: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5938670/(这个链接大家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吧。)
当然了,我的创作重点依然是这部散文集,因为它又让我将之提升成为一种仪式感的东西。
是我对作者加缪的致敬。这个书名的来由就是加缪的人生和其创作理念的另一种生发吧,即对“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的生发。当然,它还是纪念我的爱情的仪式纪念。总之,我相信,它会生发成的。就像我去泰山看日出一样,在路上和写作都是一种仪式。哦对了,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看了,果然是鬼才,其中的故事确实颇为诡异,若说唯美的话,也是另类的唯美吧。
然后,我整合一下后台以及留言里对我散文集的一些评论,给我后续的创作一些动力与自我批评与鼓励吧:
其实吧,我的意见只有一点,就是你写文章的时候某些说明啰嗦了些,不够简洁有力,但文章是好的,我挺喜欢。
——读者小江
文章内容很值得咀嚼,很棒的!我粗品随便提一两点:长句多,文字不够凝练;逻辑层次不是很清晰。简而言之,有自嗨嫌疑。和读者沟通,可能深入浅出点会更有快感。毕竟阅读体验也很重要,太学术了会不好读。这是咋一看的想法,但是这咋一看也有其意义。
这感觉,也许像一个内功超然的武僧,来到街市口卖艺,却没有什么家伙把式能够展露无遗。可能需要一件兵器,一个出口,一种与观众感官上的即时互动。貌似你会排斥下落到这个太大众化的层次?但是我觉得沟通的艺术应该立体一点。
——读者小颜
批评没有,因为你写的都是生活,生活正是如此,卑劣多彩。
——读者小小
真心建议:每个人都喜欢积极向上,美好的东西。文章有些或许可以简要地写,更加贴近平凡的生活些。
——读者小香
你很不喜欢这个充满着虚伪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会因为你的厌恶而产生任何的改变,所以我们只能随波逐流地去改变自己,配合这个世界,才能让自己不会变成世人口中所说的神经病,不会变的那么格格不入。显然,你已经变成这样了。但这样未必不好,只是世人们对于不符合他们观点的事物会出于本能的躲避,被他们划分到不可理喻的领域。
——读者小凉读《自卑的人》评
只看完了 香草巧克力冰激凌,想再看 无力的人 头疼看不下去了。很怪诞的想象力,冥冥中觉得你挺有才华的。可是,这种满满负能量的感觉,看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美在丑的旁边,如果一定要偏心不看全,我一定会选择多看美一眼。
——读者小香《香草巧克力冰激凌》
为什么一定要去寻找最初的形态?既然已经过去了,就不必再去寻找,即使你费劲心思找回来了,说不定也不是真的。即使是真的,找回来又有什么意义?既然是最初的形态,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发生了改变,找回来之后只不过会陷入无限的思考和后悔和懊恼中,还不如不去寻找。这些只是我的理解,但每个人的理解都不相同,如果有什么你觉得不对的地方,也就只说明我的换位思考没有成功。
读者小凉评《序言》
你的文章虽然唯美,文笔也很好,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悲伤,太过于死寂。
读者小梁
啊,近乎完美。构思,选材,语言,细节,棒极了,美中不足的是,有几处别字,有些句子可以写得更精炼。
读者小水评《香草巧克力冰激凌》
好文字!愚以前常和您同样的角度“立意”,近两年经老作家、大编辑、八岁的好朋友开示,逐步关注自我“发心”。昨晚刚刚读完法国作家的《小王子》,现再复习复习。
一老者读《咒骂的人》后
很敬佩作者的执着,有些地方确实犀利深刻,但个人感觉作者受西方意识流影响太深,忽略了读者的耐心,再接再厉,加油。
——读者小A评《咒骂的人》
在旧时光老照片里缅怀曾经的未来, 在写梦想画素描里焦虑未来的曾经,在相平行的世界里彼此相拥着哭泣。 以上每一件事看似都混乱毫无逻辑没有一点意义。 但那就是无法遮掩的丑陋过去~~~ 哎,大早上大过年的看得潸然泪下也是够了。为故事为“何常冬”偏执不负责任的一生。 ps(估摸着你要将诙谐进行到底,我已经发现了好多你每篇文章必须会出现的词句。
——读者毛毛虫读《一地废墟》评
看完了说说感受吧(仅代表个人哈) 首先“每次看你写的东西都无比的沉重,字里行间总能嗅到悲伤甚至绝望的气息”。其次“这篇文章从标题到最后的一个句号结束时总感觉还有什么东西并没有完,还在延续。”(乱猜的) 最后“只想说每一个乐观主义者都有一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每一个悲观主义者也有一个热烈到几近疯狂的信仰。”本身价值与自我期望不对等(我觉得我应该说了一个病句,但我也找不到什么正确的话来形容它的意思)
——读者毛毛虫读《埋葬的人》评
无知者无畏,于是放宽了心,用年轻掩饰莽撞,活的口无遮拦,以为那就叫真性情。
——读者小兔评《埋葬的人》
这篇文章观点不错,就是文章表述能力太差,很多句子读起来不自然。文章缺乏吸引力,语言表达能力太差,每个句子不易理解。真是嗤笑。
——读者莫谋读《嗤笑的老人》评
所有体裁中,我最偏爱的是随笔,也许就是你说的散文。对你,我有过欣赏有过好感有过喜欢,一直都有,但也只能止步于此。对你的才华真是无比惊叹,我觉得自己喜欢的作家,能看得进去的书很少,少之又少,却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喊你大师,是因为真的很惊叹;对你的过去,简直难以想象我最崇拜的大师竟然有过如此心酸的遭际,不过卡夫卡也和你有过差不多的经历,如果没记错的话。文中还是有点小瑕疵,比如『钉』,比如一开始有个小细节,忘了,比如『地』。但你已经很棒了,加油,我的大师,唯一的大师。
——读者小水评《印象中的人》
相信我,这个系列还会有很多,但是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一起等待吧。
我第一次用《面对巨人》的电影片段结尾,是个励志的片子。
第二次我用nba新纪元式的后卫斯蒂芬库里三分大赛终于得到冠军的录像做结尾,是个励志的故事。
第三次,我用一个叫史努比的漫画人物开始了他的退稿经历做封面。
第四次,我用在网易云音乐上偶然找到的一首原创励志歌曲作结尾吧:
最后,还是要以我写的那句诗作为“buzzer beater”:仙乡路远雪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