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有讲究

张中南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语)。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提问还有一个善不善于问的问题,《学记》中说得好:"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提问是很有讲究的: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只敲小锤,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提问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将丧失答问的信心。此外,"敲钟"要从容地"敲",它的声音才能悠扬悦耳;提问要慢慢诱导,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索;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围绕重点,不枝不蔓地提问;提问要探明学生的疑点难点,问到关键处;提问贵在启发,切中学生"愤"、"悱"之机,不落俗套。

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为追求教学的科学、高效、最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讲究提问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1.在关键内容处理提问

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问题,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这些关键内容。往往是阅读材料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或散文中的"题眼",或诗歌中的"诗眼"等。如果教师能平中见奇、慧眼识珠,就能引导学生排除疑难,学有所得。如《祝福》中对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衷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柱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quot;。这段肖像描写用的全是习以为常普普通通的语句,却活画出祥林嫂临死前的悲惨形象。教师可先整体发问,读了这段肖像描写,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紧接着再问,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和把握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有的说:"全白"的头发写出未老先衰;木刻的神色写出她精神上的麻木;"间或一轮"写出她思绪的凝聚,凝聚在思索灵魂的有无上。有几位学生进一步发言道:"问或一轮"的眼睛描写,不仅写出她思绪聚在灵魂的有无上,而且点出了封建礼教既不让她安生,也不让她安定的死。这时,预期目的已经达到,教师再适时深入引发;此时能使祥林嫂直立行走的,已经不是她的双腿,而是那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也正因她全身重量都压在竹竿上,所以"下端开了裂"。

2.在内容矛盾处提问

不少课文的内容有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如《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它来提问,鲁迅为什么要在一句话中并列使用,其用意是什么?则必然引起学生的争论、深思和解答。孔乙己是被社会遗忘的人,他的死是无人过问的,因此,作者就用这句话来做悲剧的结局。并列使用的用意在于表明根据孔乙己的遭遇,无疑可以断定他是死了,但他的死活无人过问,因此又只能假设表示不肯定。这不正是鲁迅用语精炼、恰当之处吗?

3.在伏笔置疑处提问

爱棋的人都知道"闲棋"一说,它往往在十数着之后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甚至是缺此一着就不行了。《促织》一文写成名再获促织一节,情节离奇,令人惊疑。

4.在课文细节处提问

小说等叙述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像藏在绿叶丛中的花朵,扒开绿叶,显露花朵,则会色彩纷呈,别开生面。

5.在文句的蕴含处提问

许多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含义丰富,常常寄寓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有些句子很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乃至文章的主旨;也有些句子,字面意思一目了然,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还有些句子,看上去不难理解,但联系全文却有"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的作用。

鲁迅《药》最后坟地的描写含义深刻,教学中如能拎出来提问,则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夏瑜坟顶上花环的描写,意在表明革命者并没被斩尽杀绝,夏瑜的血鼓舞人们继续斗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以此"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从而激励人们勇敢地投入推翻旧世界的斗争。不难看出,关于花环的几句描写是寄寓了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的。

孙犁《荷花淀》中的人物对话,字面上一目了然,细品却意味深长。如女人们探夫未遇在返回的船上你一言我一语,一位说:"不行了,脱了僵了。"如对此提问加以体会分析,则是暗含自傲的戏言,用僵绳来比喻丈夫超出了自己家庭圈子之外,而表现出惊讶和不满情绪。

6.在事物联系处提问

一篇名作中,一个文段、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关键词语、往往寄寓了的作者的匠心。教师指导阅读,务必要从其内在联系处设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朱自清《荷塘月色》,按文题要求和文章的基本内容应是想起荷塘、夜的荷塘、荷塘归来。可我们却可以扣住"心里颇不宁静"来提问,向学生提示全文的感情基调,从而揭示出文章后面的心情变化的本源,使学生领会文章脉络。这样就将课首第一句话与全文的中心借景抒情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分析,从而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

7.在最佳的时机提问

提问的时机是要细心选择的,过早则学生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启而不发;过迟则问题已经解决,成了马后炮。《群英会蒋干中计》写周瑜接待老同学兼说客蒋干,先发制人,阻且蒋干说降活动时,颇具匠心地描写了周瑜的三次"笑"和三次"大笑"以及蒋干由"昂然"到"愕然"和"惊愕"再到"面如土色"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读到这一故事流程时发问:你能分析出周瑜和蒋干每次神态变化的原因和这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吗?这一问真是抓住了最佳时机。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给予概括:周瑜之笑,一是为蒋干送上门来助施反间计而高兴,二是笑蒋干欲盖弥彰,三是稳住蒋干,以便让他上钩,四是让蒋干感到周瑜毫无戒心,五是以自己取得成就的自豪感来压制蒋干的劝降,六是显示自己的地位以绝蒋干念头。这些"笑"的描写充分反映周瑜巧施反间计胸有成竹、豪放自信的性格。而蒋干则是由起初的盲目自信到被周瑜点破时的尴尬,再到胸无点墨和城府的怯懦和胆小,表明他是一个不堪重任的蠢物。

8.在可比较处提问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比较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有助于学生把握事物特征,防心片面性和绝对化;有助于提高学生概括取舍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创造精神。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如教师在分析课文时着意点明:这篇文章的抑扬相交之点就在最后一段文字里。"不如不记的好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抑",作者想把最大的愤怒强压下来,隐忍起来;"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扬",表明作者感情的激流无法遏止,于是让情潮奔泻而出,从而点出"忘却"正是为了轻装战斗,战斗才是更有意义的"记念"。在教学中选准这个抑扬比较的焦点,在讲述时既可出感情,又易于见效果。

9.在激起悬念处提问

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实践证明,激起悬念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可以造成教学的上佳心理状态,如果能将它同"猜读法"结合,不仅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

10.在知识点或考点处提问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环是知识的迁移。这种迁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运用好课文这种例子本身也很重要,特别是在体现知识点、蕴含考点的地方。

11.在课文失误处提问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名人伟人的错误更易于增长大众的学问。教者在这些地方切不可忽略不计或为尊者讳,最好是在名人伟人文章的失误处宣传科学和民主精神。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其布局谋篇的失误很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课文开头说"我主张将我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可见其后面的一二三四就应该讲理由。接下来第一部分讲改造就进步,改造就有成效;第二部分讲我们还有很大缺点,不改造不行;第三部分讲主观主义态度不好,马列主义态度好,非用什么取代什么不可。到这里为止,文章都是在讲理由,且讲得自然顺畅。可是第四部分却说:"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拉着就讲如何改造问题,完全不是讲理由了。教者如抓住这一瑕疵点拨一下,问它一问,自然会得出删掉那个"四"字,并空出两行,用空行分段法使后面的"如何改造"与前面的"改造的理由"并列的结论。与此同时,教者还可告诉学生:瑕不掩瑜,小小失误使我们有了再也不重复此类失误的伟大范例。

以上11例,说明的都是在什么地方提问,下面说说提问的设计。限于篇幅,仅举三例。

1.分解整合

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问,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比较容易把问题讲清楚。例如高尔基《海燕》是散文诗,要讲意境。什么是意境,对初中生来讲,是一个不易讲清楚的问题,教者就可从"表象"入手,把问题分解成。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描写景物的画面;再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褒贬语气;三读课文,读出课文的排比语气;四读课文,读出课文高潮时的气势。把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海面海浪、乌云雷电、暴雨狂风、海燕海鸥和企鹅等,全都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时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意境"上来了。原来所谓"意境"是饱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是内情与外境高度融合后并经过艺术加工所表现出来的境界。这样,什么是"意境"这个问题就讲清楚了。

2.阶梯设疑

就是说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在学生细读课文后,教者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如果按照一般纪念性文章写法,即介绍被纪念者的生平事迹,与作者的交往,然后抒写作者的怀念和赞颂等,那么文章应选择哪些材料,删除哪些内容?作者在悲痛的哀悼、忆想中,又愤怒地揭露反动派的野蛮凶残、流言家的阴险恶毒,这对加深文章的深度有什么作用?作者高度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热情讴歌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但同时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他沉痛地总结了惨案的经验教训,不同意徒手请愿,这样写好不好?与一般悼念文章相比,有哪些更深刻的地方?文章把从容的死难烈士、凶残的反动派、下劣的流言家进行比照尚且不够,还写了其他各种人"中国人""庸人""苛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等,表现鲁迅对中国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有哪些独到的地方?对群众的落后、冷漠、苛且偷生等弱点的揭露有无必要?是否看得过重了?这组有梯级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记念刘和珍君》内容繁多,感情复杂,再加上语言冷峭含蓄,对高一学生来说,理解的难度是相当大的。阶梯设疑,由浅入深,学生可以比较深刻地领会文章主旨,了解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是多么深刻。

3.正反问结合

这种问法倡导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为有人向我问难,我什么也不答,只是尽量指出问题的正反面,让他们多动脑筋,自己做结论。有时也可先不用"叩其两端",而是先指出问题的一方面,看他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指导学生写记叙文,可以正问:怎样才能把记叙文写得生动形象,做到以情感人呢?也可以只"叩其反端",即注重反问:"要想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做到以情感人,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