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花”的故事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大花”的故事

原创/周纪合

我家的大花,是养了十多年的一头母猪。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上级号召大力养猪,要求每家每 户都必须每年出栏一头肥猪,还有布票、肉票奖励,生产队也按户养猪的头数分给自留地.群众养猪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腊月,母亲赶集回来,逮回一头花猪崽。父亲拎起上瞧瞧下瞅瞅,眼睛瞪得圆溜溜的问道:“你逮的啥猪?”

“草猪(母猪)!”母亲答道。

“不是叫你逮个牙猪(公猪)么?”父亲提高了嗓音。

“草猪比牙猪便宜一块钱。”母亲得意地答道。

“我的二百五婆娘哎!牙猪隔壁麻子叔自己会劁(阉割),不要掏钱,草猪得请劁猪匠,得掏两块钱!”父亲叹息道。

那时生产队一个劳动日两毛钱,两块钱可是父亲十多天的劳动所得啊。

父亲把猪扔进猪圈,把装猪崽的背篓“彭”地一脚踢的老远,骂了一声“屁事都干不了!”

一向办事干练要强的母亲,听任父亲的责骂,无力地低下了头,用手搓弄着衣角。

小花猪夹着它短小的尾巴,躲到猪圈的角落里,警惕地望着父亲和母亲。

那年冬季,天冷的邪乎,东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紧接着下了两场大雪,房檐上的“滴溜”有一尺多长。每天早上上学,我把火炉笼得旺旺的,把身上的棉衣裹了又裹,却还是冻得直跺脚。下了课,同学们就在旮旯角“挤油油”,有的还冻伤了脚手和耳朵。

天不凑兴,村子里又流行猪瘟,小花猪先是发烧,经兽医治疗后效果不佳,几天后奄奄一息,看起来是没有指望了。父亲骂道:“撇人贼!临死还让我搭上了几块钱的医药费!”

父亲拉了个破粪笼,在门后摸了个铁锨,把小花猪挑在粪笼里,踏着积雪走向自留地。郊外冰天雪地,呼啸的北风刮到人脸上就像刀割一样。到自留地后,父亲想在桃树下挖个坑把小花猪埋掉,但是大地冻得比砖头还硬,无奈就扔在了桃树下。

过完春节,大地回春,皑皑白雪化为淙淙流水,崖畔上的迎春花鼓着腮帮吹响了迎春的号子。

父亲脱掉臃肿的棉衣,紧了紧腰带,准备把去年种包谷的地再翻一遍,做好栽红薯、种棉花的事宜。

父亲拉了一架子车沤好的粪土来到自留地,向桃树下一看,小花猪不见了,心想可能早让野狗拉跑了。

“吱、吱、吱……”,就在父亲翻地翻得头上冒汗的时候,堆放包谷杆的坟头里传来小猪的叫声。父亲刨开包谷杆,露出一个洞口,瘦骨嶙峋的小花猪站在洞里,向父亲发出恐惧的叫声。

原来小花猪那天被父亲放到雪地里,冷风一吹,烧退了,又活了过来。一个月来,靠着遗留在地里的包谷穗顽强地活了下来。

村子里还在闹猪瘟,父亲不敢把小花猪逮回家,就在地中间挖了一个深坑,盖上包谷杆,把小花猪放了进去,每天往返两次进行喂养,等到两个月后猪瘟平息后才逮回家。

由于在地里冻饿交加,小花猪明显营养不良。对于失而复得的小花猪,母亲喂养得十分上心。几经蹉跎,小花猪长成了大花猪,进入了发情期。由于经过猪瘟死了许多猪,猪崽的价格急剧上升,父亲就把它作为母猪喂养,并昵称“大花”。

怀孕后的大花性情温顺,迎风见长,一晃长成了毛色光滑、大腹便便、足有一百八十斤的大母猪。生产队给它上了“户口”,分给了自留地。二老下地干活回来,总要给梢上一把新鲜的猪草,母亲也给增加了精饲料。

三个多月后,大花生产了。父亲充任“接生婆”守候了一整夜,又是笼火,又是给小猪崽用碘酒擦脐带。母亲专门熬了一锅稠米汤对大花进行“犒劳”。不几天,十只小猪崽满猪圈乱拱乱爬,胆大的还跑到院子里拱人的脚。望着黑的、花的满院子乱跑的小猪崽,父母亲脸上洋溢起希望的火光。

生产后的大花一改往常温顺的性情,对来访的生人时常发出低沉的吼声;每听到小朋友或大黄狗追赶小猪崽时猪崽的尖叫声,就发疯般地把圈门拱得山响。父亲说大花母性强,是一头理想的母猪。

四十多天后,十只小猪崽变成了一沓红红绿绿的钞票。父亲朝手指上吐着唾沫,耐心地数着钱,喜滋滋的对母亲说:“一共卖了一百二十块钱,比咱们在生产队干一年还挣的多。”

又是雪花飘落的季节,大花又要生产了,父亲给小猪盘了热炕,专门买了一只奶山羊,为给大花和未来的小猪增加营养。这次大花生了十四只小猪崽,但只有十二个奶头。父亲每天几次蹴到猪圈里,经管着让小猪崽轮流吃奶,保证了十四头小猪崽都健康地活了下来。母亲看到小猪崽吃饱后静静的卧到热炕上酣睡的样子,发出会心的笑声。

大花好饲养,不择食,耐粗饲料。在那人们生活还很困难的年月,红苕蔓、豌豆蔓、包谷杆是大花的主食,大花吃得津津有味,照样一年两窝小猪崽照生不误,成为我们家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任何物品都不会是一直畅销无阻的。在大花生殖旺盛期间,曾经有过几次猪崽滞销的低谷,一只才卖一两元。记得有一次我和邻居大叔去澄城县韦庄镇卖猪崽,直到下会还有两只五角钱都卖不出去,思量再三,带回去也养不起,就在街上把它们放跑了。与其带回家让其饿死,还不如让其逃条活命!于是社会上掀起了劁母猪、杀母猪的风潮。也曾有贩子到我家打大花的主意,被母亲一口回绝。就这样反反复复、起起落落,大花活到了十多岁,帮衬着我家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一直到实行责任制。

大花老了,先是产崽量减少,直至不再发情生育。母亲和父亲商量:大花是在无意之中成为一只优良的母猪,给我家创造了不菲的收入,看来是上苍照顾穷人,我们就这样把它养着,顺其老去吧!再后来大花食量逐渐减弱,即使是纯精饲料也吃的非常少,脊梁瘦得象刀子一样,起卧都比较困难。

又到了冬天,母亲梦见漫天大雪下个不停,压塌了猪圈。早上母亲端着食盆来到猪圈旁,发现大花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死去了,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大花因母亲贪图便宜来到我家,又因流行猪瘟错过了劁阉期成长为一头优良的母猪,最后因二老心存善念而逃过了成为刀下菜的命运。一系列的阴差阳错,似乎冥冥之中早已造就。

母亲给大花戴了一顶帽子,穿了一双鞋,让父亲把它埋在后院的墙根下,喃喃的念叨着“来世去投人胎吧!”

作者简介

周纪合,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55 年正月。自幼酷爱写作,怎奈水平不高,难成正果;后专攻医学,术不精而转从政。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老来偷闲舞文弄墨以求自娱,如一丛路边小草,不为争妍芬芳,只为与世界添一抹绿意。

主编:李跃峰

本期小编:草庐居士

诵读:李跃峰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谢丽洁:梅子和她的猪娃们

    [总第135504期] 梅子和她的猪娃们 作者:谢丽洁 望着,活蹦乱跳的猪娃儿,梅子心里别提多高兴.她早不记得头几天整夜和丈夫守在猪圈遭的罪了,眉眼中就是一个喜欢.欢喜. 猪价飞涨,谁还敢抓猪崽儿,真 ...

  • 吴克敬:猪婆坟

    孩子属猪,周岁那年,他家养的那头小黑猪做了幸福的猪妈妈,膝下一窝的小猪崽,胖嘟嘟极为可爱."三年媳妇儿熬成婆",接着又豪迈地养了几窝猪崽,小黑猪就成猪婆了. 它不受节制地生育,成了 ...

  • 【河南濮阳 孟青梅】原创//病从何来(短篇小说)

       2019第79期        总第693期    病从何来 1 杏花早起提着饭盒去地里送饭,一进养猪场大门就看见留根一只手扶着圈墙正在那使劲地咳嗽.呕吐,杏花急忙劝留根说,咳得这么厉害,别怄啦 ...

  • 我和父亲去卖猪

    我和父亲去卖猪

  • 【福建·福州】张德平丨童年里的生猪“储蓄罐”

      童年里的生猪"储蓄罐"   作者/张德平     许多年后再回忆起我的童年生活,若一言以蔽之--日子过得贫穷拮据,却也无忧无虑.充满欢乐.因为忧愁都是父母的,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就 ...

  • 【大荔文苑】王金桩:卖猪娃

    卖猪娃 文/王金桩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过去猪肉贱得出奇,从去年起猪肉却金贵的了不得,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商品行情扑朔迷离,似乎让人难以把握.不过商品的价格随着市场的供需上下波动是铁定的规律.当供大于求 ...

  • 散文||阿公的故事

    阿公的故事 我是跟着阿公阿婆长大的,对于我阿公的故事总能在潜移默化中听到看到,虽谈不上多么精彩,但也确实令我难忘. 阿公出生在革命老区江西省铜鼓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虽然算不上衣食无忧,可也能够自给 ...

  • 散文||大年初一的故事【征文】

    大年初一的故事 肖吉萍||陕西 当庚子除夕零点钟声响起时,当"难忘今宵"歌曲响起时,我们迎来了辛丑年的到来! 经过庚子年"新冠"疫情的磨砺.侵扰,人们似乎每天都 ...

  • 散文 ‖ 我的故事和城南故事

    送走福伯, 我向公司请了一个月的长假,我知道我应该出发了,去看看去找找,那个令福伯魂牵梦萦的老家.从台北匆匆赶到台南我只见了福伯最后一面,他在昏迷中拉着我的手,喃喃道:"志道,一定要去梅埠. ...

  • 散文||自行车的故事

    自行车的故事 转眼之间,时光列车已驶入二十一世纪第二十个年头了.可我却如此深切地怀念着一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自行车. 那时候,在我们这个有着一千多号学生的乡村中学,谁要是有辆锃光瓦亮的新自行车,简直能美 ...

  • 散文||光阴的故事

    光阴的故事 刚下班到家的文杰,还在楼道里就听见老婆王多多在屋内的爆笑声,不用想都知道电话那头是谁,更不难想象,老婆每次笑得花枝乱颤的傻样儿. 小学三年级时候,王多多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大院儿,恰巧跟我在 ...

  • 散文||编辑部的故事

    编辑部的故事 范景来||北京 上初中的时候,看过英达老师导演的室内喜剧<编辑部的故事>.剧中人物那幽默的表情,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常常被那喜剧的色彩所感染. 生活真的像 ...

  • 散文||穿衣的故事

    穿衣的故事 俗话说得好:人是衣裳马是鞍.道出了服饰装扮的重要性. 记得我小的时候,人们很难穿上一件新衣.大人们出门做客也往往穿些半新半旧的衣服,平时干活还舍不得穿呢.那时家里有件半新的中式上衣,父亲和 ...

  • 散文||塞罕坝的故事

    塞罕坝的故事 塞罕坝一个美丽的高岭.广袤的森林,遍地的野花,风吹草低见牛羊.春天百灵婉转,松涛如海: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置身其中仿佛世外桃源让人留恋. 只是这一切早已成为遥远的梦境,现在的塞罕坝一 ...

  • 散文||老谭故事之校长

    老谭故事之校长 王亚兵||江苏 吴越之地,幸得老友.与谭先生把酒言欢说故事,老谭给我说他小时候的事儿,说到动情处,嘴角泛起唾沫.讲到深处,眼角放光. 老校长,我有点不喜欢他,因为他拧着我两个耳朵把我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