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说“质”:交换斧头

434.说“质”:交换斧头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百余汉字探秘》《左传成语典故精释》等有关学好文言文的六本原创电子书

节选自《百余汉字探秘》

《左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说是周平王时郑庄公作卿士。平王担心他权利过大,想分一部分权利给西虢公。这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周平王不承认这件事。这样周就和郑交换了人质:平王的太子狐到郑国,庄公的公子息到周朝。平王去世后,继位的周桓王不甘心受到庄公的挟制,仍想用西虢公替掉庄公的爵位,庄公恼怒万分。结果,为了出这口恶气,庄公夏秋派人割了周的麦子和谷子。这件事,史称“周郑交质”,此举标志着周天子势力的衰落,诸侯势力的崛起,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局面逐渐形成了。这一节,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质字。

先来看,质字的文字演变过程:

关于这个字的构形来历,目前有两种解释,相对比较合理。

1.《说文解字》对质是这样解释的:质,以物相赘。从贝,从 ,阙。许慎只说“质”字的常用意是用财物相抵,并未讲明造字缘由。在《说文解字》中有对 的说解“二斤也。阙”。尽管也没有指明造字缘起,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解读的线索。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指出 :会两物相当之意。我们知道斧斤在蛮荒时代具有非凡的意义。人们披荆斩棘、防身护卫都离不开它。斧资意为路费其缘由就在于此。

另外,据学者研究“王”字实际是斧头的形象,象征着生杀大权。钱币发展的早期阶段,实际是来源于人们手头使用的农具。比如臿、耜等形。所以,有理由相信斧头作为先民手中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也会作为等价物进行交换。所以,用两把斧头并列表示对等理所当然。所以,质,作为会意字理解,从贝,与财物有关。从

表示等价交换,故质的本义是以财务相抵。

2.古文字专家将質(质)和哲的古文字进行了对比。认为其上部的字形一致,上部

其实就是折,其中繁琐的考证,没有必要展示。之所以質的上部写成

形,是一种讹误。结论就是认为质与哲有相同的声旁,属于形声字,本来是应该写作

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古文字诂林》质字条的解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质字的词义引申脉络:

两物相当,故可引申出对质、验证。对质时自然会质问。为了验证射功,故引申出箭靶义,再引申出目标义。

财物相抵,自然有抵押品,特指人质,抵押时要有手续,故指券书,盟约。

财物都是实际的东西,故有物质、本质之意,特指人体。又引申为人的资质。还可引申为质地、底子。

可假借为“锧”或“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