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要菇农学理论
某次与几位业内大咖一起讨论,其中一位提出某个表现的东西,说是用药所致,这个结论肯定没有问题,因为是他亲自发现并验证的,所以他很郑重的说出来交流,这就是技术讨论的好处。
然而,另一位就说,这种现象他们也有发现,不过原因不是打药,而是别的因素。刚好我对这个现象也有一点心得,我自己就知道有两三个事情会导致这种表现。
当然大家都是不错的朋友,所以,综合一下,这个现象可以有多种情况产生,这个通俗的说法叫“多因一症”,就是多个原因最后导致相同的症状表现。
实际上食用菌生产问题,还会根据地域环境设施设备等的差异出现“多症一因”的情况,那就更加复杂了。
所以,远程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大概,真正诊断问题,还是需要到现场,而且最佳的诊断,一定是过程信息完整才能做到。远程支持对于实际上操作的意义,在于提供尽可能多的问题因素给事故分析做判断参考。而什么人会有最完整的过程信息呢,毫无疑问是操作者,菇农就是最大的操作者群体。当然,即使是工厂化,操作者不会是老板,应该也是具体环节的管理者。
“多因一症”的情况,在远程支持的时候,没可能把所有可能性的原因都讲完,一方面是认知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不曾了解的东西。即使在远程把可能性都说全了,最后的分析判断还是必须依靠操作者的,所以操作者不能背书一些所谓的经验,只能根据原理和过程信息去寻找联系。不仅远程支持如此,就是事后非直接的当事人去分析都是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由于上述理由,我一直主张栽培农户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这是最后的一道坎。或许有人会说,有那个水平我就当总监去了?不,当总监光是专业知识还不够的。专业理论基础,只能是让你把菇做得更好的东西,如果不去自己种菇,也许做一个中层技术干部也不错,如果做了一段时间中层技术干部,同时能够把理论和管理知识都再加强一点,才会具备当总监的能力的。
近日,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参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香菇产业技术交流会》的时候,因为这个观点,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内容就是应该对老菇农进行进阶培训,而不是总去培训新菇农。新菇农培训等于拉人入行,增加竞争难度却不能促进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最后都是做大不是做强。然后更多的培训内容也应该是做切合实际的理论诠释,新的设备设施信息推介,而不是什么现场观摩和操作,参观其实只是比较而已。
当然,中国的事情很难尽如人意,往往上面的意图是数据的好看,总是要“新增”若干从业者,上面的这个逻辑肯定错了,新增从业与新增效益,什么是最终目标?所以中下层干部也不容易,他们知道下面的实际,却不得不按照上面的指示办,这就非常难受了。
我也听过一些专业人士介绍异地技术,实际上介绍者讲的都对,但到了不同地方,由于条件关系无法实现,这个时候,其参考价值是存在的,但实用价值没有了。这个叫技术的地域性,同样这种异地技术的消化吸收,有没有理论基础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大部分的食用菌强县,都有对外辐射技术的情况,在辐射过程中,地域条件差距大,最后付出的代价就大,反之,过渡就会比较平稳,例如随州香菇技术扩散到西峡,就比较顺,而后来中南部香菇技术辐射到东北,过程就拉长了,而且不少人铩羽而归。最终的定型技术,一定与起始技术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异地技术辐射扩散,很少有称职的具有理论水平的人士参与,原因可以说既是因为存在冒险,也是因为有理论水平的栽培者太少。
不论是处理生产事故,还是搞技术引进消化,理论知识都是很好的助益,当然这里说的理论知识,都是有关栽培的那部分,但很多打着食用菌专家旗号的人,并非知识总量不多,而都是恰好缺乏栽培理论的,所以让许多农民瞧不起专家,也是事出有因的,不是单方面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