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叔种植蔬菜,地头价低迷坦言不够本钱,为啥消费者还嫌贵?

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想法永远都不可能“和谐”,但却能碰撞出针尖对麦芒似的火花,因为出发点不同,各自对菜价的理解自然不同,蔬菜种植户希望菜价越高越好,消费者希望菜价越低越好,这样的想法没有对错之说,都是站在各自立场上考虑问题罢了。

然而,当蔬菜种植户切实感觉到菜价低得可怜时,为啥消费者依然觉得菜价贵呢?

村民杨大叔正在自家的阳光棚内收获茼蒿,提及茼蒿这种蔬菜,对菜农们来说,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

因为种植茼蒿成本特别低,每亩只需要几十元的种子和不到两百元的肥料,加上生长期迅速,阳光棚种植的话,生长期50天左右即可上市,由于生长过程较短,田间管理就相对简单,对于蔬菜种植过程中颇为头疼的病虫草害,也就极少有危害的机会。

因此,茼蒿一直被种植户称之为“懒人菜”或“懒汉菜”,特别受到老一辈菜农的追捧和喜爱。

正如杨大叔所言,茼蒿种植由于不需要付出太多劳动,像他这个岁数的人,过于复杂的蔬菜已经种不动了,在追求简单省事的原则下,茼蒿就成了大家的最爱。

除了种植简单,种植茼蒿的收益也很可观,像往年,茼蒿地头价很少低于2元/斤,每亩按照3000斤计算,6000元的收益在速生蔬菜种植中,也属于佼佼者了。

然而,春节过后,茼蒿市场却不尽人意,当前地头销售价才达到1元/斤,这样算来,亩收入和往年相比,几近降了一半,按理说亩收益3000元也很不错了,毕竟茼蒿生长期较短,种植一亩小麦玉米,一年才收益多少钱呢?

但杨大叔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账不能这么算,茼蒿种植管理虽然简单,投资成本也不高,但收获却是个大问题,像这一棚茼蒿,我们老两口不间断收获,也要近十天时间,为保证新鲜,都是白天采摘,深夜去城里蔬菜批发市场销售。

就冲着这份辛苦,每亩收益3000元,对菜农来说,基本上也仅是保本而已,如若再算进去大棚投资,恐怕就要赔钱了。

地头价1元/斤的茼蒿,确实便宜,在印象当中,茼蒿一直以高大上的方式存在,作为吃火锅的常见蔬菜,超市里的茼蒿,貌似一直没低于5元/斤过,即便是当前,超市里茼蒿价格依然在3元/斤以上,如若在大城市,估计价格还要高一些。

这样的价格,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自然不便宜,这也是茼蒿一直没有彻底走进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原因之一,不是大家不爱吃,实在是太贵了,加之茼蒿本身比较重,所以身价更显贵重。

所以,当种植户蔬菜出现滞销,行情大降时,在城市里,并不能真正感觉到蔬菜降价所带来的实惠,而种植户则希望通过低价多刺激更多消费者购买,从而缓解滞销的窘境,然而,事情发展往往事与愿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人工成本逐渐增加的当代,蔬菜从种植到流通,每增加一个环节,就要付出不菲的费用,再加上新鲜蔬菜必须面对的自损,这些损失肯定是要嫁接到消费者身上的,还有很多需要保鲜的蔬菜,冷储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这就像近日受到热议的香椿芽,在上海、昆明等大城市,居然卖到200元/公斤的价格,这让每公斤原本只需60元左右的香椿,身价飙升得变得陌生起来。

当然,香椿的涨价,和春节后产量有关,但也和储存、运输、中转、分销有关,物以稀为贵,环环叠加贵上加贵。

今后,随着人工和物流成本逐步攀升,蔬菜地头价和市场价之间悬殊只会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局面,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破解之法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