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与衰,老字号如何创新?

36氪的朋友们23小时前

关注
在新消费的冲击之下,老字号应该何去何从?

今年三月,狗不理包子在京的最后一家门店关闭,不久后全聚德在天津的最后一家门店也宣告停业,再次将老字号的生存问题推上前台。

事实上,老字号经营不善并不是个例,2006年商务部重新评定中华老字号,盘点发现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有20%处于长期亏损,70%维持现状,盈利者仅占百分之十。

近年来,虽然在政府的扶持之下老字号的整体生存状况有所好转,但网络上与老字号相关非议仍然不少,不时有部分老字号“店大欺客、品质下降”的负面评价传出。

与之相对,新品牌层出不穷,特别是线下餐饮类新品牌集中爆发,新消费Daily在7月8号的统计显示,仅今年上个月就有15起相关融资,总金额达十八亿元。在人们消费水平不断升级的今天,品牌老化、创新乏力、品控堪忧的老字号似乎很难维持昔日的辉煌。

老字号们的出路在哪里?经历百年风雨的他们,还能重新出发,适应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吗?

01.老字号,老在哪?

老字号,或者说老品牌的概念及认定,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存在,彼时老字号商家的数量约为一万左右。改革开放之后,原国内贸易部在1993年重新开展了针对“中华老字号”评定,当时纳入名单的老字号品牌有1600余家,后商务部两次出台新规,目前全国由商务部认定并授予牌匾和证书的“中华老字号”共有 1128 家。

企业如果想要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需要符合商务部规定的六大基本条件,不仅规定品牌创立时间不得晚于1956年,更对其产品、技术的独特性,品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信誉有着相当的要求。

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标准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老字号品牌创建的时间大约都在清朝到民国,以北京的几家著名老字号为例,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而柳泉居的创立时间更是可以追溯到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年之久。据统计,现存的一千多家老字号平均年龄在 150 岁左右,百年老店更是超过了 600 家。

老字号在时光的淘洗之下能够屹立不倒,一方面证明了它们应该具有相当的技术实力或独门绝活,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当的优势;另一方面时间也赋予了它们深厚的历史积淀。老字号们多少都有些故事可以讲,比如备受京城名角喜爱,孟小冬在此举办的拜师宴的泰丰楼;又如专卖烧卖的号称是乾隆赐名题匾的都一处等等,不一而足。

都一处匾额

可以说老字号之所以能自带光环,正是因为它传承了“老手艺、老故事、老文化”,品牌蕴含的技术文化价值,也使得国家在政策上对老字号有多种利好。

在建国之后,大部分老字号都收归国有,计划经济时代结束之后,他们仍然享受着相当的红利,许多老字号依然是国家控股,享受国企待遇,在融资投资、对抗风险、营收压力等方面有着私企无法企及的优势。

最近的十年间,扶持老字号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2006年商务部重新对老字号进行评定,进一步规范市场,并在2008年下发了《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地方政府不断通过购物节、展销会、旅游推广等形式促进老字号的破圈,各种形式的补贴和扶持政策也逐步到位。

政策的倾斜的确使得老字号们得以喘息,今年商务部给出的数据显示,目前84% 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已经处于盈利状态,相比2006年仅10%的盈利数据的确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但整体而言,相当一部分老字号品牌的盈利在逐年下降,市场仍然在逐步萎缩。据统计,在48 家上市的老字号企业中,22 家在 2020 年归母净利润负增长,5 家已经出现了亏损。龙头品牌尚且如此,可以想见老字号们的发展前景仍然堪忧。

02.老字号为何“衰老”?

提及造成老字号发展困境的原因,首当其冲的问题当然是时代的变迁。毕竟这些老字号诞生已过百年,人们的生活及消费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时畅销的产品可能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和口味。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内市场更是经历了数轮快速的消费升级,如果老字号的产品不经过创新迭代,很容易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以创建于1897的凤凰自行车为例,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轿车普及、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以及共享单车的出现,使得自行车这一曾经的生活必需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

作为这一行业的龙头企业,凤凰牌虽然试图与ofo等共享单车品牌合作以挽回颓势,但收效甚微,到了2018年,其营业总收入已经减少了46.68%,年损失达4107万元,如果不思转型,其经营困难在之后必然还会继续加剧。

其次,一些老字号习惯了凭借自己的“金字招牌”吸引顾客,形象老化,无论是在包装还是营销上,都难以与一些新兴品牌竞争,难以吸引年轻顾客。

前一段时间微博热议话题“被遗忘的老国货品牌”之下,片仔癀、美加净等老字号品牌赫然在列。一些网友表示,这些品牌的产品本身其实相当优质,但它们略显廉价过时的包装却让人提不起购买欲,因此戏称这些品牌为“被包装耽误了的老国货”。

被网友吐槽丑但好用的国货

与此同时老字号销售渠道的扩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老字号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在它们在某个省市或许有着相当的知名度,但在外省市却知之者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同时一些老字号传统的生产方式、保守的经营模式也使得它们的发展阻碍重重。一方面,根据商务部2006年发布的数据,近百分之六十的老字号完全或部分采用手工作坊式生产;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因为受制于产品本身的特性,只能采用这种相对低效率的生产模式。

如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崔字牌小磨香油,就只能使用石磨研磨,因为机器产生的高温会破坏香油中的有机物质,使得其品质大幅下降。

老字号的确需要严格坚持传统技法,这样才能保障产品品质和品牌信誉,但从客观角度来讲这确实也给企业造成了效率低下、难以量产的困境。这时候老字号品牌本应在服务和营销上发力,尽量弥补自身的短板。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老字号的服务都难以与时俱进,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如以各色糕点小吃见长的上海的老字号沈大成,就因为门店仅提供散装糕点,没办法提供礼盒包装,让想要以此赠送外地亲友的顾客觉得十分头痛,也因此错失了有着相当体量的伴手礼市场。

图片:新浪微博

还有部分老字号由于管理欠佳,使得他们的服务质量备受消费者诟病,更有甚者甚至产生店大欺客的行为。去年九月,博主谷岳前往狗不理王府井店探店,对店内的食物发表了负面评价并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该店竟然拒绝接受顾客评价,甚至以“侵犯名誉”为由报警,引起网上舆论一片哗然。

另外老字号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营或国资控股,如北京两大著名的老字号餐饮集团,全聚德与便宜坊,分别是由北京首旅集团(国资)及崇文区国有资产管理局下辖崇远投资经营公司控股。这部分企业通常会面临管理结构僵硬,CEO缺乏话语权,难以推进改革创新等问题。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多数老字号企业还是比较保守,74.1%对扩展海外市场兴致缺缺、43.9%的企业甚至连扩展自己本地区外的市场都缺乏兴趣。

此外,虽然线上的销售渠道为老字号扩展客群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据统计84%的老字号企业都会通过网络进行销售。74.1%的企业建立了电商销售渠道,但总体而言,除去几十家驰名全国的龙头企业,大部分老字号想要在网络上实现破圈,仍然十分不易。

如果说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老字号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那么下面Morketing要谈的问题则正好相反,老字号的衰落不只是因为缺乏创造“新”产品、打开“新”销路的能力,更因为它们没有守好“老”规矩,维持“老”品质。

以全聚德为例,在2003年上市之后,公司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期,在这期间全聚德开放了加盟模式,门店数量迅速扩张,在2012年达到了迄今为止的业绩高点,净利润达到1.52亿元。

但伴随快速扩张而来的,则是全聚德品控、服务质量的下降。其总公司作为一个较为传统的国企,其内部管理结构转型较慢,缺乏针对加盟形态的管理经验,全聚德只负责对加盟商进行阶段性培训、制定执行标准,之后便放任加盟店自行采购原材料、招聘厨师和服务人员,人员培训的时间也被压缩到最短。

要知道传统的全聚德烤鸭制作要经历近二十道繁琐的工艺,需要厨师有相当的经验和技术,后厨人才的短缺直接导致了全聚德不同门店口味的差异化,品质参差不齐,加之菜品价格虚高、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使得全聚德在食客中间的口碑急速下滑,其品牌价值也迅速缩水。自2012年之后,全聚德的盈利能力每况愈下,去年由于疫情压力,更是在上半年直接亏损了1.48亿元。

无独有偶,北京另一家老字号同仁堂近年来也因为品质问题颇受消费者诟病,先是在2016前后被曝光重庆、山东等地同仁堂药店多次销售劣药而被处罚,又在2018年被指称其蜂蜜生产商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再利用。在身陷风波的这几年间,同仁堂的净利润的增速,迅速从4.85%下降到0.22%。

总而言之,当一个老字号开始落后于现今市场的发展,它原本积累的品牌优势就将逐渐流失,而一旦老字号丧失了原本支撑起招牌的老技术、老口碑,就将迅速的被消费者抛弃,原本看似牢不可破的金字招牌,也会化为时代洪流之下又一个破碎的泡沫。

03.讲好老故事,玩出新花样

总之,老字号想要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新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并不容易,既要学会在产品内容及营销上推陈出新,还要保持自己原有的特色、品质与口碑。这一新一旧之间,看似有着许多的矛盾和纠结,但也让老字号拥有了新品牌不具备的先天优势:经典的工艺配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老字号想要获得新生,一定要抓住自己的核心优势,充分挖掘已有的品牌技术与故事,再结合新的市场环境和营销手段,才能让品牌重新焕发生机。

1、讲好老故事

老字号们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和独家的故事,但要怎么把老故事讲好,让年轻人能够接受,更贴近Z时代的网络文化生态,也是一门学问。老字号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机械式重复品牌历史,而是要结合当下年轻人的文化诉求、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和文化,并将其打上独属于自己品牌的烙印。

例如以点心甜品见长的上海老字号杏花楼,其店内的青团制作工艺已有170年的历史传承。在2016年它推出了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咸蛋黄肉松青团”,并在清明节时段限时销售。消息一出,门店大排长龙,让一枚小小的团子一跃成为时下的网络新宠,且经过数年热度仍然不减。

今年杏花楼又推出了“青团伴手礼”礼盒,并与淘宝头部主播薇娅合作,数分钟里就卖出l26万盒青团,进一步扩展了其品牌的知名度与销售半径。

为什么一个小青团能有这么大的魅力?首先,杏花楼传承多年的青团工艺,青团本身的味道就有了保障,每年推出的新口味也让食客们有所期待。其次,青团作为清明节的时令点心,在每年的十几天内限时销售,既能满足了年轻人热衷追求“限定款”,在网络社交中分享炫耀的心理,更迎合了当下兴起的新中式生活方式,以及年轻人追求节令感的消费需求,品尝青团也因此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涵。食客们在满足味蕾,口齿留香的同时,也通过味觉开启了新一年的春天,达成一次“在舌尖上与天地同步”的仪式。

因此Morketing认为,杏花楼的青团营销之所以成功,实质上是因为它通过食物与节令,为人们重新搭建了一种都市人久违了的、人与自然共感共生的生活体验。这便是讲好老故事的核心所在——通过品牌本身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独门技术,将历史的碎片重新包装,为消费者们引出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是任何时代的缩影,但也能恰到好处的镶嵌到现代生活之中,填补日常的乏味和空洞,给需要小圈子、需要精神标签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提供养分。

2、玩出新花样

在厘清了自己的品牌定位、目标客户圈层,充分挖掘品牌固有内涵之后,老字号们——或者说所有商家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市场的更迭越来越快了。新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有限的、随时可能转移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品牌之上?这就需要老字号们能够求新求异,拒绝无聊,玩出新花样。

目前老字号们主要的玩法无外乎跨界、联名、盲盒等几种,如六神花露水与锐澳(RIO)共同开发的花露水味饮品,大白兔奶糖与美加净合作打造的奶糖味润唇膏,泸州老窖与气味图书馆合作开发的香水等等,其中不乏成功的出圈案例。

比如粽子界的“联名大佬”,创建于1921年的五芳斋,据不完全统计它已经与漫威、迪斯尼、乐事、喜茶中国邮政、钟薛高等等数十个中外知名品牌有过跨界合作,似乎在互联网的哪个犄角旮旯都能看见这个小粽子出没,网友刷梗乐此不疲,“万物皆可包”的粽子宇宙也就逐年扩张,带动着品牌一次次成功出圈。

五芳斋的粽子宇宙

虽然五芳斋把跨界玩得如鱼得水,但这毕竟是品牌之间的短期联名合作,仅能在短时间以较小的风险获得大量曝光收益,但如果老字号想要在长时间内扩大品牌业务范围,或者转换到新兴赛道上,还是要以自家产品技术为核心,实现品牌的自主“升级”或“跨界”。

如同仁堂在去年就依托其中药产业,直击当代年轻人压力大、热衷于时尚养生的消费痛点,卖起了融入草本元素的药膳咖啡,还针对二十四节气推出了节气限定饮品。其在双井富力城附近设立的“知嘛健康”门店,更是集咖啡馆、保健品零售、诊疗服务于一体,试图为现代年轻人提供亚健康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平台。

另外,一些国外品牌或许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如创建于1818年的日本点心糖果专卖店荣太楼,就通过创建针对年轻人的子品牌「Ameya Eitaro」的方式,通过多品牌战略巧妙地调和了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微妙矛盾,以适应不同年龄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新品牌与母品牌差异巨大,摆脱了日本传统和果子的诸多限制,以“像卖宝石一样卖糖”作为品牌理念推出了唇膏糖果等多种新式创意产品。

04.结语

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我们的市场正在经历一个精致化的过程,这些老字号背后的传统技术以及文化内涵所能迸发出的生命力,正是消费者与市场共同渴求的。

老字号的危机,更多的不是来源于市场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而是老字号在面对这些变化时的态度。只要敏锐观察市场动向,适时抓住机遇,把握好新方法和老传统之间的平衡,相信这些经历百年风霜的老品牌们,都能有许多个百年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orketing”(ID:Morketing),作者:Lily Ji,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

  • 聚不动财的全聚德

    "百年老店"全聚德早已不复当年辉煌. 华北历来是全聚德的主战场,但去年华北地区为全聚德贡献营收同比下滑一半以上. 全聚德在主战场都败得"丢盔弃甲",其他区域的战 ...

  • “抛弃”全聚德

    灵兽按 全聚德与你心中的差距在哪儿? 作者/晴山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974篇原创文章 陈浩(化名)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人生第一次吃烤鸭.那是九几年到北京旅游,父亲带着全家来到全聚德 ...

  • 品牌“老字号”,毁于倚老卖老

    "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慈禧应该没有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会将一屉包子送上消费链的神坛. 清末至民国时期,无论彼时的社会背景与人文环境如何,后世 ...

  • 倚老卖老,恃宠而骄,老字号们的通病

    "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慈禧应该没想到他会一句话就把一抽屉馒头送上消费链的神坛. 从晚清到民国,不管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怎么样,后人回望 ...

  • 中华老字号“上下求索”路漫漫

    近日,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减少56.71%,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锐减484.40%.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亏损额几 ...

  • 第70战:桓温北伐(上)风云际会后的北国兴与衰

    壹:"灵者为先"的中国信仰开始逐渐成型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 ...

  • 旺山旺向的风水格局为何不兴反衰?八运的房子到九运影响几何

    旺山旺向的风水格局为何不兴反衰?八运的房子到九运影响几何

  • 华兴资本发布《中国创新经济报告2021》

    华兴资本董事长兼CEO包凡对华兴资本刚刚发布的<中国创新经济报告2021>进行了解读,同时对过去十年科技周期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十年创新经济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包凡表示,下一个十年,几乎 ...

  • 肖知兴:管理没有什么创新,职业化的管理才是好管理

    编者按 很多人都在说"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但这些事情,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已经想了两三百年了,在理论上怎么还会有创新呢?管理者要想做好,首先不能做杂技演员, ...

  • 历史书不会告诉你,唐王朝的兴和衰,都是因为小麦?

    序章 你的荣光,是你亲手种下的 你的颓唐,是你亲手种下的 你的兴盛与灭亡,亦是你亲手种下的 大唐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公元734年)五月的一个普通日子,在皇家花圃中,帝国的皇帝李隆基,亲自率领太子和皇子 ...

  • 历史记忆:柏林墙的兴与衰

    历史记忆:柏林墙的兴与衰

  • 华县毕家芦笋的兴与衰!

    华县毕家芦笋的兴与衰 作者:秦获幸 一,芦笋是何方神圣? 芦笋是舶来品.两千年前生长在地中海地区,十九世纪就是意大利人的盘中佳肴,二十世纪初国内大上海郊区农民栽植芦笋专供城里的洋人和中国土豪食用.其它 ...

  • 追忆电报兴与衰 | 俞金闪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追忆电报的兴与衰 俞金闪 本人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邮电系统过来的,曾经历过电报的发送.接收.翻译和投递等各个环节 ...

  • 洪银兴: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把握战略机遇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靳凤林: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享的内在动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