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庄子》精读笔记Vol002:《逍遥游》篇精读02

002

《庄子-逍遥游》精读02

→点此查看上一期:《庄子-逍遥游》精读01

原文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

齐谐是一位记载怪异事情的人。齐谐的话说:“鹏向南海迁徙的时候,水被击起三千里高远,鹏聚集旋风向上飞九万里高,凭借六月的气息离开。”空中的水气折射,空中的浮尘游动,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现象。天空深蓝色的样子,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不能看到尽头呢?鹏看下面,也像这样(人看天空)罢了。

注释

齐谐:人名。

抟:聚集。

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

息:气息。

野马:空中的水气折射的现象。

尘埃:空中的浮尘游动的现象。

苍苍:深蓝色。

批解

庄子在讲了鲲鹏的故事后,紧接着就引用了“齐谐”的话,这是为了增强他的故事的可靠性,让他人信服。不过,关于“齐谐”究竟是书名还是人名,历来却有不同争议。

姓齐,名谐,人姓名也。亦言书名也,齐国有此俳谐之书也。——成玄英《庄子注疏》

司马及崔云人姓名,简文云书。——陆德明《经典释文》

按下文谐之言曰,则当作人名为允。若是书名,不得但称谐。——郭庆藩《庄子集释》引俞樾注

大部分人,普遍认为“齐谐”是书名,原因主要是后面的“”。志,是记载的意思,能记载的,一般指的是书。再有,就是“”,谐,带有“滑稽诙谐”的意思,作为书名,显然很好概括了这本书的内容。

不过,也有些人,如司马彪、俞樾等,则认为“齐谐”是人名。俞樾还特别做了解释,他说“齐谐”如果是书名,后文就不能省略为“谐”了。俞樾说的,是古代一种行文习惯,那就是人名在文中再次出现时,要省略姓氏。

其实,综合考虑庄子的行文特点,“齐谐”做为人名,的确更加合理。其一,《庄子》中有大量引用他人的话,少有引用书籍的;其二,“齐谐”在整本《庄子》里也只出现一次,而一些人名也在庄子里只出现过一次。

其三,如俞樾所说,古代人名文中再次出现时,要省略姓氏。其四,就是“谐之言曰”。言,在古代多指代人说出口的话,而“(某人)之言曰”这样的现象,在古代典籍中常常可见,故而“齐谐”作为人名更加合适。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齐谐”这个人呢?应该是没有的。齐谐,可能就是庄子虚构出来的一个人。他虚构这个人,是想借此人之口,来佐证自己“北冥有鹏”的说法正确。其实,今天很多作者,也喜欢虚构一个人来讲道理。

庄子给这个人起名为“齐谐”,则与用表示小鱼的“鲲”字命名北海大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实际是庄子的文字游戏。

”让人联想到的就是“齐国”。齐国,是当时的学术中心,庄子赋予此人一个“齐”姓,暗示此人出自齐国,是齐国一个学者,从而表明此人有话语权威,说的话可信。

”则是“诙谐滑稽”的意思,庄子用这样一个字,其实又告诉了细心的读者,这是我玩的一个文字游戏,压根不存在“齐谐”这个人,就看你们读者是否能看得出来了?

对于读者而言,初次阅读《庄子》,看到“齐谐”,自然是半信半疑的。但是庄子的目的已经实现了,那就是通过引用一个虚构之人的话,让原先自己所阐述的话不再是完全不可信,而是半信,至于让读者完全可信,则需要后面再来引用历史名人的话了。

那“齐谐”说了什么呢?其实就是大鹏鸟向南海飞的细节。这个细节,在前面,庄子没有交代。那么,按照“齐谐”所言,大鹏鸟是如何南飞的呢?大概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

一,击水起风(水击三千里);

二,聚风高升(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三,借风南飞(去以六月息者也)。

第一步,击水起风。水必须被击打起三千里高远,只有这样高远的水,才能产生大风。第二步,聚风高升。把前一步产生的大风聚集起来,借助大风高飞到九万里高空,只有高飞到九万里高,才能向南海飞。

最后一步,借风南飞。注意,这里助大鹏鸟南飞的风,不再是前面那个“扶摇”,而是“六月息”,换句话说,不是前一步让它高升九万里的,那个它自己聚集起来的大风,而是“六月海动”所产生的“气息”,这个自然的大风。这第三步,准确说,其实应该叫“借息南飞”。

上一篇阐述“海动”时,曾说过,古人的“海”,不能完全等同于今天所说的“海”。其实这里的“息”也是如此,很多人把它翻译成“风”,这个翻译方便理解,但从意思上说,不准确,息,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今天的“风”。

要理解“息”,需要回到古人的科学观、世界观里。庄子在下面还有一句,“生物之以息想吹也”,也出现了“息”。从这里,就可以很好理解“息”的意思了。息,其实是古人认为的,自然物自发运动后产生的一种“气”。

海动,上篇已经解释过,就是海体的自发运动。六月海动,产生的“气”就是“六月息”。这种“气”的具体表现,类似于今天的大风,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六月息”中的“息”,可以理解翻译成“风”。而下文“生物之以息想吹也”中的“息”,就不能翻译成“风”了。

所以,大鹏鸟,是借助“六月息”这样的风飞往南海的。而“扶摇”这样的风,是不足以让大鹏鸟飞往南海的,只够让它高升九万里。其实,从“扶摇”的字面意思上也能得到佐证。

扶摇,旋风也。——成玄英《庄子注疏》

上行风谓之扶摇。——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注

扶摇谓之猋。——《尔雅·释天》

猋,暴风从下上也。——郭璞、邢昺《尔雅注疏》

可见,扶摇,在古人那里,基本没有争议,指代的就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大旋风。既然是自下而上的旋风,那么送大鹏鸟高升九万里完全可以,但是要送大鹏鸟平行飞向南海就无法解释了,自下而上的风怎么能助大鹏鸟平飞呢?

关于“齐谐”的话,有些人还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比如,把“九万里”看作是大鹏鸟飞的路程,不是高度;再比如,把“去以六月息者也”的“息”理解为“休息、停止”,从而这句话是说,大鹏鸟飞了六个月后停下休息。

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枋而止。——郭象《庄子注》

涂经九万,时隔半年,从容志满,方言憩止。——成玄英《庄子注疏》

这样的理解都有些不合适,显然完全忘了庄子对大鹏鸟的设定。大鹏鸟,脊背有几千里长。一个几千里长的大鸟,飞九万里远,这距离也才只是大鹏鸟身形的十几倍,一个简单滑翔也就到了,怎么可能飞半年六个月?

“九万里”理解为高度,则比较可信。按照鸟的特点,不管大鹏鸟身形多长,但是厚度应该是比较薄的。所以“九万里”的高度,对大鹏鸟也算比较高的了。故而,也才会有后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其次,就算认可大鹏鸟飞九万里高,再把“息”理解为休息,认为大鹏鸟飞了六个月后休息,这也不合适。因为这样翻译的话,首先从古代语法角度就无法做出合理解释。

再有,从庄子行文思路来看,“去以六月息者也”的“息”,理解为“气息”也更加合适。因为庄子紧接着,就说了一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按照我们正常的思维逻辑,说话前后,一定是有联系或关系的。如果前面的“息”解释为“休息、停止”,那后面这句话的出现,就显得无缘无故了。

正是前面的“息”就是“气息”的意思,故而庄子才能紧接着想到,并举出另一个“气息”的例子,进而表明无论大小,任何自然物自发运动后,都会产生的“气息”现象这样的道理。

综上,如郭象、成玄英等人对“齐谐”话语的理解方式,从文法事理上既说不通,从文章角度,也压根无法体现大鹏鸟飞翔的气势,故而不可取。

回到原文,那么,庄子紧接着说的“野马”“尘埃”又是什么呢?

野马者,游气也。——郭象《庄子注》

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藪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成玄英《庄子注疏》

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玄应、慧琳《一切经音义》

《庄子》盖以野外者为野马,室中者为尘埃,故两称而不嫌。——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内篇校释》

首先,野马,绝对不是今天的意思,即奔腾的马儿,这从文义上就说不通。关于野马,大体上古人有两种理解方式。其一,野马是游气或者水汽;其二,野马就是尘埃,是不同的浮尘。

认为野马是游气或水汽的,有郭象、成玄英等人。其道理呢,是因为游气运动像野马一样,所以称之为“野马”。但这样的解释未免过于牵强,为何空中游气或水汽,就偏偏表现出野马的样子,而不能是其他样子呢?

认为野马是尘埃的,则有慧琳、闻一多等人,这主要是从字义与文义角度来分析。他们认为野马是室外的浮尘,尘埃是室内的浮尘。这个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也很牵强,因为古代典籍那么多,再没见尘埃单指室外尘埃,野马单指室内尘埃呀?

那么,野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要理解野马,仍然要回到《庄子》原文。庄子在原文里已经给出解释,那就是,野马和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拂的现象。

前面说过“六月海动”产生了“六月息”,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任何能动的东西都会有“气息”产生。生物自然也会产生各种气息,而且这些气息还会相互交互产生种种现象。

于是,野马和尘埃,这两种现象就产生了。具体是那两种现象呢,此时再结合野马和尘埃的字面义理解,最有可能的,就是类似于水气折射和浮尘运动的现象。

空气中一些微小的颗粒运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现象,比如烟和雾,从远处看,烟雾有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一些形状,甚至对光线发生一些折射,造成幻想。古人自然不知道这些现象其中的道理,所以就将这样的现象,统称为“野马”“尘埃”。

在庄子看来,野马和尘埃,如何形成的呢?那就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拂出来的。结合前文,便可得出,在庄子看来,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有气息,气息又造就了世间万物的运动。

庄子说完了“野马”和“尘埃”,突然思维又跳到了“天空”上。他发了一个疑问,天空深蓝色的样子,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不能看到尽头呢?

庄子之所以发这么一个问句,其实是想向人们形容大鹏鸟高飞的高远程度。尽管前面他说了大鹏鸟飞到了九万里的高空,但是九万里是一个抽象的数字,人们很难直接想象,于是庄子便要化抽象为具体

所以,庄子在提出天空的疑问后,他没有回答,他也无需回答,因为这个问句,本就是为后面那句话服务的,后面庄子接的那句是,大鹏鸟看下面,也像人们看天空一样。

人们看天空怎样呢?就是看不真切,以至于都无法确定天空是否是真的蓝色。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天空太遥远了。庄子如此反问,人们立刻就体会到大鹏鸟看地面是怎样的了,怎样?就和他们看天空一样,看不真切。

如此,人们也就理解大鹏鸟到底飞了多高了,那就是大鹏鸟飞到了天空那么高的距离。庄子为何一定要让人们理解大鹏鸟高飞的高度呢?这自然还是为了他下面的论述。

庄子下面又要说什么呢?那就留待下一节来分析吧。

简论

庄子用齐谐的话来为自己作注解,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论证方法:当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他人信服自己的观点的时,往往就可以采用引用权威人物的话,来加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齐谐话语详细描绘了大鹏鸟向南海飞翔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个步骤,一步一步来完成的。这启发我们:我们追求理想目标,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而要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庄子用人们看天空的经验,来告诉人们大鹏鸟高飞的高度,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抽象的数字,往往人们难以理解其含义,这个时候,如果能将其转化为人们经验中易于理解的具体形象,那么人们也就很容易明白了。

End

文字:含谦  图片:网络

林含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心理咨询师、通识学习爱好者,业余作者。忙来育人授业、谈心解惑,闲来读书治学、写文烹菜,愿陪你发现这世间未知的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