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张先伦)背桶背篼演绎的乡村往事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背上的山村往事
文/张先伦
我的老家在雪山关下,属于典型的山村,这里的人过去背东西的用具主要有木制的背桶和竹编的背箩两类。
因为杉木相对于其他木材更轻,且日晒雨淋都不易发生变形,所以背桶都是选用杉木制成的。背桶主要用来背水。过去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吃水都要靠背。记得我小时候只能背半背桶水,一边走,背桶里的水就一边晃个不停、并发出“叭啦叭啦”的响声,背桶也便在背上左右摇摆,弄得我踉踉跄跄只差站不稳。虽然背桶与背之间有个蓑衣隔着,但每背一次水,背上都会被磨红,有时还会被磨破皮。随着年龄的增长,力气慢慢大了,到能背满一背桶水时,水在背桶里居然不晃动也不“叭啦叭啦”地响了,我也便明白了啥叫“一桶全不响、半桶响叮当”——这也算是劳动的好处吧,它可以让人从一种日常的现象中去发现或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
谈到背水,难免让我想起正月初一早晨的第一背水。三十那天吃过年夜饭,各家大人都会给自己孩子办好交涉——用了的水不能倒到屋外,都用盆或桶装好,要等初一早晨把水“请”来后才能往屋外倒水。于是初一天不亮水井跟前就会排满了背水的人,在往背桶里装水前,每个人都要先虔诚地焚香烧纸,跪在水井前磕三个头,然后才装满水背回家,开启新一年的生活——水在农民的心中是有着神圣而又崇高的地位的!
至于背箩,我没听说过有任何与它相关的仪式。我只记得背箩按大小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最小的用篾片密密地编起来的叫“甲篼”,听说编得好的甲篼装水也不会漏;比甲篼稍大的叫“小花蓝”,然后“摩尼篮”“大花蓝”“高篮”。除了甲篼,其他篮子的篾片与篾片之间都有规则的孔眼。人小或东西少就用小一些的篮子,力大或东西多就用大的篮子,这些是没有啥讲究的。只是记得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背着小花篮上山割猪草,有的小伙伴猪草割少了装不满一篮,怕回家挨骂,就用几截木棍横担在篮子中间,再把猪草装进篮,这样就可以以少充多免于挨骂了;但也有没能逃过大人“督查”的,后果当然严重,山村人有祖训是“老不哄少不欺”,欺骗大人有违祖训,换来的轻则是严厉的训斥,重则是棍棒伺候!
为什么人们运送东西总是喜欢用背桶或背箩背而不像有的地方一样用肩挑?小时候这个问题曾困扰着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终于慢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山村与平坝地区不一样,山村的路窄,而且爬坡上坎的,把东西背在背上才更有利于行走!
近年来,山村通了公路,而且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已经没有用背桶背水的了,背箩倒还偶尔看见,但稍重的东西都不再下力气去背而采用机械运输——山村的人腰杆比以前直了,特别是山村的年轻人,少了一年到头压在背上的背桶或背箩,身子普遍比他们的先辈都高了一截!
回首昨天,背上的山村往事让我回味无穷,但我知道这只是岁月在我心中刻下的痕迹,我相信明天的山村更加让人神往!
原创首发投稿作者,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采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