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配的人生?不存在的。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当我们有勇气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月亮和六便士》
【每日一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知止不殆》
壹 身边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
对1997名受访者进行调查。
并刊登了一篇文章《你心目中的“标配人生”》。
调查显示,
受访者最看重的“标配人生”的三个标准是:
工作稳定(66.2%),
有房有车(55.5%),
婚姻幸福(50.3%)。
56.7%的受访者追求“标配人生”,
58.1%的受访者认为“标配人生”目标更清晰,
61.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已经过上了“标配人生”。
所谓“标配人生”,包括:
重点高校毕业、工作体面、有车有房,
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
很多人都在为追求“标配人生”而努力,
而不追求仿佛就成了没有上进心。
电视访谈节目《亲情》中有一期,
讲的是一个湖南成绩优良的高中生,
喜欢哲学,
不愿听从家长的意旨去考建筑系,
放弃了考到一半的高考。
回家后,家长、老师、同学,
甚至心理医生都说他有精神病,
七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这样的故事你是否非常熟悉,
确实,这似乎就是中国人的日常啊!
一元化价值标准,同质化价值追求,
巨大的舆论压力。
这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
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十分单一,
价值观分化程度很低。
由此,
也造成了对“别人如何看自己”的过分在意。
整体文化中对“异类”非常排斥,
往往群起而嘲之。
贰 哈!哲学!
著名学者萧功秦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他的自行车坏了。
修车时,有一位中年人在路旁休息,
看到了他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
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
惊讶地看着萧功秦,
自言自语地说:
“哈!哲学!
现在是什么时代了,
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
这个故事让我深有同感,
不仅是因为我也经常带着这类书籍,
也因为这件小事反映出来的两点事实。
首先,这说明这位市民周围,
确实长期以来,
没有对纯粹人文领域的事物有兴趣的人出现。
其次,从最真切的反应来说,
说明这位市民非常自然地认为,
所有的人都理应追求与他所追求的同样的价值。
他无法理解别人追求一种与他不同的价值,
是合理的、自然的。
因此,萧功秦感叹:
“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太单一了,
大家都像一个经济动物。”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缺乏超越性的价值追求?
是中国文化中有问题?
还是是一时的、过渡性的现象?
叁 作为文化问题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穷怕了。
有人说,这与中国文化中缺乏宗教因素有关。
因为宗教对来世,
对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的追求与信仰,
往往能培育人们超越功利的价值观。
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相比,
宗教心理确实是相对淡漠的。
在中国,人们即使信佛,
也往往是怀着某种相当具体的功利的目的。
一个结婚几年没有生儿子的中国人,
去观世音象前烧几柱香,
与其说是出于对超然世界的追求,
不如说是一种对神灵的贿赂,
体现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态度。
一个缺乏彼岸观念的国度里,
讲求实惠、注重于现世的生活,
务实而少幻想,
便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品格。
还有人说,这与大一统的儒家价值有关。
因为儒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
缺乏强烈的宗教情怀,缺乏超越功利的价值。
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文明,
无疑是一种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
然而,当我们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时,
却会发现,
孔子恰恰是一个具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的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而对音乐的热爱,
则可以使他“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
在儒家先贤那里,
对形而上的道的信仰与追求是相当执着且强烈的。
肆 平均的终结
纳西姆·塔勒布曾警告过世人:
“不要试图去过一条平均一米深的河流。”
一条平均一米深的河流,
很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只有几厘米深,
但在中心位置有10米深,人会被淹死。
总使用平均值来考虑事情很可能会是有害的,
因为平均值掩盖了事情背后真实的分布情况。
《平均的终结》是哈佛大学前沿课程,
TED超受欢迎的演讲。
作者托德·罗斯是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
专注研究人类的行为和个性,
他认为,
工业时代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共通看法,
无法适应21世纪的新环境。
书中的核心观点:
第一,不存在标准身材、标准长相,人与人的差距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
第二,没有什么所谓的性格类型,把人按性格归类本质也是在追求平均。
第三,人的能力也是多维度的,按某项能力的平均值找不到优秀人才。
因此,新的认识是:
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
分布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不规律。
从A点到B点的路径绝不是固定的,
从A点可以有无线条可能的路径到达B点。
每一个模式里都存在优秀者,
没有单一的方式。
伍 自由的人格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人生如何过、什么是“标配”?
这些问题,真有标准答案吗?
实现了“标配人生”,
或许可以算是一种成功,
但又是为什么,
等达到了这样的“标配”之后,
越来越多的人反而深陷困境,
越来越迷茫,
或者实现不了便焦虑不已,
感慨人生一败涂地、毫无意义呢?
中国人什么都不缺,
无论是智慧、毅力还是勤奋。
唯独缺少的,
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
一种有着丰富的精神追求的,
达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
而这,恰恰是生命的内核。
希腊文化中的普罗米修斯,
西方人的那种“无止境的追求”的浮士德精神,
爱因斯坦推崇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以及“孩子般的”“对宇宙秩序超功利的好奇心”,
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英雄主义,
美国小说中的海鸥乔纳森,
“飞得尽善尽美就是天堂”的人生理解,
都曾给我们以超越功利的审美主义,
与浪漫主义的人生启示。
这不仅可能让我们有望获得更为丰富、
更富激情、更具色彩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
它可以产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格。
一种不是刻意包裹与修饰自己,
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风格。
陆 月亮和六便士
正如《月亮和六便士》的主角思特里克兰德,
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伦敦证券经纪人,
过着很多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40岁那年,在夜校学习了一年绘画后,
他突然抛弃舒适安逸的生活,
留下一封信,就离家出走了。
“我要画画!”
“可是你已经四十了!”
“正因为这个我才必须要画画,
现在再不开始就晚了。”
读过这部小说的人不少,
但大多数人只是将它当做天才的小故事,
表示:
我很欣赏乃至崇拜思特里克兰德的做法,
可惜我不是天才,我做不来。
只是因为死后名垂画史,
他的“任性”离职才有意义吗?
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本人来说,
选择与此无关。
直至去世前,
他依然籍籍无名,
没有得到认可。
他并不care这一点,
只是画得开心,
在塔希提住得开心,
然后胸怀坦荡、心满意足地去世了,
就酱。
让人想起了王阳明的,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就这么简单。
“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无论年龄、受教育程度、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有选择一生中最想为之努力的东西的自由。这种自由只取决于我们自己,与其他任何东西无关。当我们有勇气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月亮与六便士
标配的人生?不存在的。
去年今日2017.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