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阳虚还在一知半解吗,张瀚卿老师小课堂开课啦

在中医理解上,阳虚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阳虚的表现症状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

2.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着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似煮饭的锅具,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5.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阳虚各脏腑的辩证形式

1.心阳虚

兼见心悸、心慌、怔仲有空虚感,心胸憋闷或疼痛暴作,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心悸惕然而动,心胸憋闷心痛,气短息促,自汗乏力,面色晄白,唇色紫暗,苔白滑,脉细弱或沉细迟或结代等。

2.肝阳虚

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女子乳房胀痛,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或崩漏,男子阳痿,懈怠疲劳,忧郁胆怯,情绪抑郁。口唇发青,脉沉迟无力。

3.脾阳虚

脾阳虚是阳虚中最常见的类型。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干呕,大便稀溏,嗳腐吞酸。常有腹痛腹胀之感,喜温喜按;常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

4.肾阳虚

俗称命门火衰,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多尿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女性月经减少、宫寒不孕,性功能衰退。脉沉迟。

5.肺阳虚

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咯吐涎沫,质清稀量多,痰如白沫。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受风寒,或稍作劳累即作哮喘,或作喘促,或作感冒。平素神疲乏力,短气不足以息,苔白滑润,脉迟缓或虚弱。

阳虚的治疗方法

1.心阳暴脱偏于亡阳

症状:肢冷汗出,面色浮红,脉虚数或浮大无根。

治则:敛汗、潜阳,扶正固脱。

主方:参附龙牡汤加味。方药:炙党参(或红参)、附片、炙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肉桂。

2.心阳暴脱

症状:口腔溃疡,自汗,畏寒肢冷,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则:益气健脾,温中散寒固表。

主方:芪附汤加味。方药:炙黄芪、熟附片、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

3.肾阳不足

症状:年老久病及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滑精者,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治则: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主方:右归九。方药:熟地、菟丝子、当归、山药、枸杞、杜仲、山茱萸、鹿角胶、肉桂、熟附子。

4.阳虚喘促、水肿

症状: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治则: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方:金匮肾气丸。方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肉桂、熟附子。

5.肝阳不足,阴血亏虚

症状:头晕眼花,耳鸣,目干畏光,急躁易怒等。

治则:暖肝补虚。

主方:温阳补肝汤加减。方药:黄芪、党参、肉桂、白芍、肉苁蓉、巴戟天、葫芦巴、杜仲。

6.肝肾阳虚

症状:腰酸腿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

治则:温补肾气。

主方:肾气丸加味。方药:附片、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乌药、沉香、小茴香。

保健方法

1、要多吃温性食物,如糯米、牛羊肉、鲫鱼、韭菜、核桃、樱桃等;

2、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和难度,做到“动则生阳;

3、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陶冶情操,尽量避免风寒湿邪;

4、要常用艾条灸命门、关元、中脘、足三里以温补脾肾,强壮身体

讲师推荐

张瀚卿

毕业于河南大学临床医学系

穴位埋线传承人

三才五行针法创始人

中国共产党员政协委员

中国诚信医疗系统文化倡导者传播者

中国门诊临床经验专家顾问

中国门诊接诊诊断实操教练

现代化中医学传播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