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承德人民广播电台——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部署在全党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围绕庆祝主题,承德市档案馆开辟“兰津阁”专栏,推出“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专题。
兰(台)是档案的代称,档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依法接收征集、安全保管、开发利用档案,是市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兰津阁”与“文津阁”相对应,均指在文化长河上由此岸达彼岸的济度处。一百年来,承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留下了大量珍贵档案。市档案馆按照“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以期进一步激发承德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树立正确党史观,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承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
兰津阁——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
时代的印记
——热河承德广播电台曲折发展历程
马静蕊
声音会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热河承德广播电台的曲折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前所未有的劫难,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浴血奋战,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殖民统治下的承德广播电台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广播这一当时世界上新兴的新闻传播工具应用到了侵华战争中。
1931年日军占领东三省后,次年3月1日在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任命汤玉麟为伪参政府副议长兼热河省主席。1932年12月底,日军以伪满名义通知汤玉麟派代表到北票开会,汤玉麟派公安管理处处长张舜卿参加。会上任命汤玉麟为热河省长兼军区司令,同时提出让汤玉麟同意日本军部在承德设立无线电台。
1933年3月4日,日军侵占承德。1936年元旦,日伪在承德市南营子大街成立了无线电营业所,经销日产收音机和零配件。
1937年7月,在石洞子沟北山根建立了伪满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承德放送局,开办了广播电台转播台(中波)呼号为MTHY,转播新京(长春)、奉天(沈阳)电台的日语广播。
1941年12月15日,伪满承德放送局开办了第二广播,增加了华语广播和自办节目,功率增加到1千瓦,当时听众有日本人1345人,华人3983人,其他9人。
1942年伪满放送局迁址到了小佟沟南坡。
冀热辽军区有了第一部电台
战争年代,战场上瞬息万变,电台至关重要。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正规军基本放弃了华北平原以北的战场。毛主席提出建立以雾灵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1938年6月上旬,邓华领导的八路军第11支队和宋时轮领导的第12支队组成八路军四纵队5300多人,从平西斋堂出发,挺进冀东。
为配合八路军四纵队的进入,当时的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李运昌正在组织开展冀东暴动。但由于中共冀热边特委没有通讯工具,八路军四纵队与冀热边特委联系不上,双方互不了解情况。
中共冀热边特委将冀东大暴动时间定在了七月十六日。七月上旬,特委通过潜伏在伪政府里内线,得知敌伪军准备剿杀四纵队的计划。于是冀东大暴动提前举行。
接下来,冀东抗日联军随四纵队西撤,同样因为没有通讯工具,前后部队失去联系。前方部队已抵达潮白河,后续部队还未动身,五万多部队被敌人切断包围,损失惨重。
1939年6月,已担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的李运昌在平西根据地向冀热察挺进军要了一部收发报机、两名通讯干部和一名译电员,这是共产党领导的冀热辽军区的第一部电台。
但是,直到1940年初,这部电台才到达冀东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盘山根据地。至此,孤悬敌后的冀东党才和冀热察区党委及挺进军部队建立起了通讯联系。
1941年12月,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派9名通讯干部到冀东工作,成立了晋察冀军区无线电第四中队第13区队,挺进军派来的陈云东任区队长、董林任副区队长。
从锦州接收日伪电台设备
1945年,抗日战争的烽火还未完全熄灭,国民党反动派就急忙要从共产党手中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争夺东北战略要地。冀热辽军区部队动员一切力量,打退国民党军队进攻。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接收日伪广播电台。接收日伪广播电台,不仅反映了抗日战争地全面胜利,也昭示着中国人民要收回被侵的广播主权。
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准备接受日满敌伪军投降,1945年11月8时,朱德总司令发布第二号令,命令山西的吕正操、河北的张学诗、冀东的李运昌向热河、辽宁、吉林进发。
李运昌部队距离热河最近,8月16日,时任遵化县长的郑旭接到命令,带人接收了承德。10月,董林接到命令,到锦州冀热辽军区前委司令部通讯科工作。
1945年11月,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妥善保管各地电台的命令,锦州冀热辽军区前委(东北前进委员会)司令员李运昌指派董林同志将锦州电台全部拆卸,在不丢掉一个零件、保证以后随时能够安装使用的条件下,将电台设备由锦州车站经北票运到承德。
1946年1月3日,电台到达承德。
“五一”播音
1946年3月初,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决定,电台在当年“五一”正式播音,并任命董林为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台长,负责播音组织工作。
董林同志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说:“电台在“五一”播音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承德人民听到党的声音,听到我们解放区人民战斗胜利喜讯,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深刻的影响。”
保证如期播音,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新组装电台。
首先,选取了原伪满承德放送局作为电台的安装地点。
原伪满承德放送局建在承德市佟山南坡上,日本投降后,放送局遭到严重破坏,电台设备被苏军运走,办公室、播音室、发射机房只剩下空房子。宿舍全被拆毁,埋在地下的铜地网也被挖断,一片凄凉景象。
在艰难的条件下,董林同志与日本技师酒井重作一起,带领7名工作人员,用了三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电台的组装工作。
1946年4月30日,呼号为XGCD的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在《步步高》的开始曲中进行了第一次播音。从此,在战火和硝烟中走来的“承德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频率如同划破长空的闪电立现于承德上空,在承德与党中央之间架设起一座无形而坚固的“空中桥梁",指引着承德人民前进的方向。
承德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后,延安和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发来贺电。开播一周后,收到100多封听众来信,表达了他们收听广播后的愉快心情,并提出了进一步丰富广播内容、多播革命歌曲和歌剧等建议。
1946年7月7日,承德新华广播电台250瓦大功率机器试播成功,《冀热辽日报》报道延安也收听到了承德台广播的喜讯。7月15日,承德新华广播电台使用大功率机器广播开播典礼,冀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军区和热河省政府的领导以及承德市各界知名人士参加了典礼。
撤退齐齐哈尔
1946年8月国民党进犯承德之后,承德实施战略撤退。
董林同志带领工作人员转移电台,从承德一路向北途经隆化、围场、赤峰、林西,因林西不具备安装电台的条件,加之形势紧张,于是决定将电台撤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是中共西满中央分局和西满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也是冀热辽军区的后方基地。
董林同志带领工作人员抵达齐齐哈尔之后,在西满分局的安排下,被编入新华社西满分社,合并到西满新华广播电台。除保管电台设备外,同时为承德广播电台培训干部。
在齐齐哈尔休整期间,创办了编播训练班和技术训练班,学习政治、文化、新闻业务知识和无线电基本理论等,并参加电台编播业务活动和西满新华广播电台夜间技术值班,使电台的工作人员在理论和实践能力上都有了显著提高。同时,还对从承德运来的发射机进行了改装,扩大了发射机的功率,改装成了一部500瓦的广播发射机,为重建承德电台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重返热河 恢复播音
1947年6月,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冀察热辽军区和热河省政府机关迁回赤峰。冀察热辽分局宣传部要求年末在原赤峰邮电局旧址上建立广播电台。
1948年1月,冀察热辽分局将电台改名为冀察热辽新华广播电台。电台除转播陕北和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外,还办自己的节目。
因转播陕北和东北新华广播电台信号不清楚,经请示冀察热辽分局同意,手抄新华社电讯稿,选编后再进行广播。就这样,每天都有一名同志需要骑马到40公里以外的冀察热辽《群众日报》社取报纸小样和大样,回来后交给播音人员播报。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冀热辽日报》承德新华广播电台节目单
1948年11月12日,承德第二次解放,电台重返承德,在原旧址的废墟上重建。1949年7月末,在热河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电台恢复和建台任务完成,8月15日,热河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的声音,响彻承德上空。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参考资料: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D122号全宗345号卷、S102号全宗456号卷2.
《河北省文史资料全书·承德卷》
《岁月留声》
兰津阁——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
作者简介:
马静蕊,承德市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曾参与编辑《承德清代行宫》《尹忠--热河记忆》《热河省要事纪略》政治军事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