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战“四行”(下)

走进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纪念馆大门入口处保留了原四行仓库的铁门,斑斑銹迹。

与妻书。

纪念馆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

  巧英吾妻爱鉴: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沪凇参战,特修寸笺以慰远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而军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复门哀祚薄,亲者丁稀,我心非铁石,能无眷然呼!但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也。老亲之慰奉,儿女之教养,家务一切之措施,劳卿担负全责,庶免旅人之分心也……

展览运用实物、雕塑、现代科技等手段再现当年战斗场景,通过图文展板、巨幅绘画等形式展示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战、共御外侮的历史事实,以及中外各界对“八百壮士”英雄事迹的颂扬和缅怀。
纪念馆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国民政府先后在上海地区投入70多万兵力,与日军展开“淞沪大战”。9月,闸北宝山路阵地陷落;10月,日军突破大场防线。
就在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28日午夜,女童子军杨慧敏小姐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火线,献给八百壮士。当杨小姐献上浸透了汗水的国旗时,八百壮十激动得热泪盈眶,谢晋元激动地说:“勇敢的同志,你给我们送来的不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杨慧敏送入四行仓库的那面旗现存于台北市国军历史博物馆。
英文《大美晚报》发表社论说:“吾人目睹闸北华军之英勇抗战精神,于吾人脑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华军作战之奋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也指出:“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
10月30日晚,最高当局的撤退命令传达到仓库,谢晋元含泪指挥部队撤退。午夜以后,趁敌人炮火稀疏之时,国军布置三挺机枪作掩护,打灭了敌军探照灯,各连即有秩序地通过西藏路,经新垃圾桥撤入租界。

部队从四行仓库撤退时的墙洞。

四行孤军乘车前往孤军营。

四行孤军进入租界,市民纷纷赶来争睹其风采。

撤退之前,国军与租界英军达成协议:由英军压制日军火力,孤军通过西藏路,从新垃圾桥进入租界,然后搭乘英军汽车到沪西归队。可是,租界当局迫于日军关于若租界准许孤军通过,日军也将通过租界追击孤军的威胁,违背诺言,收缴孤军武器并羁留。八百壮士为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被车运胶州路孤军营。租界当局摄于日方压力,不敢释放孤军归队,同时也拒绝了日方关于引渡孤军的无理要求。就这样,八百壮士被羁留在孤军营,由白俄士兵把守,实际上是一个俘虏营。

奉命撤退的“八百壮士”虽身陷孤军营,寸步难离,备受欺凌,但依然不屈不挠、自力更生。上图为孤军营官兵做饭、用餐、养马、清洁等生活场景。

谢晋元将军对访问孤军营的民众进行演讲。

孤军营中的谢晋元将军。

谢晋元将军为启秀女中学生签名。

孤军举行四行仓库撤退三周年纪念。

谢晋元将军带领孤军营官兵出操。

民众代表向谢晋元将军赠送锦旗。

孤军官兵战斗演练。

谢晋元将军阅读报纸,关心抗战时事。

练习马术的谢晋元将军。

谢晋元将军学习掠影。

与双亲书。

这是谢晋元民国28年9月18日写给父母的的遗嘱。在信中,他立下了为国牺牲的誓言,安排好了身后事,让父母变卖家产颐养天年,除子女的教育费得请政府补助外,不再受人分毫。全文如下:

双亲大人尊鉴:

上海情势日益险恶,租界地位能否保持长久,现成疑问。敌人劫夺男之企图,据最近消息,势在必得。敌曾向租界当局要求引渡未果,但野心仍未死,且有“不惜任何代价,必将谢团长劫到虹口(敌军根据地),只要谢团长答应合作,任何位置均可给予”云云。似此劫夺,为欲迫男屈节,视此为敌作牛马耳。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对死生之义,求仁得仁,泰山鸿毛之旨熟虑之矣。今日纵死,而男之英灵必流芳千古。故此日险恶之环境,男从未顾及。如敌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时。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境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唯今日对家庭不能无一言:万一不讳,大人切勿悲伤,且应闻此讯以自慰。大人年高,家庭原非富有,可将产业变卖以养余年。男之子女渐长,必使其入学,平时应严格教养,使成良好习惯。幼民姊弟均富天资,除教育费得请政府补助外,大人以下应宜刻苦自励,不轻受人分毫。男尸如觅获,应归葬抗战阵亡将士公墓。此函俟男殉国后即可发表,亦即男预立之遗嘱也。

男晋元谨上

二十八年九一八于上海孤军营

随着上海形势的变化,日伪活动日趋猖獗,他们对谢晋元等威逼利诱,企图使其变节,但谢晋元毫不动摇。敌人见利诱不成,便下毒手。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率部早操时,遭被敌人收买的孤军内部叛徒郝某等4人突然袭击,不幸牺牲。谢晋元殉国后,孤军悲愤万分,失声痛哭,叛徒当场被抓获,受到惩罚。噩耗传出,上海人民震惊至极。4月25日,举行遗体棺殓仪式,前往吊唁者达10万之众。中外报刊纷纷报道消息,表示哀悼。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41年12月闯入孤军营,拘禁了全体孤军,并将他们送往吴淞口看管,4年的孤军营生活至此结束。此后,日军对孤军进行了百般残害,强迫孤军挖壕沟,做苦工,后来又将他们押往南京老虎桥监狱。即使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八百壮士仍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敌人展开斗争。为瓦解孤军,日军仍将八百壮士分散看管,并将其中一部分押往杭州和南洋做苦工,直至抗战胜利,幸存者才恢复自由。

有评论说:蒋介石怕西洋人,西洋人怕日本人,结果虎胆如斗、凛凛然视日军如鼠辈的“八百壮士”就这样不明不白,束手就擒,最终造成谢晋元的惨死和名振天下的孤军沦落为日军的苦役,大部分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1941年4月24日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上海30万民众前往“孤军营”吊唁,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中正誉其“精忠贯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晋元高级中学,晋元公园,并以晋元路命名道路,以晋元里命名小区作为纪念。八十年代文革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万国公墓重建其墓,以彰其“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

“八百壮士” 实为485人(据网络数据),其中200多人来自湖北通城,60多人来自黄袍山下的乡村(1937年8月,通城三个保安队奔赴淞沪抗日前线,被编入88师265旅524团1营)。

勿忘壮士,铭记英雄!

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2015年10月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