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会》[英国]曼斯菲尔德

《作者简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年-1923年),短篇小说家,文化女性主义者[1][2],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花园酒会》、《幸福》和《在海湾》等。她的创作指向女性的生存处境,她以独特的形式,对妇女解放这个社会问题提供了文学的解救之道。

《诗歌原文》

你我说话了,

彼此望了望,又背转了身去。

眼泪不住的在我眼里升起

但我哭不出声,

我要把住你的手

但我的手在发着抖,

你尽算着日子

算要过多少日子我们再能得见,

但你我在心里都觉得

我们这回分别了再也不得会面。

那是小钟的摆声充满了这静默的屋子。

我在黑暗里低声说,

如果它停了,我就死。

(徐志摩 译)

【赏析】

《会面》这首诗描写了恋人离别时的恋恋不舍,短暂的会面却是永久的分离。诗歌以细节入手,写得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一开篇写恋人相见,彼此对望,但“我”忍不住转过身去,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我”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要哭出声来,因为这样既会让“你”伤心,又会搅乱了会面的气氛。但“我”知道这是“我们俩”之间短暂的会面,舍不得“你”离开,“我”要紧紧地抓住“你”的手,永远不放开。可是,由于过于悲伤,“我”的手却不停地颤抖。“你尽算着日子/算要过多少日子我们再能得见”。这一句透着嗔怪的口吻,但丝毫无法掩饰住“我”对“你”的爱恋与不舍。“我”心里清楚,“你”这样做是想抚慰“我”脆弱的心灵,让“我”不要太悲伤了,假装算出个数字,让“我们”都有所期盼。其实“我”和“你”都心知肚明,明白此次的会面将会是“我们”最后的相见。读到这里,一种莫名的悲痛涌上心头。两个彼此相爱的人从此就要两地相思,再也无法相见了。这是多么悲痛的事情啊!恋人内心的世界已经被悲苦充溢,只听见小钟的摆声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发出了点声响,但这声响并不会激起波澜,“我在黑暗里低声说,/如果它停了,我就死”。最后一句将“我”对爱的忠贞不渝表达出来。

这首诗歌篇幅短小,但感情丰富。虽以细节入手,但主要还是以情取胜。开头以一句“你我说话了”自然而然地进入会面这个场景,没有过多的铺垫。紧接着就描写对视、转身、流泪、抓手这几个细节动作,这是一种轻描淡写,诗人的目的主要还是想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写诗精巧细腻,尤其表现在对内心情感变化的处理上。据诗中所言,恋人之间都清楚他们这次短暂的会面将会是永久的分离。诗人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心理独白的方式,把两人由开始的恋恋不舍到悲观失望再到悲痛欲绝的细微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情感上的起伏带来了诗歌氛围的起伏: 开始“你我说话”;接着“我”默默地流泪,一片寂静;最后如果摆声停了,“我”就死。整个过程经过了动——静——动——静的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虽然不是很强烈,但读者能够在起伏变化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与此同时,情感上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表现出来,一张一弛,一紧一松,时而跳跃,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因此,这是一首主观性很强的诗歌,王国维先生曾经就艺术作品的意境划分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里,“无我之境”就是纯客观地再现现实世界,作品中丝毫不显露出作者或主体的声音与情感。而“有我之境”却正好相反,它将作者或主体的所思所想所感直接地表达出来,富有感染力。《会面》这首诗则是“有我之境”的佳作,但作者或主体的情感并不是纯个人的,而是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诗人独具匠心地捕捉了这样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会面场景作为其诗作的素材,由于其重心是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所以没有把过多的笔墨用来描绘会面时周围环境或交代他们离别的原因。我们可以想象这或许是一幕车站里两个相爱的人即将分别的情景;这或许是发生在病房里的感人故事。但不管是发生在哪里的会面,那种恋恋不舍和悲痛欲绝的情感对于恋人们来说却是一样的。我们可能会去想象主人公的模样、他们悲伤的神态,我们或许也会一厢情愿地去编织他们离别的原因,我们或许还会满怀憧憬地幻想他们再次会面的感人场面。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它总是充满了许多“空白点”或者不确定性,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想象、去填充,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读者与作者之间才能进行心灵对话,在对话与交流中,读者也得到感情的净化与提升。

(乔 华)

(0)

相关推荐

  • 大家评论在线||王敏:对明杰诗集《本命无涯》爱情主题的解读

    高歌低吟皆缘情 --对明杰诗集<本命无涯>爱情主题的解读 文/王敏 这本装帧低调却不失内涵的薄薄的册子,是明杰先生的第五部诗歌作品集.毫不讳言,在这样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坚持诗歌创作的人总 ...

  • 第56期诗评:心灵的图景

    编者语:诗词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曾对意境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

  • 中国诗歌报:清泉话诗5|《无我之境,贵在静中得》清泉赏析之道作品《打坐》

    <清泉话诗>第5期 清泉,原名管小香,现为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外联委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创作实验基地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纸网刊双栖主编兼专栏诗评人.诗歌评论文曾刊登在&quo ...

  • 张红力:虐心时在天堂 ——霜扣儿的诗歌艺术赏析

    作者简介:● 红力,本名张红力,1964年生.现居北京.年轻时曾与阿红(八十年代曾任<当代诗歌>主编,诗歌评论家)有一段相识之缘,由此开始对诗歌产生兴趣.对诗歌理论有一定程度研究.喜欢读诗 ...

  • 《汉诗》最新|当诗歌作为一种召唤

    2017年第三期,总第39期 编者的话 诗歌的傲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诗人对读者的不信任感,写作者往往低估了读者对语言的领悟力.一首失败的诗歌,总是对自己诚意十足,而对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这样的诗总爱以& ...

  • 「双子星座」86辑:辛夷/程辉诗歌赏析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辛夷赏析]<诗人样本>双子星座诗歌赏评专栏 黑夜中的眼睛 --程辉诗歌赏析 文/辛夷(四川) 今天和大家一起读一读程辉的诗歌.202 ...

  • 外国诗歌赏析:《多佛海滩[英国]阿诺德》

    今夜大海平静, 潮水正满,月色朗朗, 临照海峡,--法国海岸上 微光渐隐,而英国的峭壁高竖, 在宁静的海湾里显出巨大模糊的身影. 到窗边来吧,晚风多么甜! 可是你听!月光漂白了的陆地 与大海相接处,那 ...

  • 外国诗歌赏析:《夜莺[英国]阿诺德》

    听呀!哦,夜莺! 颈前长黄毛的鸟儿! 听!从月色朦胧的雪松里, 响起了多婉转的歌声! 多么悠扬!听--又是多么哀伤! 你是从希腊的海岸飘泊来的, 可过了这么多年,在遥远的国土里, 你迷茫的小脑袋中依旧 ...

  • 外国诗歌赏析:《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卢浮宫藏画)[英国]但·罗塞蒂

    水,为解除夏至的热苦,把水壶 慢慢地浸入泉中,侧耳且听 水波不情不愿地叹息着流进 壶口的边缘.嘘!极目遥望远处, 在白昼尽头悬着一片溽暑; 垂下的手抚弄着啜泣的六弦琴, 两个棕色的脸膛中断了歌声, 快 ...

  • 外国诗歌赏析:《白日梦[英国]但·罗塞蒂》

    荫凉的槭树啊枝叶扶疏, 仲夏时节还在萌发新的叶片; 当初知更鸟栖在蔚蓝的背景前, 如今画眉却隐没在绿叶深处, 从浓荫中发出森林之歌的音符, 升向夏天的静寂.新叶还在出现, 但再不像那春芽的嫩尖 螺旋式 ...

  • 外国诗歌赏析:《顿悟[英国]但·罗塞蒂》

    我一定到过此地, 何时,何因,却不知详. 只记得门外芳草依依, 阵阵甜香, 围绕岸边的闪光,海的叹息. 往昔你曾属于我-- 只不知距今已有多久, 但刚才你看飞燕穿梭, 蓦地回首, 纱幕落了!--这一切 ...

  • 外国诗歌赏析:《短暂的时光[英国]但·罗塞蒂》

    短暂的时光短暂的爱 时辰还为你我保留着, 不知我们的天是否还亮着? 我俩还没把帘子拉开. 你仅仅在白昼最后的叹息中 感到你的灵魂正把它延长; 而我已听见夜风的哀恸, 我知道它是在替我吟唱. 短暂的时光 ...

  • 外国诗歌赏析:《大戟[英国]但·罗塞蒂》

    风无力地扑打着,渐渐死去, 从树上和山上,被抖落了地. 我来时,顺从着风的意志; 此刻我坐下,随风而止. 我把额放在双膝之间, 我咬住嘴唇,没有悲叹. 我头发倒垂在青草之间, 我听得白天流经耳畔. 我 ...

  • 外国诗歌赏析《续古歌[英国]但·罗塞蒂》

    "哪位是你的心上人, 我怎能认出来?" "他脚登凉鞋手提杖, 草帽头上戴." "有什么征象告诉你 他正在赶回来?" "你瞧春光快要 ...

  • 外国诗歌赏析:《唉,好长久[英国]但·罗塞蒂》

    爱人啊,我们的青春好长久, 当时真像是地久天长, 蓝天碧树都欢唱不休, 溪水也边流边唱, 那样的日子我们永远不能再尝. 唉,好长久! 难道说旧时全是阳春天气? 否,只是我们年轻而同在一起. 爱人啊,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