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里访孙犁
来白洋淀荷花大观园游玩的人,进门后通常都是通过湖中蜿蜒的莲花栈道,径直朝“藕荷深处”的“精品荷花园”而去。
因有老人相随,我们选择了乘电瓶车绕湖而行,没想到第一个停靠的景点竟然就是孙犁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湖区一隅的一个小小半岛上,这里环境幽静,三面环水,水中到处都是盛开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初现的莲蓬,一派孙犁笔下荷花淀的美丽、鲜活景象。
作为“荷花淀派”文学作品的创立人,孙犁的纪念馆被建在这里,足见选址者眼光的独特和用心之良苦。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4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的安平县,1938年参加抗日,历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一直用笔和侵略者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等职,长期用笔讴歌新的社会、新的国家。
2002年7月11日,孙犁病逝,享年89岁。
纪念馆是在孙犁逝世后的第二年他的忌日这天建成并对公众开放的。
孙犁纪念馆不大,类似于一个开放的四合院,正前方是一个纪念亭,亭中的石碑大书“荷花淀派创立者孙犁”。之后是一牌楼,上面刻有孙犁自己题写的“大道低回”4字横匾。
听讲解员说,“大道低回”和“大语叫叫”最为孙犁所喜爱。这八个字均出自《后汉书·杨雄传》,与之连用的还有我们熟悉的“大味必淡,大音必希”。
孙犁走过的人生道路和他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两句箴言可以说做了最好的诠释。
1944年,孙犁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作品中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荷花淀区特有的人文氛围,受到文艺界广泛赞扬,毛泽东也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
1956年以后,孙犁因病搁笔;“文革”期间,同样遭受磨难的他,更是无从下笔。
改革开放后,孙犁的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就是孙犁的人生,大道低回,千回百转,终于攀上成功的峰顶。
孙犁的战争作品,极少直接描写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斗场面,而是通过琐碎的日常生活、温馨的儿女情长来刻画华北平原的民众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反映那个苦难时代抗日军民不屈不饶的精神风貌。
作者文笔婉约,流畅,清新,雅丽,人物的感情抒发和环境的描绘自然融合,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交相辉映。
这就是孙犁的作品,大语叫叫,含而不露,始终为后人所喜爱。
纪念馆的中心地带立有一尊汉白玉的孙犁坐像。
端坐着的孙犁表情安详、目光平静,右手捧着一本书,像似在阅读,又像似在思考,还像似在和人娓娓交谈。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
端详着孙犁的塑像,我不禁默念出了短篇小说《荷花淀》里的这样两段句子。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孙犁的文字,随即在我的眼前汇集成了这样一幅画面:
两岸是成片的芦苇,湖中到处都是红绿相间的荷叶莲花,雁翎队员头顶荷叶,口含芦管,悄悄地伏在水面。他们手中的钢枪已经瞄准了乘着汽艇闯入白洋淀的一个个日本鬼子。
荷花淀里,我和孙犁仿佛都成了雁翎队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