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菂:一枝一叶,一鸟一虫,下笔有清凉

一点书画2021-05-07 07:18:02

大千烦恼世界,下笔自有清凉。或山林枯槎之间,或溪流水涧之畔,一枝一叶,一鸟一虫,动静顾盼,婉转留情。素纸之上,水墨之中,亦有五彩世界。密不透风,繁花茂叶中,自有小小鸣虫栖身之所。疏无一墨,海阔天空处,当是啾啾灵禽展翅云巅。

谁言草木无心,笔尖毫端下,处处皆是风月情长,

物物皆有玲珑心窍。抚砚伺墨二十余载,于纸面,于笔端,于水与墨的交融中,感悟自然中流淌的灵气,

体会内心的表达渴求。求艺之路漫长且崎曲,但愿能抱守本心,

得一方天地,与君共游同赏!

——王菂


王菂:1981年生,浙江杭州人。2000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2004年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硕士学位。2015年入选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会员。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表现出对于绘画的敏感以及欲望。三四岁那会儿,会在各种地方涂画,甚至拿着汤在桌上画。我父亲年轻的时候也很喜欢画画,再加上我自身的喜爱,他确实会有意在绘画方面对我进行培养。

再到小学一二年级,我参加了一个艺术团,从那时起开始接触较为正规的绘画训练——工笔白描。在80年代,一星期只有一个休息日,到之后,才慢慢过渡到有双休日。

我父母对我还是比较严格的,休息日、寒暑假的时候,他们就把我反锁在家里,让我待家里画白描,每天都会规定数量,他们回来之后会检查。一个暑假能画很厚的一本。

再到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素描、色彩,把国画稍微放在一边。到高一时,再重新加强国画方面的练习,一直到高中毕业。后来,考上中国美术学院。

之后,创作上慢慢地往冷峻、孤寂的方向靠近。可以说,我整个的状态是很延续平稳的,是一种长期积累起来的感觉和体会。

王菂毕业作品

关于毕业创作作品

2010年这一年,一直在进行着毕业创作的过程,开始,一直困扰于“画什么”,“怎么画”的问题中。在万千变化的自然世界中,有太多的对象可以表现,有太多的情绪随时地会冲击着创作的心灵。

在面对无数选择时,又不免陷于踌躇。画出一张画来不难,可是一张画的价值在哪里?或者说,在我的毕业展中,这张作品之所以存在,有理由么?

在最终的创作选材中,我便挑选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戏剧服装作为表现主题,缘于我的叔叔和弟弟都是从事昆曲工作。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去看我叔叔演出,那会儿也并非只是为了看戏曲故事,还看那些服装和武戏,觉得很好玩,从小就留下了印记。

在思考毕业创作时,不知怎么就想到这个点了,觉得绘画同戏剧在表现形式上有共通之处。

戏剧并不专注于表现现实场景,舞台上什么都是空的,却能营造出一种空间感从而能使你进入。这跟绘画是有相似之处的,也就是说,并不一定是越现实,画面的代入感就越强。

因为要创作戏剧服装题材,这使得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这门古老的学问,去探究它的价值,在这过程中,我似乎是无意间发现了解决我困扰的一把钥匙,那就是存在于戏剧表演理论中的“间离效果”。

画是凝固的戏,戏是流转的画。

“间离效果”在中国绘画理论及创作中的引用,使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重点并非“再现”,而是“演绎”。“似与不似”并不是追求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作者类似于“间离效果”的运用,使作品脱离了单纯意义上的“对象化”;而真正能给予欣赏者“画外之意、弦外之音”。

过去相对写实会多一点,而现在是删繁化简了,会更有一种转换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一定是再现现实中折枝的意境,而是把它往更理想化地去展现,努力营造心境的意蕴,更多的是内省的,向内里的,不是向外的再现。

你看我画的花,不是它本来的样子,而是我内心希望的样子,表现出最简约的部分。我所追求的是,以尽量少的笔触让别人感受尽量多的、空旷的感觉。

让观者看到的不是物体的对象,而是自己想要的心境。”不是物体的对象,而是自己想要的心境,何其难,又何其简单。就如佛学中的“渐悟”与“顿悟”之别。

我想从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去提炼,去挖掘人本身或心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提炼和激发出来,一张画若能让观者有5分钟在画前,心静下来,慢慢去欣赏,我觉得这幅画就很成功了。

他的画中,亦有“夜晚”的意蕴。相较于有时被难以避免的各种琐碎所充斥的白天,他更愿意在夜晚作画,夜晚是一个容易让人置身于反省状态的时间延续段,能让他“特别会静下心来看待自己的画,观察自身的想法”,而这也让他的画沾染上孤冷,他说:“画什么都会有一种较为冷寂的感觉。”

(0)

相关推荐